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工业化的新道路

时间:2023-03-20 17:56:19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加工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工业化的新道路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工业化战略提出严峻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经济发展战略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对各国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进口替代战略,另一种是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的思想可以追溯到美国的汉密尔顿和德国的李斯特。其主要思路是通过保护国内市场,使国内新兴产业(幼稚产业)免遭来自发达国家的强力竞争而夭折。这一战略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是通过设置贸易壁垒对国内市场形成有效保护。历史上,美国、德国在其追赶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进口替代战略,而且对促进本国的工业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拉美国家推行进口替代战略,对其工业化进程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进口替代战略隔绝了国际竞争压力,这些国家虽然形成了一定的工业能力,但其国际竞争力较为低下,导致其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多次爆发货币危机。自70年代末以来,拉美国家已经逐步调整发展战略,放弃实施进口替代战略。

  以日本为代表的部分东亚国家在“二战”以后成功地实施了出口导向战略。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一方面,单位采取“产业政策”的手段,以政策扶持其“支柱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保护其国内市场,为其支柱产业提供尽可能多的市场机会。日本、韩国等国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取得成功的一个特定因素还在于,冷战时期,美国出于扶持其盟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为日韩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市场准入机会。

  经济全球化规则的强化,对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GATT燉WTO中关于降低关税水平、取消非关税壁垒、实施国民待遇原则等一系列开放市场的要求,使发展中国家不再可能利用传统手段有效保护国内市场,而这是进口替代战略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也是出口导向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GATT燉WTO关于反补贴、反倾销等规则,则使出口导向战略的政策措施受到极大的约束。而且,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竞争已经取代政治竞争成为国家利益的最高目标,美国也不可能象当年对待日韩那样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单方面的市场准入机会。

  可见,以往一些后起国家的工业化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难度越来越大,有的政策手段难以继续使用,有的外部环境不再具备。传统的工业化战略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寻求新的有效的工业化道路。

  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带来新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在挑战传统的工业化战略的同时,又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带来新的机遇。

  首先,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制造业技术损耗的风险越来越大,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为发展新经济腾出空间。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产业的跨国转移带来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其次,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跨国公司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将其生产布局日益细化,与以往在各个国家进行产业间分工不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跨国公司可以将一个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同时,跨国公司越来越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的建设,将制造活动尽可能地以OEM(原厂委托制造)方式外包给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由此带来的变化是,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组装与出口基地,产业内贸易取代产业间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

  第三,除了外来投资,更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也得以越来越深地参与全球分工。以往,由于贸易保护程度较高,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垂直分工关系,产业间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主导形式。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企业,如果不借助单位的扶持或强力保护,只能从事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重化工业、机电工业大规模出口的可能性很小。为了应付不断强化的国际竞争压力,跨国公司除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外,还大规模采取外部采购(outsourcing)的办法,来维持其在核心生产环节的竞争力,这就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以从跨国公司引进技术、管理、规范,在更多的产业中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更深地参与国际分工。例如,传统上,制造并出口大型商用飞机是发达国家的专利,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为应付更加激烈的竞争,美国的波音公司将其商用飞机的制造活动分布在70个国家与地区,这并不是说波音在美国国内不能完成这些生产活动,而是这种全球分工模式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路径与手段均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第一,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在某些新兴产业占据一席之地。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更加细化,从产业间分工为主转变为生产环节的分工,每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不仅体现在某些产业,而且更多地体现在某些生产环节。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而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或者劳动密集比资本密集在经济上更为合理的生产环节,例如,IT硬件制造总体而言是资本与技术密集产业,但有不少是劳动密集型的。由于我国实行的加工贸易政策充分发挥了我国在劳动密集生产活动中的比较优势,通过吸引外商投资,我国在十来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为全球最大的IT产业制造与组装基地之一。仅广东东莞一个城市,PC零部件的产量就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20%,对国际市场具有巨大影响。第二,相应于此,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主要任务,从以往的推进产业升级转变为推进产业链条的升级。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可能从不同产业的劳动密集环节开始,既有传统的劳动密集产业,也有所谓的“资本技术密集”产业。要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关键在于生产环节的升级,升级的台阶则变为“简单的组装→复杂的组装→零部件制造→零部件研发→最终产品研发→自有品牌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同时,为了提高价值链,还应注意向流通环节的延伸,如运输、物流、仓储等活动,逐步建立全球的营销网络。随着生产环节的不断升级,产业配套条件不断改善,从而在局部地区出现特定产业的集聚现象,如在我国“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出现的IT产业聚集带。第三,发展中国家单位推进工业化的政策,从以往以产业差别待遇和扶持为主转变为创造一个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投资环境。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源禀赋并不是形成某个产业的必备条件,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单位的效率、稳定透明的政策、产业配套条件等更为关键,特别是由单位的政策及其效率所决定的投资软环境,是降低交易成本,充分发挥一国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因此,推进工业化政策的关键,就在于创造一个能够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体制环境。

  三、加工贸易是全球化背景下工业化道路的新选择

  说起加工贸易,人们往往容易等同于中国实行的保税进口加工复出口的活动。从本质上讲,加工贸易是指一国进口料件,加工组装后再出口的生产与贸易活动。由于各国在税制、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差别,各国关于加工贸易的政策、监管体制

【加工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工业化的新道路】相关文章:

贸易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04-15

普通话推广背景下的方言保护论文04-21

不同音乐背景下幼儿体操质量的性别差异06-11

加工贸易银行保函的法律性质06-06

新刑诉法下社区矫正问题研究09-05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美术教育论文(精选8篇)05-23

信息化背景下动画电影的美学内涵及文化特色论文06-27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5-31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外文化在城市广告中的研究05-21

全球化挑战与文化认同危机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