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本土资源

时间:2020-10-12 17:12:49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本土资源

     论文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学;经济学创新 
  论文摘要:本文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探索在这一基础上的中国经济学创新问题。通过分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背后蕴藏的巨大经济学资源,发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确是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而且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确实具有发展经济学需要的丰富材料,同时也看到了这种经济学创新具有突出的世界性意义。 

   
  一、引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当属经济学最为突出。同时,经济学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受到的考验也最为巨大。对经济学来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一些基本认识,使经济学体系面临着重新整合的形势。原有的政治经济学需要发展,西方经济学被不断地引进,因此,中国成为经济学竞争的一个舞台。面对这样的情形,在经济学界形成了三种观点:一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之继续保持在中国经济学领域的主导地位。对此,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不遗余力地努力探索,如刘国光教授对中国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关注,不仅表现出他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担忧,而且也包含了强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期盼[1]。二是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按照与国际接轨的思路,把它作为中国经济学的新主流。例如有的学者提出,西方经济学或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具有非常的普遍性、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因此,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是无地域和国家界限的,并不存在独立于他国的经济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现代经济学的某些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可以用来研究任何经济环境和经济制度安排下的各种经济问题,研究特定地区在特定时间内的经济行为和现象[2]。三是创建一种属于中国自己的新的经济学。例如有的学者倾向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着重解决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3]。这三种观点分别代表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实现统一或普遍认同的迹象。因此,探索中国经济学发展依然是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不管中国经济学取向怎样的前途,有一点是十分关键的,就是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决不能离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最大的实践,而且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走向成熟,其丰富的经验会成为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本土资源。 
   
  二、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经济学的发展经历证明了一个道理,即无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的形成,还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的`流行,都有着深刻而广泛的现实背景。古典经济学是在资产阶级努力想摆脱封建制度的羁绊,并且为自己的发财致富寻求合理性的背景下产生的。而之后的不断发展又都是建立在一些重大的经济发展背景下的。被马克思称为庸俗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是在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治、经济统治后,需要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合理性和永恒性的背景下形成并发展的。在西方经济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离开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背景也难成气候。后来,在20世纪70年代重新活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则得益于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而使得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陷入困境的背景。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的这一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史上也同样能够看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这个年代资本主义发展表现出的一系列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的现实根据。为了改变无产阶级的命运,也为了避免空想社会主义者局限于道德批判的不足,必须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从中找到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正是在这种使命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研究对象展开资本主义发展内在规律的解剖,从而使自己在经济学中占有了重要的位置。本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该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历比较曲折,一直没有找到一种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模式,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缺乏现实的基础。正是这样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新的发展的情景并没有出现。 

【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本土资源】相关文章:

1.论经济学的发展论文2篇

2.论中国与欧盟经济的发展

3.本土资源的高校哲学论文

4.加油,中国本土品牌

5.论商业健康保险在中国的发展

6.试论传统本土教学论的建构方法

7.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论文

8.论中国与欧盟经济的发展毕业论文

9.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