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预期分析

时间:2020-10-12 17:15:42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预期分析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投机者看好我国的资本市场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大量境外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我国。本文通过分析热钱的特点以及热钱流入中国的现状和原因,以及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做出预测,在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热钱 人民币升值 经济影响
  
  一、热钱定义
  
  热钱(Hot Money)又称“逃避资本”,指在国际信贷中“部分高流动性的资本或异常资金”,在现有浮动汇率制度下,包括跨国公司手中掌握的流动资金及一些暂时闲置或过剩资金,国际银行拥有的短期资金及其外汇、信贷业务资金,各国国际储备资产的保值性运用的一部分资金,各种投资基金及其他专项基金。
  从热钱的定义可知,热钱的`基本特点包括:高流动性;专业化投机性;交易的杠杆性;活动领域的非固定性;低透明性。
  
  二、热钱流入中国的现状分析及影响
  
  1.流入中国热钱的规模
  由于热钱具有高流动性和低透明性,其规模多大,结构如何,很难说清楚。
  
  中国热钱规模从1995 年开始剧增,从2003 年开始净流量的流向由流出转为流入。1990-2002 年,中国一直存在着热钱流出(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资本外逃),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这种流出达到顶峰(1998 年,其流出额达最高值,为838.65 亿美元)。其后,中国热钱流出额逐渐减少(2002 年流出额为89.27 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2003 年开始,中国热钱流向发生逆转,2003 年,此类资本净流入额为378.71 亿美元,2004 年达到1139.54 亿美元,2005 年净流入额下降为466.10 亿美元。从1999 年以来的月度数据看,2002 年末期以来月度热钱流量波动较大,2005 年7 月以后热钱的双向流动变得比较明显。从1999 年1 月到2002 年12 月,除了2001 年2 月和2002 年1 月存在稍微显著的热钱净流入外,其余月份均为净流出,这种趋势在东亚金融危机过后的1999 年、2000 年表现比较明显。从2003 年1 月至2005 年7 月,除了3 个月存在热钱净流出外,其余月份均为此类资本净流入。热钱流入在2004年初和年底特别显著。2005 年7 月21 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汇率改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在8月份出现热钱净流出,而9 月份热钱又大量涌入,10 月份热钱又纷纷撤离。
  2.国外热钱流入中国的动因
  近几年国外大量“热钱”涌入中国不是孤立和偶然的, 有着很深的经济背景, 是多重国内外因素形成的综合反应。
   (1)良好的资本市场
  “热钱”对崛起的中国具有很高的逐利趋向。大多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 纷纷涌入中国投资办企业, 从事资本运营,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
  (2)人民币升值预期
  人民币汇率解冻后, 两年多来升值的速度和幅度较大, 外资大多看好人民币升值的空间和预期, 纷纷把“热钱”投向中国。炒作人民币, 企图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回报。这是外资“热钱”涌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3)近年美国经济受次贷危机影响出现衰退迹象
  美国在防紧缩, 中国在防通胀, 相反的政策导向, 使美元大量流向中国, 中国外汇储备达到1.68 万亿美元。凡此种种都为大量“热钱”涌入中国, 提供了更多的客观因素。   三、热钱大量撤出的恐慌
  
  热钱不会大量流出中国。只有对强势的经济金融体系和货币严重丧失信心时,才可能触发资本外逃,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资本投资收益率仍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外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中美利差,美国金融危机,对于热钱来说呆在中国是最好的选择。
  热钱流出对人民币汇率无法造成贬值压力。中国有着很高的外汇储备,而目前较权威估计热钱规模在2000—3000亿美元之间,即使全部完全一瞬间撤离,中国也完全可以以外汇储备应付,维护人民币利率水平。
  热钱流出对于国内流动性不会造成冲击。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7%,热钱流出时,央行完全可以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效抵消其负面效应。

【关于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预期分析】相关文章:

1.对当前国际经济走势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经济论文

2.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论文

3.中国经济转型对厂商关系影响研究论文

4.近代法语对英语的影响分析

5.对影响跨栏技术要素的分析

6.美联储缩表对中国经济的可能性影响论文

7.静脉采血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

8.关于伴奏音乐对舞蹈教学的影响分析的论文

9.国际经济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