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的区位及模式选择问题研究

时间:2021-04-16 15:58:34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的区位及模式选择问题研究

     [摘 要] 本文通过比较全球及中国上市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资源,对中国钢铁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和模式选 择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海外投资应主要是服务于巩固与发展国内钢铁市场这一目标,在不同的区域应采取不同 的投资模式。
  [关键词] 钢铁企业;生产效率;海外投资
  
  一、引言
  
  钢铁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行业,海外投资对于钢铁企业的规模扩张具有重要作用。比如,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纽科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横向和纵向并购,到1990年代,纽科公司已经成为短流程钢铁企业里技术最先进、成本最低的一个,但因为没有顺应行业趋势实施向海外进行投资扩张,其产量在2004年只排全球第9位。而印度米塔尔钢铁却通过不断地进行海外投资,由一个钢铁小作坊成长为2005年排名全球第一的钢铁企业集团,在全球4大洲16个国家拥有钢铁厂,当年的销售总量为4920万吨。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也由来已久,比如,最早可以追溯到1988年,首钢通过收购美国麦斯塔工程设计公司进入了世界冶金设计行列。2002年沙钢通过购买德国蒂森克虏伯的“凤凰”钢厂并整体搬迁到张家港,极大地扩大了沙钢的产能,可以生产高附加值板材并拥有了长流程生产线。2004年初,宝钢与巴西CVRD宣布签约在巴西合资开采铁矿建钢厂。另外,国内多家钢铁企业都通过在海外合资、并购、签约等形式与澳大利亚、巴西等世界矿业巨头合作进口铁矿石资源,如首钢、宝钢、武钢、鞍本钢、沙钢、唐钢和马钢等。从世界和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的趋势来看,海外投资也是中国钢铁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比较分析全球313家上市钢铁企业生产效率和全球钢铁产业的市场资源,尝试对钢铁企业投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为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区位和投资模式提供参考。
  
  二、全球上市钢铁企业生产效率实证结果
  
  在对全球上市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行的实证研究,本文采用最常用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回归模型为: LnY=LnA+αLnK+βLnL+ε
  其中,Y代表经济单位的产出,K、L分别代表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α和β分别是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A是常数,代表除资本和劳动力存量之外的技术等生产因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即全要素生产率(TFP)。
  本文Y、K、L数据分别采用全球上市钢铁企业2005年的营业额、总资产和工人人数,数据来源为BvD全球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数据库,由于德国、巴西、埃及、加拿大工人人数的数据缺失,故未计入“全球”统计范围内。数据齐全的上市钢铁企业,全球313家,其中中国44家、日本63家、印度31家、韩国28家、马来西亚22家、美国27家、欧洲19家。中国的数据不含港澳台地区。LnA是常数,代表除资本和劳动力存量之外的技术等生产因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即全要素生产率(TFP)。实证结果如表1所示。
 
  三、对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的建议
  
  中国钢铁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一是选择投资区位;二是选择投资模式。前者决定大方向,后者是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但后者要在前者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投资决定。
  (一)投资区位的选择。中国钢铁企业进行海外投资选择投资区位时最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是铁矿石储量与市场消费量,前者表明当地的`资源状况,后者表明当地市场规模大小。当然,中国钢铁企业要“走到哪里去”还需综合考虑该地区的经济、体制和政策三个因素才能做全面的判断。
 
  从图1全球及部分国家(地区)的铁矿石和钢铁生产和消费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钢铁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可以借鉴的几个原则。
  1.2005年全球粗钢产量11.39亿吨,大于消费量11.26亿吨,供大于求。因此中国钢铁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应慎重采用新建钢厂的方式,以防加剧供大于求的状态,形成恶性竞争。最理想的方式是通过兼并收购、消化吸收现有国外钢铁厂的产能进行海外投资。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

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的区位及模式选择问题研究

【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的区位及模式选择问题研究】相关文章: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现存问题及完善09-30

上市公司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及问题论文07-21

浅谈设计模式及如何选择设计模式08-23

中国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13

商贸物流城运营模式及盈利模式的研究08-21

电子商务下逆向物流模式选择研究08-1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09-25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治理研究08-18

基于中国清代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09-22

天津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