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与公允价值演进分析

时间:2018-01-27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2008年的全球危机,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成为全球讨论的主旋律,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因此,对公允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两方的不同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关于公允价值坚持的原则立场,即应该仍然以作为基本的信息,结合补充公允价值的信息,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将是未来报告的发展趋势,最后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进行。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金产

  0 引言

  2008年9月,美国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保护,雷曼的破产像一根快速燃烧的引信,引爆了华尔街金融危机,随后事态不断恶化,最终演变成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海啸。这场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其冲击之强、涉及范围之广,令整个世界措手不及。当然,我国企业在金融衍生品上,也出现了大额亏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成为全球讨论的主旋律,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
  为了应对全球的金融危机,我国部于2011年1月9日发布《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1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企业应采用适当且可获得足够数据的方法来计量公允价值,而且要尽可能使用相关的可观察输入值,尽量避免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并明确公允价值在计量时的三个层级,这一定位与FASB对其的规定保持一致。

  1 国内外对公允价值概念的界定

  1.1 美国FASB关于公允价值的最新定义
  SFAS157《Fair Value Measurements》FASB在2006年9月15日发布了SFAS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并于2007年11月5日起付诸实施。其定义是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参与者出售某项资产所收到的价格或为转移负债所愿意支付的价格。
  FASB将其分为三个级次,分别为:第一级次输入值,存在活跃市场对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未调整);第二级次输入值,活跃市场中类似资产或负债可观测的报价,或非活跃市场中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可观测的报价;第三级次输入值,市场活跃极少下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测的输入值,(需用估值技术、定价模型和假设对资产或负债未来的风险和现金流量进行估测)。

  1.2 I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的最有利市场,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无论该价格是直接可观察的还是用估值技术估计的。

  1.3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指资产和负债按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易或清偿之金额。其中明确指出,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采用其他会计计量的要遵循“可靠计量”原则。
  财政部于2011年1月9日提出了公允价值在计量时应分三个层次,这与FASB对公允价值的规定保持一致。通知称,企业在披露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相关信息时,应当分别披露确定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是否发生改变及改变的原因、各个层次公允价值的金额、公允价值所属层次间的重大变动、第三层次公允价值期初金额和本期变动金额等相关信息。在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中,如果估值技术中使用的一个或多个输入值发生合理、可能的变动将导致公允价值金额发生显著变化的,应披露这一事实及其影响。

  2 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

  2.1 金融危机下论战双方的主要观点
  在围绕着金融危机的种种分析和指责中,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因为可能加剧金融危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损失惨重的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加剧金融危机,要求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而背负罪名的会计界则认为准则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对准则双向和功利的态度,因而反对修改规则。
  2.1.1 反对方,损失惨重的金融界
  他们的主要代表性机构和人物是花期,美林,瑞银,美国国际集团,百仕通,美国金融家协会ABA,美联储FR,国际货币组织,麦肯恩等。他们反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主要原因有:(1)FV导致金融机构确认巨额的未实现、没有现金流量的账面损失;(2)这些损失引起者恐慌,导致抛售次贷产品金融机构的股票;(3)金融机构不惜代价降低次贷产品的风险暴露头寸,加剧次贷危机;(4)强烈呼吁修改、暂停、废除终止FV。
  2.1.2 支持方,背负罪名的会计界
  他们的主要代表性机构和人物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机构投资者委员会,质量中心,注册师协会,Robert Hertz,David Tweedie,Dennis Nally等。他们反对支持的主要原因有:(1)指责FV旨在转移公众视线,为激进的衍生品、资本虚增Capital padding和失败的风险RM开脱罪责;(2)指责FV显示机会主义色彩浓厚;(3)FV增加透明度,让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及时了解次贷危机严重性;(4)FV并非完美,回到HC并非理想,而是因噎废食的倒退。

  2.2 尘埃落定:既坚持,又妥协
  2008年10月10日,FASB发布第157号认为:当相关市场可观测数据无法获得时,可以使用管理当局关于现金流量和贴现率风险调整的假设。2008年10月13日,IASB发表解释性文告Press Release,允许重新分类,并将此执行可以追溯至当年7月1日。至此,伴随着金融危机而愈演愈烈的FV之争暂告一段落,尘埃落定。但其中也体现了会计界通过有限的“调整”和“妥协”以达成坚持之目的。

关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与公允价值演进分析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