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论文

时间:2022-05-09 11:46:04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论文(通用12篇)

  内容摘要: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每一阶段,企业的财务特征不同,从而决定其财务战略也应有所不同。本文对企业在生命周期每一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进行深进、系统的研究。

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论文(通用12篇)

  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论文 篇1

  关键词:企业 生命周期 财务特征 财务战略

  初创期企业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

  (一)初创期企业的财务特征

  资产负债率较低。初创期是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企业的经营风险是最高的。这种高经营风险,一方面只能够吸引那些想从事高风险投资并要求获得高回报的投资者,另一方面要求这一阶段相关的财务风险应尽可能降低。而降低财务风险的最有效途径是使用权益资本,减少债务资本。因此,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业中一般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现金周期较长。处于初创期的企业,由于刚进进市场,谈判力都相对较弱,因此,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相对较长,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相对较短。由于存货周转天数加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即是经营周期;经营周期减往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即是现金周期。所以,现金周期相对较长。

  利润较少且极不稳定。处于初创期的企业,由于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销售收进一般较少且不稳定,毛利率相对较低。另外,由于尚未形成有效的治理制度,各项用度相对较大。所以,利润极不稳定,通常处于亏损状态。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一般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均处于流出大于流进的状态。处于初创期的企业,销售收现情况相对较差,而购货却往往需要付现。此外,由于初始投资较大,因此,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均处于流出大于流进的状态,筹资活动是唯一的现金来源。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尽对值趋向于零,并会逐渐增加。

  (二)初创期企业的财务战略

  融资方面,应采取内源型融资战略,并充分重视利用风险投资和创新基金等。内源型融资战略的具体措檀越要有: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努力缩短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天数,延长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使现金周期不断缩短;加强内部治理,节约各项用度,不断进步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公道制定和利用折旧计划,以增加积累,减少税收支出;通过降低利润分配率,以进步保存收益;通过租赁,以降低经营风险。

  投资方面,应采用集中型投资战略。企业应将人、财、物等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产品或者技术上,通过资源在某一领域上的高度集中,加大产品宣传力度,进步市场占有率。目的是通过集中现有资源为企业的成长发展进行原始的积累,并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在所专注的领域达到高水平的专业化,从而达到增加销售收进等目的,使企业的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水平不断进步。

  分配方面,应采用低收益分配战略。处于初创期的企业,经营风险高,收益低且不稳定,融资能力差,同时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一般是负数,需要投资者不断地注进新的资金。因此,在利润分配方面,应采用低收益分配战略,实现的税后利润应尽可能多的保存,以充实资本,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企业应贯彻先发展后分配的思想,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或非现金股利政策。

  成长期企业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

  (一)成长期企业的财务特征

  资产负债率较高。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一般以高速发展著称。在该时期,企业通过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和投资,更多地利用负债,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因此,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业当中通常处于较高的水平。企业的经营风险仍然比较大,而财务风险却不断上升。

  现金周期相应缩短。在成长期,企业生产的产品逐步为社会所接受,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技术日益成熟,质量有所进步,治理不断规范,市场份额逐步增加。无论是与客户谈判,还是与供给商谈判,谈判力都不断进步。因此,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相应缩短,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相应延长,现金周期不断缩短。

  利润快速增长。在成长期,企业由于市场份额逐步增加,并开始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而销售收进快速增长,从而导致利润快速增长。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处于大致平衡状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流出大于流进状态。在成长期,随着销售收进快速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进量增加迅速,但现金流出量也很大。而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却由于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一般为负数,且金额较大,从而要求筹资活动有比较大的净现金流进。

  (二)成长期企业的财务战略

  融资方面,应采取外源型融资战略。在成长期,企业由于快速的扩张,对资金的需求是巨大的。很显然,采用内源型融资战略己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必须采用外源型融资战略。外源型融资包括负债融资和股票融资。在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的资本本钱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负债融资。但必须留意的是,过高负债无疑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还应当加强负债治理,降低资金本钱和筹资风险。

  投资方面,应采用发展型投资战略。在成长期,企业应把投资方向和重点放在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通过进步产品的质量,创造企业的品牌,以进步企业的竞争力;通过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形成规模经济上风。但必须防止盲目扩张,多方位出击新的领域。

  分配方面,应采用低收益分配战略。在成长期,企业固然销售额增长迅速,收益水平也有所增加,但由于规模扩张的需要和投资机会的增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出于筹资需要及融资本钱和风险的考虑,企业在收益分配的战略选择上,只能维持低收益分配战略,以便把更多的盈余保存下来,满足企业投资的需要。但考虑到企业已度过了初创阶段的艰难,已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上风,投资者往往会有股利分配的要求,因此,企业可以在定期支付少量现金股利的基础上,采用股票股利的分配方式。

  成熟期企业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

  (一)成熟期企业的财务特征

  资产负债率适中。企业进进成熟期后,由于产品已被社会广泛接受,从而使得利润相对丰厚,一般有较大的盈余积累,对外界举债并不十分依靠。因此,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业中一般处于相对适中的水平。经营风险有所回落,财务风险处于相对适中的水平。

  现金周期进一步缩短,甚至为负数。中小企业进进成熟期后,由于企业的资信和财务状况都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无论是与客户谈判,还是与供给商谈判,都具有极强的谈判力,因此,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进一步缩短,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进一步延长,现金周期不断缩短,甚至为负数。

  利润丰厚,并趋于稳定。企业进进成熟期后,由于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因此,销售收进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在到达某个水平后逐步降低,利润丰厚,并趋于稳定。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在同行业中处于相对适中的水平。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流进大于流出状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处于大致平衡状态。企业进进成熟期后,销售及收现情况良好,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多为正数而且相对比较稳定。而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减少,处于大致平衡状态。由于大量债务到了还本付息期,分红比例也在进步,筹资活动表现为净现金流出。

  (二)成熟期企业的财务战略

  融资方面,应采用内外并重型融资战略。内源型融资主要应采取保存收益融资方式,外源型融资主要应采取股票融资方式。企业进进成熟期后,销售额和利润固然在增长,但速度减慢是企业逐渐萎缩的前兆,假如没有非常好的投资项目,在资金的使用上应以保存收益和股票融资为主,以防止因负债融资,企业在经营战略调整过程中出现过重的利息负担。

  投资方面,应采用多元化投资战略。在投资方向上不再将企业的老产品作为重点,不再追加固定资产投资,而是通过保持市场占有率、降低产品本钱、改善现金流量及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等方式来增加企业的盈利,实现更多的积累。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战略以避免资本全部集中在一个行业所可能产生的风险。

  分配方面,应采用高收益分配战略。企业进进成熟期后,销售相对稳定,投资的需求也明显减少,财务状况得到了实质性改善,已经积累了数目相当可观的盈余和资金,此时,企业可选择高收益分配战略,采用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

  衰退期企业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

  (一)衰退期企业的财务特征

  资产负债率较高。企业进进衰退期后,由于盈利能力差造成内部积累少、缺乏权益融资渠道等原因,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业中一般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此时,经营风险固然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但负债在走向衰退的过程中会不断增加,财务风险处于很高的水平。

  现金周期相应延长。企业进进衰退期后,固然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因无力付款而进一步延长,但由于销售大幅度下降,产品积存严重,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变慢,从而使得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相应延长,现金周期也随之延长。

  利润开始出现亏损。企业进进衰退期后,由于销售收进出现负增长,而本钱用度又居高不下,利润开始出现亏损。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在同行业中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甚至为负数。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流出大于流进状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流进大于流出状态。企业进进衰退期后,由于销售大幅度下降,现金周转速度慢,经营活动产生明显的负现金流量。对衰退期企业而言,再投资获利的机会己经很小,经营的目的只是为了企业继续生存或寻找转机,假如选择逐步收回投资,会使投资活动产生正现金流量。同时,负债在走向衰退的过程中会不断增加,筹资活动表现为净现金流进。

  (二)衰退期企业的财务战略

  融资方面,应采用守旧型融资战略。企业应改变成熟期里所采用的内外并重型融资战略为内源型融资战略,尽量避免采用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而应采取包括利润保存积累、股东投资、债转股等内源权益融资方式。通过压缩负债权益比率,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避免财务杠杆风险。

  投资方面,应采用退却型投资战略。从现经营领域尽可能多地抽出投资,同时停止一切新的投资,减少产量,精简机构和职员。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本钱支出等手段,集中一切资源,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以延长企业主导业务退出市场的时间。

  分配方面,应采用低收益分配战略。随着衰退阶段的到来,企业大都存在盈利不稳定、负债高的特点,很多企业将面临解散、重组或被吞并等题目,企业已基本不具备支付股利的能力。因此,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只能在低收益分配战略下采取剩余股利政策或不支付股利的政策。

  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论文 篇2

  早期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约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1938年,切斯特巴纳德首次将战略的概念引入管理理论,认为在需要做出决策的任何情况下,企业都必须考虑战略因素,并提出组织与环境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竞争战略分析的基础。战略明确用于企业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1962年,美国管理学家阿尔福来德D钱德勒出版《战略与结构》一书,他将战略定义为“确定企业的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选择企业达到这些目标所遵循的途径,并为实现这此目标而对企业重要资源进行的管理”。在该书中钱德勒首次分析了环境、战略、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企业的经营战略要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要),企业的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并随企业战略的变化而改变,从而确立了“环境—战略—结构”这一以环境为基础的经典战略理论分析方法。

  1965年美国学者安索夫发表了《公司战略》一书,把企业战略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认为战略构造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的计划过程,企业高层的任务是制定和实施战略计划。从此,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被看作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并逐步普及。安索夫的研究开创了战略规划的先河,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起点,标志着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形成了各种理论流派。明茨博格等人在其所著的《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一书中,沿着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将战略管理理论归结为十大流派,它们是: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知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这十大流派分别从各个角度或层次反映了战略形成的客观规律,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战略管理理论体系。

  近期理论研究的重点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以及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企业、环境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场社会经济变革和企业变革的大潮中,来自学术界、企业界和咨询界的各种管理思想纷纷出现,战略管理理论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观点主要有战略资源学派和核心能力学派。1995年以来,科利斯与蒙哥马利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凭借资源展开竞争:90年代的公司战略》和《创造公司优势》等多篇论文,后又出版了《公司战略:企业的资源与范围》,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基于资源的企业战略理论。

  战略资源学派强调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认为企业不可模仿、难以复制、非完全转移的独特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其核心思想是:企业竞争优势是建立在企业独特资源以及在特定环境中配置资源方式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异质性的且有价值的资源,那么这个企业在资源占有上就具备了一种类似于“垄断”的市场地位,由此而产生持久的竞争优势,获取长期的超额利润。按照科斯利和蒙哥马利的观点,企业资源包括三类: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组织能力。他们认为资源价值的评估要将其置于所面对的产业环境并通过与其竞争对手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比较,从而定位其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资源价值评估的三项标准: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企业核心能力》一文是核心能力学派的代表作。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集体学习能力,尤其是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以及整合众多技术流的能力,把企业各项的业务紧密融合成为协调一致的整体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1992年斯多克、伊万斯和舒尔曼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基于能力的竞争—公司战略的新规则》,认为成功的企业极为注意行为方式,即生产能力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并把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斯多克、伊万斯等人的研究对核心能力论的发展进行了有力补充。

  核心能力学派强调组织内部的技能和集体学习以及对组织的管理技能,认为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组织内部的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能力学派主张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特有能力为出发点,来制定和实施企业竞争战略。其主要观点有:在对企业竞争本质的认识上,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不在于产品或市场结构而在于其行为反应能力,战略的目标在于识别和开发他人难以模仿的能力;在识别和培育企业核心能力上,认为核心能力来自于企业组织内的集体学习、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以及组织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在制定和实施企业竞争战略的政策主张上,能力学派强调通过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了解企业自身的能力结构并制定竞争战略,通过实施战略建立并保持企业的核心能力,借此赢得竞争优势并获得突出业绩。

  其它重要理论的最新发展

  (一)集群竞争战略

  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集群的概念后,在1998年又发表了《产业集群与竞争》,在该文中波特肯定了企业集群对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可以使企业享受集群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而又可以保持自身行动的敏捷性。基于诚信基础上的企业集群可以减少交易费用,可以使经验、知识、技能在企业之间很快地传播,有利于企业创新机制的培育。集群将是产业组织的发展模式,在未来变幻莫测的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体现为集群之间的竞争。

  (二)合作竞争战略

  美国学者詹姆斯莫尔在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竞争战略形态—企业生态系统观,将生态学的原理用于商业研究,提倡企业应该和谐共生于一个丰富而利益相关的动态系统中。这一新的理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而力求“共同进化”。1996年纳尔巴夫和布兰登伯格在合著出版的《合作竞争》中提出了企业合作竞争的新思想。他们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有竞争,也应该有合作,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非零和博弈。这种思想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有效克服了传统企业战略过分强调竞争的弊端,是对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创造价值和获取价值的新思维。

  (三)边缘竞争战略

  1998年布朗与艾森哈特合著的《边缘竞争》一书针对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新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战略管理理论。其理论基本思想是:企业应该不断变革管理来构建和调整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据一系列不相关的竞争力来彻底地改造企业优势,保持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的微妙平衡。边缘竞争战略把如何制定战略目标和如何实现战略目标两个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地寻找新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这种战略充分显示出企业的关键动力就是应变能力。边缘竞争理论认为战略是公司不断调整组织结构形式,与组织结构调整相适应采取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向是一种必然结果。

  (四)价值创新战略

  2005年由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合著的《蓝海战略》一书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蓝海战略要求企业把视线从市场的供给一方移向需求一方,从关注并比超竞争对手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通过跨越现有竞争边界看市场以及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与重新排序,企业就有可能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从而摆脱“红海”(血腥的已知市场空间),开创“蓝海”(新的未知市场空间)。在研究1880年-2000年30多个产业150次战略行动的基础上,作者指出价值创新是蓝海战略的基石。价值创新挑战了基于竞争的传统教条即价值和成本的权衡取舍关系,让企业将创新与效用、价格与成本整合一体,不是比照现有产业最佳实践去赶超对手,而是改变产业远景框架重新设定游戏规则;不是瞄准现有市场高端或低端顾客,而是面向潜在需求的买方大众;不是一味细分市场满足顾客偏好,而是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需求。蓝海战略的颠覆性思想反映了在当今商业现实和竞争态势下,全球企业界对寻求新的手段以实现获利性增长的强烈渴望,为企业指出了一条未来发展的新道路。

  当前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理论研究的内容趋于融合各学派的观点。战略管理的本质就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随着环境日益复杂,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从总体上加强长远的综合管理。外在的研究形势和内在的学科特征相结合,促使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要进一步打破各个理论学派从某个角度或方面分析问题的局限,逐步融合各种先进的理念和思想,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严密的理论体系。

  理论研究的范围趋于综合各学科的知识。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管理学的范畴,而是渗透到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各个学科之中,在更大的范围里体现了战略管理工作和战略管理学科的综合性。不同学科的相关理念和思想相互作用,促进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完善。

  理论研究的思路趋于兼顾刚性和柔性的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一方面继续重视产品和技术等硬性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于理念和宗旨等软性因素的分析。在研究如何扩大产品市场、创新生产技术以提高企业的刚性同时,也开始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先进的理念,建设优秀的文化以提高企业的柔性。

  理论研究的方法趋于规范和科学。战略管理是一门社会科学,其理论研究很难借助仪器进行精确的测量,并运用公式展开科学的计算,尤其是过去技术不发达和统计手段落后。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于计算机等现代化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手段,战略管理研究将逐渐从过去主要以经验判断为主的定性分析方法,转变为更加科学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规范分析方法。

  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论文 篇3

  【摘要】战略成本管理是成本会计理论中一个较新的课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成本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是从企业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由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内涵入手,初步探讨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及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并简要分析了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为价值链分折、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特别是这其中成本动因分析对目前的企业经营最为重要。本文着重从结构性成本动因及执行性成本动因两个方面做了深入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成本决策。期望可以给企业的经营者和决策者以一些启迪。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成本成本动因分析成本决策

  一、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战略”一词原属军事术语。将“战略”观念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其定义为:企业的高层领导为了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根据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的提出。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来发展及确认能促进公司竞争优势的最优战略。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是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构架的概括与总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

  管理成本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管理措施的着力点也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发生的源流包括时间源流、空间源流和业务源流。从成本发生的角度来看,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发生的三大源流的交汇点,是企业可资利用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包括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标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产品的技术标准、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外部协作关系等。这些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构成了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不断降低的源泉,代表了成本管理的源流管理思想,它同时是现代管理“不断改进”思想在成本领域的综合体现。

  2、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要以企业战略为核心展开,企业可以采取的基本战略有多种,不同的战略对成本和成本管理有不同的要求。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其目标和战略重点也不同,所要求的管理战略也不同,成本管理措施的构造与选择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成本是多种成本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战略措施对成本动因的影响各不相同,有可能引起不同方面的成本发生反向变动,为了避免战略措施之间的冲突,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战略措施之间要协调配合。

  3、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

  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措施是那些融入到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活动过程之中的方法措施,只有将成本管理的理念、方法、规章制度融入到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业务过程之中,融入到企业各成员的头脑之中,才有可能变成真正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成本管理的方法才能发挥作用。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应用机制要优先于成本管理措施与方法本身。

  (三)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要明确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特点,必须注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与战术成本管理的区别,不应相互混淆。我认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

  1、对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分析的全面性和管理的整体性。

  战略成本管理是将管理置于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之中,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只有从空间和时间范围上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才能有效地进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2、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确定的长期性与短期性的结合。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企业考虑其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为实现企业使命所确定的在较长期限内要求达到的成本管理结果。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包括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两类。长期目标对短期目标进行控制,短期目标从属于长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执行目标,所以在战略成本管理中要协调好战略成本管理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3、企业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

  企业作出的战略成本决策,对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深远性和根本性的影响。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表现在决定企业未来的成本发展方向、竞争优势、协同效应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从总体上看,战略成本决策的项目一般数额较大、影响面较宽、一个项目的成本全部得到补偿的时间较长。

  (四)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

  在大多数的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著作中,价值链分折、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价值链分析的任务就是要确定企业的价值链,明确各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效率,增加企业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为企业取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提供条件;战略定位分析主要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领先战略、目标集聚战略、生命周期战略及整合战略等;成本动因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微观层次的与企业的具体生产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如物耗、作业量等;二是战略层次上的成本动因,如规模、技术多样性,质量管理等。

  二、由成本动因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战略成本动因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成本动因(costdriver)是指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

  这些原因构成了成本的决定性因素(determinant)。

  所谓战略成本动因是指从战略上对企业的产品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它具有如下特点:

  1、与企业的战略密切相连,如企业的规模、整合程度等。

  2、它们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更长期、更持久、更深远。

  3、与作业性成本动因相比,这些动因的形成与改变均较为困难。

  战略成本动因可以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structuralcostdriver)与执行性成本动因(executionalcostdriver)。由于这些成本动因在成本计算中常不予考虑,因此常常被传统的成本管理所忽视。对成本这样研究和划分,就能从经营战略的意义上作出成本决策,为我国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思路。

  (二)结构性成本动因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结构性成本动因是指决定企业基础经济结构如长期投资等相关的成本动因。其形成常需要较长时间;而且一经确定往往很难变动;同时,这些因素往往发生在生产开始之前,因此必须慎重行事,在支出前进行充分评估与分析。另外,这些因素既决定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也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经营等方面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结构性成本动因的选择可以决定企业的成本态势。结构性成本动因主要有:

  1、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在价值链活动规模较大时,活动的效率提高或活动成本因可分摊于较大规模的业务量而使单位成本降低。

  2、整合程度:上述规模经济与水平一体化相关联,而整合程度指的是垂直一体化程度。整合(integrate)是指企业为了为自己所负责的业务领域更广泛更直接,在本企业业务流中向两端延伸至直接销售、零部件内制和原材料提供等。

  3、学习(learning)与溢出:企业价值链活动可以经过学习的过程提高作业效率从而使成本下降。通过学习降低成本的因素有:

  (1)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用户信息的反馈对企业的作用。表现为根据市场的反映改善产品的设计,提高优质品率。

  (2)通过逐步改善厂房布置、生产排程、作业进度降低成本。

  (3)通过工人活动量的累积使劳动熟练程度提高。

  (4)通过对同业和外部专家顾问的学习而不断改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4、地理位置:企业的地理位置可以若干种方式影响成本。主要表现在:

  (1)由于工资水平和税率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差异,影响了企业的工资成本和纳税支出。

  (2)企业所处环境的交通便利程度及可利用的基础设施的状况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3)企业所处气候、文化、观念等人文环境,不仅影响了产品的需求,而且影响了企业经营的观念和方式。

  (4)地理位置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流入。处于拥有优越的生活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较高的生活水平城市的企业往往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5)地理位置对营运成本有重要的影响。相对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商的地理位置是影响购货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相对买方的地理位置会影响企业的促销成本和销售成本如运费。

  (三)执行性成本动因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决定企业作业程序的成本动因。它是在结构性成本动因决定以后才成立的。而且这些成本动因多属非量化的成本动因,其它成本的影响因企业而异。这些动因若能执行成功,则能降低成本,反之则会使成本提高。执行性成本动因主要有:

  1、生产能力运用模式:生产能力运用模式主要通过固定成本影响企业的成本水平。由于固定成本在相关的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增加而改变,当企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提高,产量上升时,单位产品所分担的固定成本相对较少,从而引起企业单位成本的降低。对于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而言,生产能力运用模式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产量的上升会带来单位成本的明显下降。

  2、联系:所谓联系,是指各种价值活动之间彼此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内部联系;另一类是企业与供应商(上游)、客户(下游)间的垂直联系。

  (1)企业内部联系。企业内部各种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遍布整个价值链。例如基本生产和维修活动的联系、生产作业和内部后勤的联系、广告和直接上门推销之间的联系、品质控制与售后服务之间的联系。针对相互联系的活动,企业可以采取协调(coordination)和最优化(optimum)两种策略来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

  (2)垂直联系:垂直联系反映的是企业活动与供应商和销售渠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主要是供应商的产品设计特征、服务、质量保证程序、产品运送程序和定单处理程序等。

  3、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不同的是,全面质量管理强调质量管理的范围应是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的宗旨是以最少的质量成本获得最优的产品质量。故全面质量管理的改进总是能降低成本,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能给企业带来降低成本的重大机会。

  上述两种战略成本动因的最主要的区别是,对于结构性成本动因而言,并不是程度越高越好,而是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但对于执行性成本动因而言,一般认为程度越高越好,例如,应尽量加强和鼓励员工的全面参与,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而且就企业而言,执行性成本动因总结的越多,将越有助于企业的成本管理。

  总之,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为企业改变成本地位,增强竞争力提供了契机。企业的成本总是由一组独特的成本动因来控制,而每一个成本动因都可能成为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来源,选择于已有利的成本动因作为成本竞争的突破口是企业竞争的一项策略,应引起企业领导者的高度重视。

  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论文 篇4

  现代物流企业随着物流贸易总量的不断增加而日益壮大,这对物流贸易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当,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现代物流规模日趋增大,对着整个国计民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篇企业战略论文,就以物流企业发展为研究对象,提出合理有效的发展规划建议。

  一、物流贸易企业发展战略规划重要性分析

  随着物流贸易数量与规模的增大,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迅速,使得现代物流贸易企业发展战略规划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保障物流贸易企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发展需求,应制定出了科学、合理、有效的物流贸易企业发展规划,以便对市场信息进行及时吸收,进而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物流贸易企业发展规划的制定,突破了传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标,对物流每个环节进行严格规范,实现了物流贸易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和优质化服务。

  作为一个服务型产业,服务质量对于物流贸易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通过制定物流贸易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有利于物流贸易企业管理体系的优化与改善,实现了物流贸易企业经营目标的统一,以客户的物流战略调整为依据,提高物流贸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物流贸易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现状问题分析

  当前,物流贸易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现状问题主要表现为

  首先,在物流贸易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方面,存在着信息技术和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现代信息化技术息息相关,其中以电子商务为典型代表,其是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重要载体。然而,受我国现代物流产业起步较晚等影响,在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对现代信息化技术运用不够成熟,基本处于简单的信息采集与处理阶段,再加上物流贸易企业中缺乏具有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使得电子商务在物流贸易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无法显现出来,进而严重制约了物流贸易企业信息化发展。

  其次,近年来,国内物流贸易企业规模、业务范围以及经营效益日益提升,而在企业经营战略制定实施方面缺乏必要研究。部分物流贸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冒然的拓展自身业务范围和规模,着眼于当前经济效益,而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认识和考虑,对于物流贸易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没有足够重视。这种现状下,由于物流贸易企业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战略发展规划进行指导,一方面导致企业盈利模式始终处于低级阶段,另一方面对于物流贸易企业规模效益的进一步扩大具有不利影响。

  第三,随着国际贸易总量不断增大,物流贸易规模日益增加,给国内物流贸易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然而,由于国内物流贸易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观念陈旧和模式落后,缺乏创新性,使得其与国际知名物流贸易企业相对严重不足。国内物流贸易企业缺乏创新意识,物流产品缺少新颖性,面对不同客户需求解决方案方法过于单一,无法吸引更多的客户,导致国内物流贸易企业在国际物流贸易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

  第四,当前国内物流贸易企业在物流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着整体水平偏低的问题,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物流贸易企业经营发展理念与模式仍沿用传统陈旧的物流产业模式,例如物流服务效率低、社会分工不明细、优势互补的合作意识等,使得现代物流产业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随着物流贸易市场的日渐扩大和完善,国内物流贸易企业若没有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规划,则极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败,这是现代物流贸易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制定科学物流贸易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对策分析

  针对前期分析的物流贸易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现状问题,为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物流贸易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可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具体有[3]:

  (一)在物流贸易中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提高物流贸易的信息化水平。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货物运输领域,而是逐渐扩展到一系列的物流服务活动之中,其目标的满足客户需求。而物流贸易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的促进物流贸易企业对客户需求的把握,并增强双方间相互交流互动,进而提升物流贸易水平。同时,加强电子商务技术在物流贸易中地位与作用,不断对客户需求产品进行开发利用,进而促进物流贸易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二)建立健全物流贸易供应链管理与硬件配套设备,加强企业间合作交流。一方面,不断的优化物流贸易企业组织结构,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正确的发展战略规划,满足物流贸易供应链需求;另一方面,严格把控物流贸易各环节,加强相关技术培训,提升物流贸易服务质量;此外,在物流贸易过程中不断引进先进的智能化机械设备,提高物流设备能力,促进物流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三)加强物流贸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物流贸易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传统物流贸易经营模式的创新转变,加强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提升资金利用率和市场信息收集能力,并努力处理好企业、客户间相互关系,保障物流资源整合的有效性。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提升物流服务的安全、高效、准时性,打造出一流的物流品牌。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流贸易企业应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发展方法,不断提升物流服务质量,进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论文 篇5

  摘要: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为企业战略转型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大数据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新发展的要求。因此,企业必须要借助“互联网+”行动及时制定与调整战略结构,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经济;企业;战略转型;互联网+

  一、网络经济对企业战略转型的影响分析

  企业战略转型就是企业的经营方向、运营模式及组织方式等发生整体性改变,是企业提升社会价值、重塑竞争优势,达到新的企业形态的过程。由于互联网经济模式的特点使企业必须要转变战略结构,以此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实例,网络经济对企业战略转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网络经济导致企业战略环境发展变化。企业作为团体在社会中出现,就必须要适应环境,而网络经济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市场环境,加速了市场的营销速度、催生了产品生产技术等。因此,企业要想在网络经济发展中获得长久发展就必须转变战略,构建满足网络经济环境的战略内容。二是网络经济改变了企业文化影响战略的执行。网络经济对企业文化会产生影响,而企业文化的变化则会反映到企业战略的制定与执行上,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重视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文化的构建,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三是影响政策制定。网络经济不但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力度,还增加了市场管理的难度,因此在网络条件下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而政策的制定会对企业战略形成巨大的影响,需要企业根据政策的变化调整战略发展规划。

  二、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转型面临的风险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转型面临很多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政策法律风险。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经营模式会更加自主化与多样化,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催生了新的企业交易模式,随之而来的则是政策法律所存在的缺陷,由于新的企业经营模式发展较多,而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导致企业转型面临法律缺失的风险。二是人力资源配置的风险。在互联网模式下,企业的经营不再以传统的以人工为主的模式,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实现了生产的智能化,因此需要的人力资源比较少,需要企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此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但很多企业忽视了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管理工作。三是企业定位风险。在互联网经济模式下,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就是找准转型定位,实现企业精准化转型,但很多企业在互联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定位不准确的现象,最终导致转型失败。四是观念转变风险。企业战略转型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管理者的观念有关,在互联网经济模式下,很多企业管理者意识不到网络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结果导致在转型过程中采取不合理的管理理念,导致企业经营不能适应新常态要求。

  三、网络经济条件下促进企业战略转型的对策

  1.加强目标责任落实,完善考核监督机制要想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就需要企业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因此,企业应当将战略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信息沟通,强化协作力度。建立完善的企业战略转型监督机制是充分发挥企业组织监督部门职能的体现,通过企业内部完善的监督部门对企业的战略进行监督与检测有助于提高企业战略执行力度,落实企业各项工作。2.明确企业各部门的职责,提高部门协作能力在互联网经济模式下,企业战略转型就必须要构建明确的职责,战略转型任务细化到部门、细化到工作岗位,构建清晰的职责权限,避免出现浪费现象。在互联网经济模式下,沟通会更加顺畅,因此针对传统的企业内部部门沟通不及时而导致信息传递滞后的问题,企业要通过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部门之前的协作能力,提高企业沟通效率。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构建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统一纳入到管理平台中,实现了对企业各部门信息的及时、全面掌握,提高了企业的沟通能力,促进了企业战略转型的顺利开展。3.树立品牌营销理念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借助互联网平台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尤其是在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传统的企业产品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因此需要企业树立互联网思维,建立品牌发展意识,把品牌建设当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作企业的生命线,让消费者从内心依赖企业和产品,接受企业文化,再到主动宣传企业产品,形成线上线下的产品营销旺势。让企业品牌走得更长远的关键是要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和营销体系,快速创新,在竞争中树立品牌效应,有所突破,才能在现代社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同时,要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及外部生态系统的构建。4.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朝着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以此为企业创收带来巨大的空间。实现企业战略向高科技产业端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的平台。另外,我国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出台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发展。

  四、结语

  网络经济既对企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网络经济对企业转型发展的要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论文 篇6

  1911年泰勒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使经济学家,企业家等群体对企业管理的问题日益感兴趣,科学的企业管理成为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而当今时代,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一个目光卓远的企业家,必然重视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创立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扩大在公众中的影响力与美誉度。

  一、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在当今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是极其显要的,它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凝聚人才力量的必需

  企业要获得进一步发展,人才资源是不可或缺的。当今世界中赫赫有名的大企业,都有强硬的文化品牌,这成为吸引人才的一大优势。优秀的人才在选择应聘的公司时,除了要考虑薪资待遇问题,长远一些要考虑自身的发展潜力与企业的潜力。其中,自身的发展潜力是指自身的优势能否与企业的价值观念相一致,个人的工作方式与习惯以及擅长的方面是否与企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相合拍;对于企业而言,优秀人才的这些考量恰好是他们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可见,企业文化的建设是需要花费很大心力来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的。有一个明确的文化目标与相应的体系,可以使外界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品牌已成为企业与社会沟通的一种方式。比如,著名企业海尔,多年以来形成了以“创新”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吸引了众多的人才为企业效力。

  2.激励企业员工的精神领袖

  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在员工与企业长期的磨合中,必会受其文化的感染,逐渐形成一种归属感和责任感,并遵循企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企业文化就如同一面旗帜,指引着员工的行为准则,提醒他们作为该企业的员工,要以身作则,设身处地地维护企业的名誉。同时,企业文化还满足了员工的精神需求,加强了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一个凝聚力极其强大的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才会更占优势。

  3.适应文化管理的新模式

  管理学是一门不断深化发展的学科,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过渡。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而当今比较完备的且大力推广的就是文化管理。将价值追求等人文因素融合进企业管理中,使管理更具人性化与科学化。这种为员工着想的人性化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掘员工更大的潜力。这是史上任何管理方式都不能比拟的,因为这是企业管理阶层与员工关系最为和谐的一种管理方式。当员工的能力被更大程度的激发,企业的收益一定是递增的。现在的企业管理,提倡人性化,公民的人权意识也越来越强,以牺牲员工利益为代价而获得企业财富的做法,是应该被时代,被企业所摒弃的。

  4.世界经济形势的大势所趋

  如今,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较量,取决于文化软实力。因为文化意识的渗透作用是十分强大的,足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因此,文化的“占领”,才是终极的“占领”。企业是国家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国家政策的导向。单纯地获得经济利益已经不再是当今企业的追求,他们追求长远的发展和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那么,必须靠企业文化建设来打响企业的品牌,从而进行更高层次的竞争。

  二、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1.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提升,不仅在公众心中树立了美好形象,产品受公众青睐,而且还会获得一些投资合作的机会,对公司的发展前途大有裨益。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提升,不仅靠积聚社会财富的丰富程度,长远来看,靠企业文化建设。例如,海尔集团以“海尔兄弟”的文化品牌进行宣传,老少皆知。以“创新”为核心的价值观,高品质的产品和友好的售后服务态度,使海尔集团蜚声国内外;中国百年老字号“同仁堂”以“同心同德,仁术仁风”的管理理念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同仁堂本着对生命负责的价值观,无论在兴旺还是低迷时期,都一如既往,不仅在企业竞争中保持生命力,还博得了舆论大众的广泛信任。这些名利双收的企业,在管理中都遵循了自己企业的价值观与精神,成为一种信仰,一种追求。

  2.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管理实践具有重要作用,追求先进并且与时俱进的管理者会不断进行创新,以合适的行为方式进行管理。而不思进取的管理者只会在落后的管理观念中施行已经过时的管理实践。

  企业的文化理念需要全体员工来共同实践,而管理者扮演“领头羊”的角色,企业管理者应该培养浓厚的企业文化意识,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实现管理。这样,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高了,而且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会更加融洽。随着管理者“文化意识”的提高,领导者的带头作用势必会影响到下属员工,于是对企业 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反作用力,即促 进企业文化建设。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我们已经认识到企业 管理中进行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么,重点在于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文化竞争力。下面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究。

  1.确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如同个体一样,价值观始终指导着个体的行为方式和做事态度以及习惯。在企业中,确立核心价值观也就确立了企业的行为规范。企业的整体决策要以此为依据,企业员工的行为也以此作为行动参考。企业上上下下都在这种浓厚的企业文化气息中收到熏陶,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统一的步调,对企业的 发展形成稳定的促进作用。

  2.调动各阶层的积极性,为企业文化建设献计献策

  (1)企业的创始人

  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企业创始人成功的经营智慧与策略,世界知名的企业都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比如微软有比尔·盖茨,苹果有乔布斯;立足于 经济时代,企业创始人必须高瞻远瞩,提高文化创新意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创新思维,给企业职工一个方向鲜明的引导。注重对企业各个阶层的文化意识的培养,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建立体系化的企业文化。

  (2)企业管理阶层

  在企业管理中提倡文化管理的模式,将以核心价值观为主的企业精神与企业理念与管理 实践相结合,渗透到管理的方方面面。作为企业的领跑者,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应该与企业创始人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在企业创始人没有充分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时,应当推波助澜,担任“军师”的角色;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应当与公司员工和谐交流,从职工阶层中听取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与设想,以此激发管理者更好的文化建设思路,并修改,完善。可以管理阶层与职工代表一起采取“头脑风暴”的方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对于被采纳的职工的建议,应当实行奖励机制,这有利于鼓舞职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同时,促进了管理阶层与职工阶层的融洽关系,利于日后管理 工作的开展。

  (3)职工基层

  职工阶层虽在整个企业中处于基层,但是庞大的数量和大量的基本工作都交由这个群体来完成。企业创始人与管理决策阶层都是少数,仅靠他们发挥企业文化的功力是极其有限的。所以,让企业文化深入职工人心,成为他们行为方式的指导,对于加强企业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群体长久受到企业文化的耳濡目染,将会逐渐形成统一的精神面貌,就如同企业的“脸面”,对于提升知名度有很大的意义。职工阶层也应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己任,为此创新思维,献计献策。

  (4)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建设中创新很重要,它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生搬硬套,不能盲目模仿。许多文化建设的成功 经验的确可以提供借鉴,但是企业文化建设者不应以此为现成的模板,生搬硬套。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发展思路,在长期运作中也有了既定的行为方式和准则,如果拿其他企业的套路直接“上阵”,会造成人力物力的不合理利用甚至浪费,将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和效益方面的损失。“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果昭示了失败的文化建设之举。因此,文化建设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创新思维并创新行为方式,形成独特的文化发展思路。

  总结: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运营中形成的,企业管理者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因为企业间的“文化攀比”而“作秀”,只借鉴他人之“皮毛”是无法改变精神之内核。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重视、实践,与创新。

  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论文 篇7

  论文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 重点课程 课程建设 指导思想 具体内容

  论文摘 要:《企业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学科。本文介绍了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重点课程《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目的和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并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建设思路,力求通过课程建设增强教学效果。

  《企业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学科。课程主要从企业全局角度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企业战略管理以经济管理理论为基础,突破以往的管理理论发展中只反映企业某一职能管理的局限性,充分反映企业全面的和方向性的整合管理,并形成一套规范的战略分析方法和模型,能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系统、准确的战略管理知识体系。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高水平的教学工作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课程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主要的教育教学基本建设,是实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为了实现本校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和实践教学的示范课程率先开展教学改革,进行以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提升师资队伍等为核心的课程建设,有利于对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的系统研究与综合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特色人才。

  一、教学目的

  《企业战略管理》作为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是学生学过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生产与运作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先修课程之后开设的,在整个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应该以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的学生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以人才培养层次和毕业就业去向为依托,以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实用人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导向,明确课程目标和定位。从教学实践中看,本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在教给学生企业战略管理知识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与战略意识,另一方面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大量的主动式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意识及学习研究能力。

  二、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发展为指导思想和根本出发点。一方面着力于师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着力于课程基础建设,向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的方向努力,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通过课程建设,力争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

  三、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一)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重点课程建设的有力保证。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一要具有开放的视野,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条途径,合理谋划和不断改善教学团队的基本结构,包括职称和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等。二是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内部教学和科研活动,通过团队学习的方式,在整个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团队中创造知识、经验共享的氛围和渠道,改善学习、研究的效率和效果,强化教师自身的团队精神,从而快速和持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科研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法,鼓励教师利用各种机会与校内外、省内外乃至国内外同行和企业管理实践者进行广泛交流和学习,开阔视野,广交朋友,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四是建立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管理实践的长效机制,解决师资队伍本身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比如鼓励教师开展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为教师到企业兼职提供条件;也可以直接聘请管理实践者、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有效解决企业战略管理实践教学师资不足的困难。

  (二)教学内容建设

  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重点环节之一,它强调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在具备企业管理知识的基础上,站在企业全局高度进行企业长远战略谋划。学生毕业后,经过最初的基层专业技术岗位锻炼后,逐渐向上晋升,从基层员工到部门主管甚至企业高层领导,对于其战略性的综合管理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战略性思维及全局意识,应结合课程的实际课时安排,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本课程建设中将教学内容分为四部分。

  企业战略管理概论。此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基础。内容重点涉及四个方面:

  (1)什么是战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战略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

  (2)什么是企业战略?应突出对企业战略内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及层次体系的讲解;

  (3)什么是企业战略管理?应突出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动态过程、本质特征的讲解;

  (4)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变和发展是怎样的?应总体阐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不同发展阶段研究的内容和特点,并简要提及当前各种不同战略管理的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 战略分析。战略分析主要是对企业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并预测这些环境未来发展的趋势及这些趋势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及影响方向。此部分是战略管理过程中首要的基础阶段,内容重点应是对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的识别与分析,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设定。教学讲解的内容主要包括:

  (1)分析企业外部环境。主要讲解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分析模型的应用,目的是为了寻找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会及可能存在的威胁,以便在制定战略时利用外部条件提供的机会避开对企业产生威胁的因素。

  (2)分析企业内部环境。主要以企业内部资源分析为基础,进而对企业内部各方面能力分析的总体介绍。目的是发现企业自身的优势或劣势,以便在制定和实施战略时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3)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在遵循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的前提下,在企业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选择。战略选择实质上就是战略决策过程,即对战略进行探索、制定及选择。此部分是战略管理过程的核心阶段,内容重点应是识别及拟定备选战略方案,评价备选战略方案,以及选择制定满意的战略方案。教学讲解的内容主要包括:

  (1)公司层战略分析。主要有稳定型战略、发展型战略和紧缩型战略,其中发展型战略中的几种主要子战略模式,如密集战略、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应重点介绍。

  (2)竞争战略分析。主要介绍迈克尔·波特总结出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三种基本竞争战略。

  (3)战略的评价与选择。主要介绍战略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和几种常用的战略选择工具。 战略实施与控制。企业战略实施与控制就是将企业战略付诸实施及在实施过程中检查企业各项战略活动的进展情况,并进行及时调整控制的过程,这是企业战略管理的行动阶段。考虑到对学生现阶段学习的要求及课时的局限,此部分应总体简要介绍,从资源配置、组织结构、领导素质三个方面介绍如何与所执行的企业战略相匹配,推进一个战略的实施。

  总之,教学内容是围绕着“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并在实施进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这样的一个定义而进行建设的。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应用开放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活跃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发问,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不受教材、观点、方法的局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活跃教学氛围。结合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将教师平时通过进修深造、学术会议、异地考察等多渠道获得的信息、资料与案例在教学中与学生共享。把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身边企业的实际应用范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活学活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中汲取养分,关注教学中学生的反应和兴趣热点。通过焦点问题和热门话题的插入,引导学生对问题实质进行思考和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应用主动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求学生分组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企业在某个时期的战略或战略转型相关资料,结合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课堂上做宣讲;鼓励有条件的学生选择进入和退出壁垒低的行业自主创业,由他们自己经营管理,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吃苦精神,而且能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经营意识,获得成本控制、经营模式的切身体验,全面培养他们的能力。 注意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优化教学效果。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画面生动等特点吸引学生,但容易造成学生赶记笔记,不与老师交流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诸多优点的基础上,注意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与动静结合,突出教师的讲解过程,不断营造课堂教学的亮点,增强课堂吸引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讲授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建设网络教学环境,通过课程建设,实现了教学资源网络化。目前,已建成校园网内部的企业战略管理重点课程网站,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教学资源上网,不断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补充教学内容并拓展相关专业知识,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源,开阔学生视野;设计并完善网上师生互动答疑系统,为师生提供网上互动教学平台,以快捷灵活的方式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交流。

  四、结语

  近年来,我通过不断摸索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使《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建设直接关系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应长期坚持不懈。今后,将针对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不断摸索和优化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战略眼光与思想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发挥作用。

  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论文 篇8

  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一般观点认为,只有具备战略眼光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存在。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有些缺乏战略理念的企业仍能取得盈利并生存下去。基于这种现象,是否存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悖论”呢?答案是否定的。用企业中存在的企业战略的隐性机制,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解释。

  一、利害关系者的引入

  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是一个与股东(Shareholde)相关的概念。在进行定量分析时,通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假设前提,有时在定性分析中,也主要考虑股东利益最大化也即企业价值最大化。然而,随着人们认识不断地深入与发展,企业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引入这一词语的目的,是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着眼点不能仅仅停留在股东身上,还应关注利害关系者的利益。这些利害关系者对企业的经营与营利、生存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忽视任何一种利害关系者的存在,都可能对企业产生严重的后果。利害关系者除了股东之外,还包括:

  (1)经营者与企业员工。经营者也就是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实际控制着企业的经营权,能够在董事会的授权下按自己的意志进行经营活动。同时,企业很重视招募与培养高素质的员工,从这一点可以反映出员工对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重要性。管理者与员工在企业中工作,主要关心的是企业未来的前途、提供个人的发展机会及福利待遇等,企业应尽可能满足他们在这些方面合理的要求,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用户。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用户扮深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必须满足用户的需求,离开了用户,企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更不用说企业的发展了。可以说用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从产品的研究开发至生产销售的整个过程,都要对用户的需求、偏好、购买动机等进行分析。

  (3)供应商。企业作为原材料、设备等的买主,需要与供应商讨价还价。购入的价格较高,会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影响产品的竞争能力与企业的获利能力。因此,加强同供应商的合作,与供应商建立长期互惠互利的关系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方案。

  (4)债权人。负债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增强债权人对企业的信心,是获得借款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不能获得债权人的信任或不能通过债权人的风险评估,就难以筹措到所需的资金,至少R能以合理的成本筹措到必要的资金,这会增加企业的筹资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债权人将资金交给企业,其目的是到期收回本金,并获得约定的利润收入。然而,当企业无法按时归还利息与本金时,债权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宣告企业破产。这对于希望长期经营的企业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5)竞争者。竞争者也是企业的一类不容忽视的利害关系者。因为企业在市场上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对竞争对手产生影响,有时影响可能十分巨大。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并做出相应的预测;同样,企业对竞争对手的行动也要有所估计有所反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个企业要消灭行业中所有的竞争对手几乎是不可能的。竞争与合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永恒主题。就9们有些企业家已经认识到的那样,竞争的终极不在于获得一整块蛋糕,而应在于如何做出更大的蛋糕共同分享。这一方面的典型案例就是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公司在软饮料上的激烈竞争,公众在关注这一商业热点,希望“坐收渔翁之利”的同时,无意中也被卷了进来;其结果使这一市场不断扩大,两家公司都获得了更大的一杯羹。

  (6)政府。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企业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但它却能直接作用于企业。例如提高利率,企业就会发现资本成本有所上升;提高所得税率,企业的税后利润会马上下降。另外,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政府制定的各种立法,如经济法、环保法等等,都对企业产生约束力,企业必须遵照执行。

  (7)其他利害关系者。除了以上列举的利害关系者之外,还有包括工会、营销中介、公众与社区、合作院校及科研机构、媒体等在内的其他利害关系者,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

  二、利害关系音与企业战略的类系

  在了解了企业的各种利害关系者之后,可以发现引入“利害关系者”这一概念的目的是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某些人的利益,还必须看到企业与各种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多地关心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多地考虑企业的各种利害关系者。可以看到,利害关系者的分析与企业战略管理中的环境分析,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

  战略管理理论指出,企业在了解自身的内部实力的同时,还要对各种外部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根据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指导企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的外部环境可以分为一般环境与直接环境,即影响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企业的一般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四个方面,它们对干企业来说是不可控的。

  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有关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政府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可以使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如果不考虑国内外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不确定、不可控的因素,可以认为经济的发展是直接受到政府监控的。与一般环境中的社会因素相对应的利害关系者是公众与社区;与政治因素相对应的是政府;决定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可以预见企业对技术发展的贡献度将不断加大,同时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也对技术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的直接环境也就是企业所面临的微观环境。与一般环境不同,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施加影响。直接环境因素包括,企业的同行竞争者、买主的状况、生产资料的供应者、外部资金的供应者以及劳动力来源。可以看出,上述这些因素都是与企业相关的利害关系者。

  如果将上述的分析用一个表格的形式,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各种利害关系者与外部环境的各因素之间有着对应的关系(见表1)。

  因此,对企业利害关系者的分析与企业的战略环境分析几乎是一致的。当然,外部环境分析与利害关系者的分析其内容不可能没有一点的差别,两种分析在某些方面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完善。

  三、企业战略的隐性机制与显性机制

  1.隐性机制的作用

  既然考虑企业的利害关系者或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又如何解释没有考虑利害关系者、没有制定战略的企业仍能良好经营的原因呢?其实,存在着一种隐性机制,在企业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时,部分实现了利害关系者的利益。分析一下利润表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出这一隐性机制。

  由上表可以看到,企业制造用于销售的产品所需的直接材料,在没有关联交易的情况下,企业不可能大幅压低供应商的报价,而必须以市场价格向供应商购买,从而满足了供应商的利益。同样,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下,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经营者的薪金、债权人的利息,都以符合员工、经营者及债权人的利益为前提,否则员工与高层管理人员可以跳槽,债权人可以收回资金。另外,政府通过法律规定了企业需要交纳的各种税费,不满足政府的利益,企业也是无法生存的。

  另外,虽然在利润表中没有明显地反映,其实消费者的利益也得到了满足。经济学理论指出,消费者或用户购买某种产品,肯定认为自己在以一定价格购买之后,处境有所改善,否则理性的消费者不会进行购买。换句话说,消费者在购买之后,认为自己得到的收益高于付出的成本,至少收益与成本相同。

  由上可见,在股东获得净利润268万元之前(其中150万元留在企业中),已经满足了消费者、供应商、员工、政府、经营者及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即使企业没有直接考虑这些利害关系者的利益,这些人的利益实际上已经得到了满足,从利润表的分析中已显示得较为明了,这就是存在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隐性机制。

  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观点。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下,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尽可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只要保证政府行使基本的维持法律和秩序的功能,许多不相关的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事实上也满足了他人的利益。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本文所提出的隐性机制,从企业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的内在实质。

  2.显性机制的作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隐性机制中并没有覆盖所有的利害关系者,如公众、媒介、工会等利害关系者并没有包括在内。在所包含的范围内,只反映了这些利害关系者的经济利益,其他方面的利益也没有得到反映。因此,一旦利害关系者的状况发生较大改变,或者说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企业的隐性机制可能会失去作用,导致企业陷入危机。这时,就需要显性机制来发挥作用了。

  显性机制就是由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或聘请的咨询人员,对与企业相关的利害关系者、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企业的内部实际情况制定出企业的发展战略,以适应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可以说,显性机制是战略管理的动态过程。企业的战略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其中的每一个构成要素都是一个变量,需要用利害关系者的分析或战略环境分析来把握各种因素的发展变化。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石油燃料制品的价格大涨,消费者不得不考虑购买和使用轻型节油的汽车。由于准备不足,这一变化使惯于生产大马力、大排量汽车的美国制造商受到了沉重打击。如果在危机之前能够从用户、竞争者等方面仔细分析的话,应该可以掌握燃料价格的变化对汽车需求和使用的敏感程度,从而能够早做准备,及时对变化作出反应。虽然这有些事后诸葛亮的味道,但还是能反映显性机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波音公司在制定2016年远景目标时提出了四个基本原则:顾客满意,体现股东价值,员工共同奋斗,完整一致性。其中,完整一致性是指波音公司所有涉及顾客、供应商、政府、地方社区等方面的业务,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即完整一致性必须体现在对各方面的关系处理上,考虑到其他利害关系者的利益。这四个原则充分反映了波音公司对各种利害关系者的关注与重视,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指针,可以保证波音公司长期保持全球最大民用与军用航空器制造商的领先地位。

  四、小结

  综上所述,比较两种机制可以看出,隐性机制是一种潜在机制,是缺乏战略的企业生存的保证,但惫这一机制难以适应环境的较大变化,不可能对未来的变化做出反应;而显性机制通过管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分析过去与当前的基础上,对利害关系者的发展变化,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科学的预测,结合本企业的实力制定、实施发展战略,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因此,企业不能满足于当前,只有从隐性机制逐步过渡到显性机制,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立足,并且得到不断地发展壮大。

  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论文 篇9

  一、供应链可靠性概述

  社会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 发展 ,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使得可靠性成为了人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时间上,通信技术及设备的发展,迫使人们对时间可靠性的更高追求;在空间上, 交通 方式的日新月异使人们在满足时间需求的同时也多为安全买了份保险,因此可靠性必须当作一项基本工程来看待。

  供应链可靠性是指供应链在规定的环境、时间和条件下完成订单需求功能的能力,或者说是供应链能保持其完成订单需求功能的能力。以上的各种定义只是对供应链可靠性进行某一侧重点的定义,比如产品质量可靠性、交付的可靠性、订单满足率,等等。在此,给出一个精炼的定义:供应链可靠性是指在供应链的环境下,保证供应链正常运行的能力。

  二、影响供应链可靠性的因素

  影响供应链可靠性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供应链外部环境因素;另一方面是从供应链自身结构上入手。第二方面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从供应链外部环境因素分析。政治 、战争、恐怖组织等人为因素。如“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境内桥梁、隧道和机场的关闭导致许多公司的供应链在数周之内出现空前的延迟,部分公司的供应链几乎全部瘫痪,损失惨重。由于发动机和动力传动系统无法从加拿大运到美国,福特汽车公司5家北美工厂被迫暂时停产,导致福特汽车公司2001年第四季度的汽车产量减少了13%。因零部件不足,通用汽车公司约1万辆小汽车和卡车的生产被推迟。

  (二)从供应链自身结构因素分析。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系统,链上的各个企业都是组成 网络 系统的节点。供应商、制造企业、客户是构成供应链网络的重要节点,由于各个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每个节点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可靠性。

  1、供应商可靠性方面的影响因素。供应商为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如原材料、零部件、能源、机器设备、工具、技术服务等,这些要素能否及时供应、供应的质量好坏、供应的数量是否满足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制造企业生产的好坏,以至于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性能。

  2、生产过程不确定性方面的影响因素。机器设备可能会发生故障,工作人员工作失误,甚至电脑管理也会发生故障,以至将物料发往错误的地方,可能使生产线中断,等等。资金不足等问题会降低生产企业的供应可靠性。

  3、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公众对单一产品的爱好降低,客户的购买力经常发生变动等等,会引起不规则的购买倾向。使企业对终端产品准确预测的难度加大,而供应链的运作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其中的制造(加工)、组装、运输、分销等均建立在对需求准确预测的基础之上,所以因终端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整个供应链的经营风险。

  4、信息传递不确定性因素。随着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其结构也日趋复杂,供应链上信息传递所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会随之增多和不稳定。有如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属于是信息膨胀,也就说,从信息源到信息终端存在着不对称的转换,而一般情况下由于信息传递的模糊性及不完整导致信息的膨胀;另一种情况是订单的不平衡性,采购部门因某种原因不能及时地下订单,这样使得供应商会因得不到可靠信息而无法安排相应的生产计划从而影响下级需求的平衡。这种对市场的信息反映的不确定性,将会影响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供需平衡。

  5、运输配送的不确定性因素。供应链管理离不开物流,运输及配送载物流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物流的产生是建立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供应关系之上,物流的畅通无阻是供应链是否畅通的关键影响因素,一旦发生诸如自然灾害或者瘫痪交通系统,致使原材料、成品物资难以调运,不能够及时运输配送到目的地,势必严重影响供应链的畅通程度,也就是说物流的畅通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供应链的可靠性,因此,供应链上的运输配送不再仅仅是以满足自身需要为目标,而是以整个供应链的需要为目标。

  三、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策略

  供应链的网状结构决定了提高供应链可靠性有一定难度,并且这给企业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困难。应采取尽可能的措施提高供应链可靠性,减小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交流与共享。供应链信息是实现供应链合理、有效管理的关键。供应链上的 企业 不只是要完善本企业的各种信息系统,还要通过信息共享来增加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及 发展 战略,形成一个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纵向连通式信息管理系统,改善单个企业决策的盲目性,完善供应链自身信息传递渠道,通过提高各节点的信息共享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减弱“牛鞭效应”,改善供应链各节点的信息决策和合作,从本质上体现出信息系统的优越性,最终提高供应链信息的可靠度。

  (二)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关系。全球一体化的 经济 格局,对时间、质量、可靠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要实现其战略目标,必须要建立长期、稳定、互相信任的合作,形成利润共享、风险功担、战略共谋的“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对制造企业来说,供应商原材料的及时供应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厂家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此时,就需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合作来解决关键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建立战略联盟关系,第一,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对重要合作伙伴的经营状况和潜在问题做全面的分析,如业绩、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研发、客户满意度等做调查,并进行正确评估;第二,要加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第三,加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第四,建立正式的合作机制,对利益与风险做好分配机制。

  (三)供应链的快速响应。快速响应是供应链采取的旨在降低补货提前期的行动组合措施。要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采取快速响应机制,因为快速响应使供应链中的补货提前期大大降低了,供应链管理者就可以增加预测的精度,并最终使得供应链中的供需之间得到很好的协调,从而增加供应链的总利润。

  (四)供应链的柔性化。供应链柔性是包括所有供应链成员在内的整个供应链系统应对顾客需求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取决于每个成员所具备的组织柔性水平,而且取决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协调的柔性水平。

  供应链企业之间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通过在合同设计中互相提供柔性,可以部分消除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一般来说,增加供应链的柔性往往导致供应链运营成本的增加,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因为用户的需求和外界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富有柔性的供应链仍旧是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有效手段。

  (五)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供应链危机管理是指在供应链陷入危机时,为摆脱危机维持供应链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处理危机的行动与对策。供应链危机管理是保障供应链正常运行,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急处理机制可以解决供应链流程中的各种意外状况,提高供应链可靠性。应急系统及时对紧急、突发的事件进行应急处理,以避免给供应链企业之间带来严重后果。供应链危机管理和应急处理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企业经营战略、流程改造与信息共享,并建立相应的危机组织机构。(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论文 篇10

  引言:

  企业文化这一理论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日经济竞争与比较中,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西方传入中国,正式被纳入我国企业管理理论当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壮大、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们深刻的认识到,若想取得企业的成功发展、使企业战略的实施有效且可持续便离不开成熟的企业文化的支撑。由此可见,正确把握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对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也称为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组织所特有的文化形象,其涉及企业价值观、企业信念等诸多方面。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有180余种,其中较为主流的观点有:学者威廉大内提出的“公司文化是由它的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是进取的、守势的、灵活的、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而学者约翰科特与詹姆斯赫斯克特则认为“公司文化是一个公司中各部门,至少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及经营管理实践。是公司中属于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之间或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的各部门之间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企业文化的分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学者迪尔和肯尼迪从企业经营形式和经营任务上将企业分化划分为硬汉型、努力工作尽情享受型、型和过程型四个类别;也有学者从企业的状态入手,将企业文化归类成:活力型、停滞型和官僚型等。当然,不既存在主动、积极的企业文化也存在被动、消极的企业文化。那些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自觉形成的企业文化往往是不规范、不成熟的,这样被动、消极的企业文化对很有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后果。而那些企业在发展需求的现实指引下建立起来的积极、主动的企业文化往往是成熟而又系统的,这样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二、企业战略

  同企业文化一样,企业战略的概念也有多种表述,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将公司战略进行传统型和现代型的划分。传统型概念以美国著名学者波特为代表,他认为“战略是企业为之奋斗的一些终点与公司为达到它们而寻求的途径的结合物。”这一表述着重强调了企业战略的计划性、全局性和长期性。而现代型概念则以加拿大学者明兹伯格等人为代表,认为“企业战略是一套完整的决策或者行动方式”,既强调计划性的公司战略也看重非计划性的公司战略。战略是着眼于整体的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规划过程。从层次上来看,企业战略可以分为:总体战略、业务单位战略和职能战略等。而根据各个层次的不同,战略又可以具体划分为:发展战略、稳定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市场营销战略、财务战略等等诸多形式。虽然战略类型的'划分种类多样,但究其本质而言,都是对企业整体或各部分长久的、整体的、根本的问题的规划。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战略同企业文化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剥离。企业文化也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企业战略的选择和实施成果。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一)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发展的基础

  有人说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推进企业战略发展的基石。企业文化中所表达的企业的目标、愿景以及战略意图为企业的战略选择提供了方向、目标和依据。当企业文化的理念同企业战略选择越保持一致;企业文化本身包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越为企业员工所接受、领悟,那么企业战略的实施就越准确、高效。一个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谋得生存、取得成功便离不开良好企业文化的支撑,现实中诸如海尔、华为等优秀的企业,其成功固然有着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也与其立足客户、艰苦奋斗、至诚守信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发展的推动力

  企业文化之于企业战略发展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企业战略的整个运用过程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它需要整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的认同和严格执行。企业文化包括有形的规章制度也包括无形的理念思想,规章制度是有形的手来约束员工的行为,而理念思想则是无形的手来规范员工的态度。因此,企业文化可以保证企业战略的实施效果、提高企业战略的发展速度。

  (三)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战略实施凝聚人心

  企业文化具有参与性,这一特性使得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战略的实施凝聚人心。企业文化的参与性指的是企业内部人员对企业事务的参与程度,它提倡团队合作、注重员工参与和积极授权,既关注“人心”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文化理念下,企业员工形成将自身利益同企业利益相联系的积极态度,将自身价值投入到企业的发展当中。

  结束语:

  从企业实践上看,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反而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在诸多方面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之间也并不是彼此孤立的,二者相互促进、支持。当今社会,企业战略的重要性越加凸显,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的意义不言而喻,而如何以企业文化来指导、塑造和推动企业战略的制定、发展和实施已经成为企业领导者们必须正视的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文化同企业战略的关系,才能带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论文 篇11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中小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谋求生存与发展,战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战略管理是着眼于长远,为适应企业内外形势而做出的总体规划,战略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衰与亡。它指明了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生存事态和发展方向,进而决定了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和方式。

  所谓企业战略,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基础上,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划与对策,它具有全局性、纲领性、长远性、竞争性、应变性。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针,它应根据企业拥有的资源情况,企业的产品、技术、信息优势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它一般包括:发展方向战略、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战略、企业文化战略、市场竞争战略、人才竞争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等,企业战略一般应随企业资源优势的变动而变动。

  没有企业战略,其生命力也是短暂的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反之,如果不能准确定位,那么企业就容易受到挫折,一蹶不振,甚至破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今天的企业进入了战略竞争的年代,企业战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心问题,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的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因此如何在激烈动荡的市场竞争中制定和执行正确的企业战略,已成为决定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一、战略、企业战略、战略管理的概念及其作用

  “战略”虽然起源于军事语境,但是在和平年代,却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的行政管理或工商管理实践。今天,战略一词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政治、经济领域。“战略”涵盖的对象涉及国家、某一个行政区域、一个企业、一个项目,实际上,“战略”一词的词义已经被人们引申了。总的来说,战略是某行为主体对其行为和希望达到的目的所做的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的谋划。

  (一)战略的概念。“战略”一词与企业经营联系在一起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时间并不长。今天,在企业经营中运用这个词,主要是指对企业长远发展所做的系统性、全局性的谋划。企业战略涉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和发展行动四个主要方面的问题。企业战略的实质是制定组织目标和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政策或计划的方式。企业战略可以被看作是组织内部资源管理和组织与外部联系过程。企业战略综合了组织中不同职能领域并涉及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它关注组织所从事的所有活动。它的目标核心资源以及组织如何与它所处的环境发生联系。它是从一个更长远的视角,帮助保持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在社会分工大系统中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或系统的、有计划的培育企业在某一方面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定义为: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其特点是,指导企业全部活动的是企业战略,全部管理活动的重点是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而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的关键都在于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内部条件和素质进行审核,并以此为前提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使三者之间达成动态平衡。战略管理的任务,就在于通过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日常管理,在保持这种动态平衡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第一,战略管理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而且也包含着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因此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第二,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的、往复性的动态管理过程。它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条件的改变,以及战略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而重复进行新一轮战略管理的过程,是不间断的管理。

  (三)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实现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已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的设计、选择、控制和实施,直至达到企业战略总目标的全过程。企业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诸如企业的经营方向、组织机构改组、重大技术改造、筹资融资等等。

  (四)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

  1、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全局性、纲领性、长远性。全局性,即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需要规定企业的总体行为;纲领性,即规定着企业的目标、重点、措施,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纲要;长远性,即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开拓未来的发展前景。

  2、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竞争性、长期型、应变性。竞争性即为谋求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同竞争对手争高低;应变性即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适时加以调整,以适应变化后的情况。

  3、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企业战略管理对企业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而且也包含着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往复的管理过程。他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条件的改变,一级战略执行结果反馈信息等,而重复进行新一轮战略管理的过程,是不间断地对企业进行管理。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一套总体设想,是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性蓝图,是从企业全局出发而做出的较长时期的总体性的谋划和活动纲领。 战略是企业成功的向导和成功的边界。君略顾问在对数家客户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系统对比研究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往往取得成功的企业,其运营管理行为均有意无意之间符合其战略意图,且成功度越高的企业,其总体的战略规划的目标则越清晰明了。

  构建独一无二的核心能力发展体系是企业追求最高境界的战略管理。近年来,国内关于竞争力、竞争优势、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等战略术语,可以归根结底一句话,是否拥有核心能力。

  为什么企业需要进行战略管理,一般来说,企业战略管理主要有三大驱动力量:一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一直在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得企业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并适应由此引发的各种革命性的环境变化;二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它使得市场竞争包括资源的获取越来越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需要企业具备更为宏观的国际化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三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即市场经济的确立使得企业需要按市场规律和游戏规则来从事经营管理,因而战略决策越来越重要。

  二、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及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尽管战略管理对中小企业来说很重要,但到目前为止,企业的战略管理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企业战略的认识不足,不够重视。

  (二)企业对战略管理缺乏认识。企业战略是对企业的整体谋划,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等。在这方面,我国的某些大型企业还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而大多数中小企业仍未能转变观念,发展自身的战略管理。

  1、战略管理缺乏有效实施方案。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更多的是设定远期目标。而忽视了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更重要的反而是具体实施的步骤,这使得中小企业空有目标却不知道如何朝这个方向努力,这使得企业战略管理流于形式。同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中小企业实际上还停留在战略规划而不是战略管理水平上。

  2、战略管理模式单一。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更多的是对大型企业或成功企业经验的模仿,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单纯的生搬硬套就导致了战略管理形式的呆板、不切实际,从而忽略了中小企业独有的特点,没有形成自身发展所需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一旦形成某种战略管理模式,就忽视市场实际形势的变动,失去了及时调整的先机,也就失去了战略管理的效用。

  3、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缺失。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已经成为各界共识。但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企业倒闭。有研究表明,尽管倒闭的原因种种,但基本症结却是缺乏战略管理的技能,或没有开展战略管理。几乎对所有失败案例的研究都发现,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严重缺乏。

  (三)中小企业战略缺失的原因

  1、不了解战略规划的意义,缺乏技能。中小企业业主可能对战略规划性质认识不清,甚至视战略规划为束缚,是对灵活性限制作用的障碍。另外,中小企业业主通常缺乏进行战略规划所必需的技能,同时又缺钱或不愿花钱去请专业的咨询顾问来企业解决问题。

  2、无暇顾及战略问题。中小企业每天的经营管理活动占去了企业业主的绝大部分时间,他们经常亲自处理紧急事务,难以挤出时间进行战略思考。我们的中小企业竭尽全力的是如何解决企业的生存和员工的吃饭问题,无暇顾及系统的企业发展战略性研究和实施,即使花上一些时间,请一些专家咨询,也往往流于形式。

  3、战略定位不稳当。很多中小企业出于对那些源于短期的市场要求,它们所制定的一些规划,没有从发展的趋势上考察,即使有些企业开始着手发展战略的定位研究,但在指导思想、内容和实施上都带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烙印。一次定位的发展战略,根本无法与那个残酷的市场竞争。

  三、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研究分析发现:中国企业战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领导对战略管理的价值认识不够和企业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约占企业战略管理失败的60%以上。总结起来,中国企业战略管理整体水平低下,对战略管理的价值认识不够、战略决策的随意性大、盲目追求市场热点,主要表现为如下:

  (一)缺乏战略制定和执行方面的技能。我国有些中小企业缺乏战略思想,对什么是战略、战略对企业有什么价值认识不足,认为战略只是“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因此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目标。但更多的企业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活动的频繁和自身认识的提高,也逐渐认识到了战略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由于自身的能力原因,对制定什么样的战略、如何制定战略以及怎样有效地执行战略等问题缺乏认识。很多中小企业把企业赢利当成企业的战略目标,但对挣哪方面的钱、挣谁的钱等问题缺乏深入思考。企业企业今天是做机械的,明天就有可能进入保健品、食品等行业,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增大。我国中小企业寿命较短与缺乏战略制定和执行方面的技能有很大关系。

  (二)中小企业不能与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相适应。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领导人认为,宏观经济环境与生产经营关系不大,甚至无暇顾及这些问题。我国中小企业绝大部分的时间,要亲自处理紧急事故,难以挤出时间进行思考,竭尽全力的是如何解决企业的生存和员工的吃饭问题,因而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存在问题等大方向知之甚少,信息闭塞,认识肤浅,而且不善于将宏观政治经济环境与本企业生产经营紧密联合起来,对政策和经济的把握相对迟缓,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机。甚至有的企业由于和政策的指导方向不一致,导致面临倒闭和破产的危险。

  (三)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部分中小企业不了解战略管理的意义,认为战略管理是大企业的事,其实,战略管理对于中小企业同等重要。因为中小企业的诞生,往往是因为发现了市场空缺,在短时间内创办起来,即使没有足够的资金、足够的领先技术也可以很快地生存发展,正是由于这种偶然性,使很多中小企业在开始就没有一个完整的企业规划,其结果造成了企业目光短浅,只看到利益,看不到未来的发展及企业的应对措施。

  (四)规划脱离企业发展实际,难以达到战略目标

  1、盲目生产,不切实际。很多中小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时候,没有真正了解试产环境、目标消费者和企业自身实力。仅从老板的良好意愿出发,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和目标,这些口号和目标根本不能算是战略,它不能把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线描绘清楚,永远只停留在这个口号上,使得企业的营运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员工和老板心中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正如一棵树和一片树叶对暴风雨的抵抗能力不同一样,中小企业作为市场游戏规则的参与者,抗风险能力较差,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也很大,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小企业在获得市场信息方面存在资金、人才短缺问题,从而降低了其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度,也很难在最佳时机进行战略调整,从而达不到战略目标。

  2、缺乏战略思想,短期行为严重。大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战略定位的重要性,其成立和运行仅出于对地方资源的及时利用或短期出现的市场需求,缺乏长远的目标。另一部分企业,则认为环境或市场变化太快,制定战略没有意识,不知道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3、错把计划当战略,盲目扩张发展。诸多中小企业没有战略,但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计划。有的企业错把计划当战略,耽误了企业发展。计划和战略有着根本不同。计划是对于未来活动的具体安排,而战略定位表现为一种观念,它确定公司的现有方位,探索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促使企业自由地思考。计划是对战略的具体实施。也有些企业战略失败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是战略严重缺乏基础,盲目扩张,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

  4、定位不准,脱离实际。我国许多不成功的中小企业在创业以及经营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仍无法明确自己的定位,总是跟在别人后面,结果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一有风吹草动,很容易被竞争挤出局。另外有些企业,虽制定了发展战略,但只是凭主观想象,结果其定位严重偏离企业自身的实际,难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将基层员工拒绝于企业战略定位之外,许多中小企业业主认为,只有高层管理才有战略眼光,基层管理者和雇员目光短浅,年轻人又缺乏经验,不了解企业情况,没有发言权,这是一种高层优越感的表现。使得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无法被员工理解,不能更好地投身于有创造性的工作。

  四、如何开展中小企业战略管理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分析。战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地位,评价影响企业目前和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确定企业的使命和目标,未确定企业战略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使企业战略管理按照经济规律来指挥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不能把战略分析当作一项临时任务,组织若干人马应付了事,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要针对性地掌握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以此为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企业战略管理。

  (二)要有准确的战略定位。我国的中小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加快,加之面对加入世贸组织,进行战略定位,确实是难了一些。但面对现实,面对比较优势又必须尽早进行重新认识。中小企业一般不易多角化经营,这是由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决定的。中小企业是选择某一产业的整体,还是选择这一产业的环节,都要很好的把握,主要是利用比较优势。企业对自身比较优势的重新认识过程,也就是对自身问题要站得高,“一览众山小”。比如:施乐园公司的复印机市场处于垄断地位时期,全球许多著名公司也会采取与它相同或相似的战略,旨在争夺市场,但都未能获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未能发现或创造独特的战略定位。而佳能公司则选择施乐园公司战略定位之外的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作为切入点。通过不断渗透,最终发展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领先者。由此,使我们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国内外大企业夹缝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研究自身能力和比较优势,善于发现行业战略的空点,在不同的大型企业的战略定位之外另辟路径,穿插迂回,方能由小变大,立于不败。

  (三)实施战略管理要依据科学理论和方法。战略管理是一种以思想性创新的管理,所以要依靠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作为指导。目前流行的战略管理理论方法还不完善,还在发展之中。主要是基于战略管理是针对环境不断变化产生了大量不确定因素,使企业仅仅使用可以控制性为主要特征的系统工程方法以发挥作用。因此,战略管理要应用统筹学理论和系统方法结合才会更有效。

  五、推进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建议

  企业是否实行战略管理最终是由企业自主确定。可以预料,随着中小企业业主和企业家对环境复杂性和动态性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必将摒弃短期行为,树立远大理想,从而使实行和加强战略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使战略管理广泛运用于中小企业,针对上述实行战略管理不利的原因,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战略意识,突破观念障碍。中小企业业主、企业家要树立战略意识,首先要树立企业长远发展的意识,克服得过且过和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障碍,对发展目标进行正确的定位。其次要破除对战略管理的神秘感。一些中小企业认为,战略管理只能在大型企业发挥作用,自己的企业规模小,业务简单,人才缺乏,用不着或用不了战略管理。许多成功实行战略管理的中小企业已经证明了这种顾虑是错误的。

  (二)加快产权制度建设,促进战略管理。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性质是民营的或私营的。企业创办者出于个性独立、个人生活方式和兴趣的需要以及为家族成员、亲友等提供就业机会的考虑而创办企业。这种企业产权虽然清晰,但产权结构单一,重大决策由业主独断专行,风险很大;治理结构不健全,委托代理成本十分高,产权人出于保密动机。不愿与家族之外的合作者共同分析机会、威胁、优势、劣势等战略问题。所以,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应加快产权制度的合理化,变产权一元化为多元化,清除血缘关系对企业发展的障碍;建立适当的治理结构,解决所有者经营能力不足的问题,使企业管理由传统型走向现代化。

  (三)引进人才与培训并用,提高战略实施能力。根据调查,当前中小企业不能开展战略管理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战略实施能力。这与企业缺少战略管理人才有直接的关系。许多企业业主不知道什么是战略管理,怎样开展战略管理,如何进行行业分析及竞争对手分析,理论上并不清楚有哪些战略可供选择,如何建立与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及战略评价和控制体系。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靠人才引进,积极引进经营管理人才。国家政策应鼓励大学毕业生去中小企业建功立业;另一方面社会应积极为企业家举办各种形式的战略管理研讨班和培训班。

  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论文 篇12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因为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发展的方向与企业经营的持续时间,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应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1]。

  1 企业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企业的管理制度对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起决定性作用。合理、有效的企业管理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让企业充分发挥出最佳优势。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管理,使企业的成本消耗降到最低,而且使企业所有的资源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企业才会快速发展,并且不断壮大。通过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一个企业才能真正的认识到人才的作用,合理地安排员工的工作和岗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力,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做好本职工作,实现各个部门的协调运作,以及人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

  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合理地安排各部门的工作,使每个人都能在合适的位置发挥其最大作用,不至于出现浪费的现象,也不会出现缺损的现象。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挑战日益严峻的今天,企业管理必须要考虑很多因素,企业的重要任务就是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管理体制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是企业保证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管从什么方面出发,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生存已面临严重威胁,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就必须从企业自身做起,从企业管理抓起。通过对企业人员、体制以及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才能使企业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

  2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

  中国的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缺乏系统化和标准化,而且很多企业管理过于松散或者严格,在收集和更新信息方面也存在不足,使得企业效益迟迟提不上去。另外中国的企业管理制度缺乏民主意识,不能做到以人为本,普遍存在的刚性管理导致员工士气不高,没有主体地位,缺乏归属感,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生产工作中。因此,中国的企业管理存在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手段单一,缺乏柔性管理,对市场走向认识不足,没有充分地利用资源,不能及时创新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或多或少的出现在每个企业当中,这导致中国的企业管理在全球的企业管理舞台上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企业管理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是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而且随着管理的模式化,这些缺陷逐渐形成了一个固有的弊端。我国企业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很早就出现过,并且随着经济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其实并没有得到强化[2]。

  3 新时期企业发展对企业管理的要求

  3.1 走向知识管理

  企业管理最开始主要依靠经验,后来才慢慢走向知识管理。知识管理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通过知识来带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带动企业其他方面的有效运作,实现企业各方面的同步发展。知识管理应该把企业各方面的知识体系都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各种渠道使其形成多方位的知识管理系统,使各种资源得到最佳运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学技术可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但人才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企业的知识管理需要人才来实现,因为人才可以通过知识的运用,知识的创新,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成功的突破口。因此,中国的企业管理必须以知识资源为主,通过知识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文化水平,增强员工的整体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我国企业才能够不断发展和进步。

  3.2 走向信息技术管理

  在信息网络盛行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企业管理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把信息技术作为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企业管理全面网络化的实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各个岗位和各地的员工和管理者都能够进行随时交流,企业的运作信息也可以实时更新,这就有效地降低了企业成本。另外,信息技术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得到快速运转和更新,降低人力和物力的消耗,不仅实现了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而且实现了企业的利益最优化。

  3.3 走向创新管理

  创新是每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并发展下去的重要途径。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无限生机,提供持久的动力。创新管理是全球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我国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在变化,企业需要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来更新自己的管理体制。一个成功的企业,关键在于能够不断创新,能够针对外界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和改变。企业的创新管理是在根据社会要求、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不断对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做出及时的调整,不仅要随时随地吸收新的管理观念,还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进步,对自主的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创新,提出新的管理方法。管理者需要建立创新的管理体制,促进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应注重员工的创新精神的塑造,经常开展一些发明创新活动,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效益。

  3.4 走向柔性管理

  刚性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束缚员工。而柔性管理不同于刚性管理,并且与刚性管理恰好相反,柔性管理是以员工为中心,通过营造轻松、愉悦、民主的工作环境,使员工热爱自己的岗位和企业,自主地、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会实现企业的柔性管理,把一部分管理权发放到员工手中,使员工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管理,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同时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也应得到重视,企业不再只关注企业的利润效益。除此之外,企业还实行灵活的经营策略,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生产不同的产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生产,分清主要和次要,及时分析预测市场的变化趋势,使企业产品和科研水平走在市场的最前面。

  3.5 走向全球化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未来的企业管理将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国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而且跨国企业会越来越多。我国企业管理将不再单纯地将竞争作为唯一主题,合作也会变得更加重要。

  4 结束语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在整个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现代企业管理应结合技术、知识、人才、市场等各方面的因素,积极寻求发展和变化,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论文(通用12篇)】相关文章:

财务战略及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08-21

企业财务与经营战略研究论文08-02

企业财务战略的研究论文03-21

财务战略在企业经营决策的运用论文08-01

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论文01-29

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战略11-05

企业战略与财务风险管理11-01

不同生命周期的高科技企业财务战略选择论文推荐11-20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问题与有效策略论文10-27

企业战略与财务报表分析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