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体接受对象的特性

时间:2020-10-31 13:08:36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个体接受对象的特性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个体与外部世界的众多关系中的一种紧要的关系—接受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个体的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就是个体接受对象的过程。个体与对象之间形成的接受关系是就个体而言一种被动的关系。从认识这种被动关系到转化这种关系,是我们在面临对象世界日益丰富的情形下个体处理人生关系时不可避免的问题。就个体的接受特性而言,任凭身体等自身自然去接受对象是盲目的,在自我指导下的个体的接受则是自觉的。在自我的统摄之下,个体的接受特性具有了能动的意义。  关 键 词:个体,接受,自身自然,自我意识  接受是个体适应外界事物的一种行为特征,是主体对客体及主客体关系的一种接纳、吸收和内化为自我的过程。  个体的接受特性是个体的生存方式之一。个体作为生命体,他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得生命的给养,因而他必须不断地与外界存在物建立关系才得以生存。但是,在个体的外部世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存在物,这些存在物并不是直接的、一览无余的被个体所接受。换句话说,存在物是否与个体建立实质性的对象关系,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能够成为个体接受的对象。一般而言,在众多的存在物之中,当某一存在物面对个体的时候,如若符合个体的指向,就会变成个体接受的对象,同时也就预示着个体与该物的对象关系的得以确立。当个体的指向被自我所取代时,自我便成为统摄个体行为的代言人,个体的接受行为也就由发自身体的低级行为上升为受自我支配的高级的接受活动。  个体的接受特性具有连续性。个体的接受特性的实质是自我对对象关系的放行。个体由各种各样的对象关系变化而来,他是对象关系的聚合物。个体从身体的到精神的源泉都来源于对象关系。各种对象关系凝聚、栖居在个体之中,占据个体,支配个体,从而形成了个体的自我。(唐震,《论自我的诞生》)在自我产生的前后,个体的接受特性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就是个体从无意识的接受行为转向有意识地接受行为。个体每接受一种对象,他就在他的周围建立一种对象关系,这种对象关系同时就会展开对个体的自我的塑造,被塑造出的自我就会在个体下一个接受行为当中扮演接受主体的角色。因此,在个体身上,接受特性总是呈现连续性的、递进的特征。个体过去接受的对象关系已经转化为个体作为接受主体的属性,进而变为是否将要接受新的对象关系的关键因素。因此,个体接受新对象实质上就是个体的.旧的自我接受新对象,就是前对象关系对新对象关系的融合、吸收和统一。所谓某存在物被个体所认可,就是指个体的自我对这一存在物进入个体的对象关系采取了放行的态度。而对自我而言,他之所以愿意放行,是因为他看到了个体可以与此对象建立关系的可能性。对于那些可以建立对象关系的对象物,自我总是采取积极的姿态。因此,能否建立对象关系是某物能否成为对象物的前提。某物能否被接受,关键在于个体与该物的对象关系能否成立,进一步说,也就是个体的自我能否接受由此而形成的对象关系。  对个体而言,他的已经形成的自我是检验下一个对象关系的宿主。自我为个体制定接受的模式,提出标准,作出取舍。任何对象进驻个体都必须征得自我的同意。从表面看,接受以既定的个体为前提,而实质上则是以个体的自我的确认为前提。接受反映的是已经形成的个体与现实的对象之间的相互适应的关系,是个体处理其与外部对象关系的一种基本态度。  个体必须与对象建立关系。因为个体的过去来源于对象,个体被过去的对象塑造而成。虽然在个体看来对象作用于他完全出自他的需要的指向,但是,就连他的指向的本质,也是对象所给予的。对象不仅转化为承载个体指向的器官的物质内容,而且规定了指向的指向:它使指向指向它应该指向的方向。实际上,个体被一系列的对象包围着,与个体建立了对象关系的对象可以近似地排成一个序列。不论这些对象之间是否具有相互联系,它们一旦与个体发生作用,发生过作用的对象在个体看来就构成了他的成长的序列(成长史)。从这个角度看,对象是连续的,个体的自我也是连续的。个体从对象中走来,由于对象的连续作用,个体获得了发展;我产生于我的对象,新我产生于新的对象。由于对象的连续性,旧我不断地被新我所代替,在接受新的对象的过程中,个体及其自我成长并壮大起来。  一、身体  用身体接受对象,是大多数个体的普遍方式。  对个体来说,接受是绝对的,不接受是相对的。接受意味着个体与对象的矛盾正在消解之中。既然个体来源于对象,个体生存的意义就在于和对象建立接受关系。个体只有接受某种对象,个体才能生存。  身体的第一种接受性来自对象的质。  首先由于个体的身体的质来源于形成个体身体的对象的质。身体是个体获取的物质对象的积累,对象物的性质提供了个体身体的性质。它们给身体以某种知觉,也进一步塑造了身体的反映特性。身体的接受性成为对象物沉淀在个体之上的某种特性。身体在它的以后的每一步遭遇中都用它已经同化在自身的对象物来体验新的对象物。前者显然已经变成了个体自身的自然,后者也将要变成他自身的自然。前者接受后者,是因为后者与前者具有同一性。这一点也是个体总愿意接受熟悉之物,而不愿意与陌生对象相处的重要原因。当一个印地安酋长来到纽约大街时,他的经受过静谧的森林声波塑造的耳鼓却无法忍受国际大都市的宣闹声,他手捂双耳,大声地喊叫起来。今天,生产的社会化和全球一体化逼迫人们去不断地与新生事物打交道。许多年轻人面对陌生人却手足无措,不能在众人注视下工作,害怕接触领导或下属,有的甚至因此而患上了社交焦虑症。这说明,接受陌生的对象有一个过程,但了解接受特性,可以缩短这个过程。  显然,对自然物的接受特性的形成,在本质上受制于个体的已经接触过的对象物的历史。这些对象积聚在个体身体中,变成个体自身的自然,成为个体下一步接受自然对象的前提。  因此,个体身体的接受特性实则是个体自身自然与外部自然的和谐、一致及其统一特性。  个体身体的接受特性说明,个体自身自然与对象界有某种求同的倾向。它更愿意接纳那种与自身和谐的、同一的物质。它向这样的对象开放自己,它时刻愿意指向这样的对象,并希望走向同一的境界。  身体的第二种接受性来自身体的虚空。在这里,“胃”是身体器官中最具形象的代表。它通过蠕动分泌胃液,消化食物。它的功能是接纳食物,吸收食物,把它们化为身体的一部分,而它自己则转化为虚空。这种虚空的质就是需求,就是希望填充,就是指向对象,就必然产生接受性。显然,虚空愈多,接受性亦愈强烈,被接受的对象也愈宽泛,生活中有所谓“饥不择食”,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里,必须消除一种误解,这就是把虚空看成孤立状态下的个体本身的属性。其实,虚空并不是个体自身孤力状态下的产物,它并不产生于个体本身,而是产生于个体与对象物的关系。因为个体的身体是否处在虚空状态,本质上取决于他与周围对象世界处在什么样的关系之中。  让我们首先作一个假定,假定任何个体都是孤立的,那他就是不需要联系的。不仅个体与纯自然物之间不发生联系,而且个体与个体之间也不发生联系。这样以来,个体就是充实的,假如他有知觉的话,他是知足的、自满的,是不需要接受什么的自在之物。而实际上,现实中的任何个体都不是知足的,它们太需要外界的支持了。应该承认,这种需要具有无限性。古人曾经把人看作是一个小宇宙,恐怕含有这方面的意思。在历史上,也有人看到了人的无限性的一面,但却把人的无限的源泉看成是在上帝那里得来的,而没有看到人的无限性其实来自外部无限多样的世界,人既然来源于对象世界,那么,对象世界有多大,人也就有多种未来。这种无限本身对人而言就是“无”、就是“未在”,也就是“虚空”,它们将要发生在人的身上。个体一经产生,就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不仅与自然界有联系(如需要阳光、水分、食物等),而且与其它个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血缘关系、劳动关系等)。所以,个体在本质上是不能脱离他的联系物的对象性存在物。就任何物质实体都具有反映特性而言,个体是截止目前我们发现的反映特性最发达的存在物。他的虚空也来源于他与对象世界的反映关系之中。他反映他物,也就是比较他物。他在反映中看到了他与他物的差别。这差别就是形成虚空的源泉。换句话说,孤立的个体是自满的。由于孤立,个体无以从对象中观照自己,个体的成长只是自己重复自己,他是自足的。相反,联系着的个体则是虚空的,由于联系,个体与其它实体之间形成差别。这种差别使个体陷入虚空。一个登山旅行者看到了大山的宏伟、挺拔,从而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张三看到别人都在使用现代化农机具耕作土地,从而发现了自己仍然处在手工劳动阶段的不足。由于肯德基对胃觉的作用,儿童们认为仅有中餐是不够的。个体由于一系列的对象的介入,个体的虚空被显现出来,由此推动了个体去追求新的对象。  但是显然,身体的接受是低级的,是带有纯生物性的,它最后上升到人的意义上是从自我对个体自身自然的把握开始的。在这里,个体意识的产生及意识支配下的接受性起了决定性作用。  二、他人  他人对个体来说是能动的自然。历史地看,他人是人化自然的制造者或占有者。他是个体的同类,是另一个个体。因而,他人是迄今为止个体所遇到的最高级的自然,是自然界的最高产物。与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相比,这种能动的自然不是自然界的某个侧面,而是总和了的自然。在他身上,不仅携带了原始自然,而且携带了人化自然。“他人”在其现实性上,就是站在一定的人化自然基础之上的“人”。他直接作用于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他的“自我”。所以说,个体以“他人”为对象时,实际上是以总和了原始自然与人化自然的更高级的自然为对象。个体与这种对象的交互作用,显然高于直接与原始自然及人化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  与自然界相比较,人是总和的。自然物被放置在某处时,它只感受它那个范围的存在,而人则不是被放置在哪里就听命于哪里的动物。人所感受的是超出他的身体局限性的世界,也就是超出自然界的世界。这些全部得益于人的总和特性。个体的这一特性一开始并不是象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通过观察原始社会,我们看到了原始人处理生活的那种笨拙状态与今天的个体有很大的差异。几万年前的原始人从他们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制造出来的石器工具和今天的人们制造出来的自动化工具之间的巨大差别表明了个体在解决自然的问题方面的总和特性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的社会有机体的复杂程度以及人们治理社会的能力同时说明了个体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总和特性的提升是飞速的。很明显,今天的现实是昨天的历史的延续。但用于这种延续的质料决不会潜藏在个体的胚胎之中。我们宁愿说这种延续过程可能在生物学的意义上改变了我们的基因结构,但我们目前还无法证明前一代个体把它获得的一生的聪明才智通过基因信道传给了子代。与此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在他们与对象的作用中所创造出来的成果积累成社会财富,我们的子代正是站在这些财富的基础上开始他们的成长过程的。这些财富中当然包含了前代人的精神产品以及他们在总和能力方面的特性。以此为基础,子代个体的总和特性的发展就是明显的。当今天的人们真正懂得改造对象的时候,他已经从前辈(比如从教育者)那里获得了对我们的对象的认识。换句话说,他已经总和地认识了对象,当他下一步接触到这一对象时,他已经有了先见之明。所以,对作为观察主体的个体来说,那个被他所观察的个体是迄今为止整个自然界的最高级的对象。  这一对象的特殊性还在于他的能动性。他人是能动的,因为他是总和的,也因为他是被“意识”把握了的高级自然,他本身就握有“意识”的工具。原始自然中没有滲透过人的意识,它也不会在自己的运动中产生人类的意识;人化自然中所包含的意识是制造者物化在其中的意识,是已经僵化了的固在,它也不是来自人化自然自身的产物,——不是这种物自身的运动结果。与这两种自然不同,他人这种高级的能动自然的运动本身就可以获得意识。他人是双重的自然物。在任何时候以及任何地方,他人既是对象又是主体。他既表现他是他的原始自然与人化自然的总和者的属性,又表现他是自然界发展的最高产物的作为个体角色的属性。因此,他既是对象性存在物,又是反主体性存在物,具有反主体的性质。他的对于个体的能动的方面更主要地表现为反主体性。在对象关系中,个体是以主体的身份出现的,其它个体(他人)则以对象物的身份出现。但是,由于这一对象物并非象原始自然及人化自然那样可以被个体放置于某处,他不甘愿“被放置”,他其实怀有与个体完全相同的(充当主体的)目的。因此,这一对象便有反客为主的倾向。在这种对象关系中,便经常地产生争夺主体性的过程。

【论个体接受对象的特性】相关文章:

1.CAD查看对象的特性的方法

2.Java语言中面向对象的特性

3.JAVA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

4.个体知识的特性及其开发管理研究

5.java面向对象的四大特性

6.浅谈个体知识的特性及其开发管理研究

7.试论《逻辑哲学论》中的对象理论论文

8.论丁玲女性意识的独特性与深刻性

9.javascript面向对象中的对象怎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