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消费经济理论及当代价值论文

时间:2022-03-15 14:40:13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消费经济理论及当代价值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消费经济理论及当代价值论文,一起来看看。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消费经济理论及当代价值论文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消费经济理论及当代价值论文 篇1

  摘要:

  马克思没有在其著作中用专门的篇幅系统论述消费问题,但关于消费的思想仍可散见于其不同的著作中。这些思想包括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消费和谐、自由时间与休闲等。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实现产业结构、进而消费结构的升级,真正实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树立消费和谐的理念,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正确引导休闲消费,发展休闲经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消费经济;消费和谐;自由时间;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的消费经济理论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虽然没有专门的章节论述消费问题,但关于消费的思想仍可散见于其不同的著作中。认真解读其消费经济思想,对当前以消费推动经济的增长,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研究消费问题的突出特点是并非仅就消费研究消费,而是把消费放在更大的经济体系中加以研究,即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作用中来揭示消费的作用。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再生产中的环节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使社会再生产周而复始地不断运行。马克思认为:“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费中,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为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被享受而满足个人需要。因而,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在这里,马克思全面而精辟地阐述了生产与消费的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生产和消费直接统一。马克思认为,“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这里的“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同时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消费过程。其中,主体的消费,是指劳动者的体力脑力的消费,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虽然一边发展自己的能力,也在物质生产中消耗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客体的消费,是指生产资料的消费,即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具被使用磨损,原材料的自然形状不再保持原状和特性被消耗掉,而变成具有新的自然形态和特性的产品。因此,生产行为本身就是它的一切要素直接的消费行为。“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是指生产资料的个人消费过程,同时也就是个人身体生长、恢复的过程,即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这种消费的生产,“正如自然界是植物的生产一样,这种消费的同时也就生产了自身的身体,使体力脑力得以恢复、保持、发展。

  其次,生产和消费互为媒介。马克思认为,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互相媒介的运动,即“生产媒介着消费”,“消费也媒介着生产。”所谓“生产媒介着消费”,是指生产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失去了对象,从而也就不会有消费。所谓“消费也媒介着生产”,是指消费为生产的产品创造了消费者这个主体。就是说,产品只有对消费者这个主体才是产品,并且只有被消费者消费,才得以最后完成。

  最后,生产和消费互相创造。马克思从三个方面论述生产创造消费:一是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和消费对象。二是生产规定着消费的性质和方式。生产不仅为消费创造了材料和对象,而且由于生产也为消费提供了不同性质的产品,从而也就规定了消费的性质和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因此,不仅消费的对象,而且消费的方式,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三是生产创造着消费需要和消费者。马克思从两个方面论述消费创造生产:一是消费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使产品得以最后完成。正如马克思所说:“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二是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这就是说,消费“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动机,”成为生产的动力。人们在现实的消费中,总是发现对物质对象的不满,不断提出更高的消费需求,在心中创造、想象、构思新的消费对象即观念的对象,从而刺激引导生产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2、消费和谐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消费和谐的概念,但是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消费的和谐问题。在其著作中曾多次谈到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问题。

  马克思早就看到,消费和谐对于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满足即消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仅能使们享受大自然的丰厚赐予,而且还能开拓人的胸怀,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智力、体力,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正是人类统治自然的自信心极度膨胀的时代,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马克思恩格斯清楚地看到,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方面取得胜利的同时,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非常重要的。恩格斯曾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储存水分的中心。……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对自然界和社会,主要只注意到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然后人们又感到惊奇的是:为达到上述结果而采取的行为所产生的比较远的影响,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形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需要和供给之间的协调,变成二者的绝对对立……”。

  马克思还指出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问题,“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是社会动物。”这就是说,人们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必须与他人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马克思一贯坚持任何人的生产和实践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享受。自然界的人本质只有对社会说来才是存在的;……”就是说,任何消费者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各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消费者的各种集体。这种集体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消费选择、消费方式及消费偏好。所以,消费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消费的效果,关系到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关系到社会文明和社会和谐发展。

  3、自由时间与休闲

  马克思在预测未来社会个人消费时,明确提出了自由时间理论和休闲思想,并对其重要作用作了科学的说明。马克思认为,真正的经济就是劳动时间的节约。所谓“自由时间”就是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以至于星期日的休息时间。未来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多种消费需求,不仅包括物质的,还包括精神的。一般的物质消费的满足主要是由于个人的消费能力决定,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而精神消费不仅取决于人的消费能力,而且需要劳动者有更多的自由时间。马克思指出,“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为整个社会和社会的每个成员创造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即为个人发展充分的生产力,因而也为社会发展充分的生产力创造广阔余地)”。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否享有自由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分钟自由时间,他的一生如果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的需要所引起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末,他就连一个载重的牲口还不如。他身体疲惫,精神麻木,不过是一架为别人生产财富的机器。马克思还把自由时间区分为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和从事普通活动的闲暇时间,即:“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它的人变成另一主体,于是他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从整个社会来说,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艺术等等的时间。”

  那么,如何才能增加人们的自由时间呢?马克思认为,只有当生产力很发达,人类才能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游离出相当数量的剩余时间,构成社会的自由时间。一方面,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导致工作日的缩短,自由时间的增加;另一方面,劳动本身的性质的变化,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首先,自由时间是使个人分享人类文化成果,发展自由个性的保证。“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短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恩格斯也指出:“正是由于这种工业革命,人的劳动生产力才达到了这样高的水平,以致在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创造了这样的可能性:在所有的人实现合理分工的条件下,不仅进行大规模生产以充分满足全体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分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技术、交际方式等等——中间承受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承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和促使它进一步发展。”“人类生产在一定阶段上适合到这样的高度:能够不仅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生产奢侈品,即我们所说的提高生产质量,……这样,生存斗争变成为享受而斗争,不再是单纯为生存资料而斗争,而是为发展资料,为社会的发展资料而斗争,到了这个阶段,从动物界来的范畴就不再适用了。”

  马克思高度评价增加自由时间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自由时间里,人们通过文明、科学的闲暇消费,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和专长,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高层次的闲暇消费,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提高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从而“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可见,人类只有不断缩减劳动时间,增加自由时间,才能为自身的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才能逐步由必然走向自由。在马克思看来,衡量人类进步的根本标准,归根到底在于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共产主义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足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自由。“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鱼夫、牧人或批判者。”随着资本主义的解体,未来社会的诞生,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到那时,“……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二、马克思消费经济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消费经济理论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消费经济理论,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重视消费,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实现产业结构,进而实现消费结构的升级与发展,真正实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增加生产,保障供给,用更多的产品满足人们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增加需求,扩大消费,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人们重生产轻消费;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受到消费需求的约束,消费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2004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将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提到重要高度。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把“要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必须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保持社会需求总量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作为首要任务提出来。这充分说明我国已将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扩大内需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重要环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当前,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生产结构不合理,从而造成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供给过剩的是一些传统产业和粗加工产品,供给不足的则是新兴产业和精加工产品。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要创造条件开拓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不断扩大发展性、智力性、艺术性、享受性消费产业,提高精神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实现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善于运用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方面需要。

  2、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树立消费和谐的理念,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实现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消费和谐对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协调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意义重大。现在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和谐”是当今最重要的关键词。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强调:“要把节约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消费是社会经济中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领域,消费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费中必须树立和谐消费理念,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坚持和谐的消费方式。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引导人们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科学消费,文明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要自觉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正确引导休闲消费,发展休闲经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在获得物质生活的相对满足之后,必定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人际需求、价值认同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个人收入提高和休闲时间充裕,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运用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性消费上来。人们自由时间大大增加,不仅标志着人们已经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标志着人们从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转向对精神生活的需要,标志着人们开始从有限的发展转向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自己。

  我国目前休闲消费还是一种崭新的经济现象,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只是刚刚起步,在发展休闲消费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从整体看,居民休闲消费方式、休闲类企业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仍然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重温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解读马克思的休闲思想,对于促进我国休闲消费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出休闲消费认识上的误区,从传统计划经济中解放出来,进入现代市场经济,用先进的文化引导休闲消费,实现消费的升级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消费经济理论及当代价值论文 篇2

  【摘要】

  马克思的消费思想在马克思所著的著作中都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关于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有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消费经济理论、自由时间与休闲等等思想。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消费经济理论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加快消费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简单阐述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消费经济理论,以及对现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借鉴。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消费经济理论 当代价值 影响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中的自由时间与休闲消费思想和生产、消费之间的关系,以及消费经济理论对于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现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下文将具体从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对个人思想建设的指导作用,进而体现其现代价值。

  一、自由时间与休闲消费思想

  经济学角度解读马克思的自由时间与休闲消费思想,可以理解到马克思认为工作时间之外的空余时间,可以让人们投入到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的活动当中。正如马克思所说:“节约的劳动时间等于增加的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休闲是人们有机会进行放松、提升自己技能或者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的生活调味剂。当自由时间增多也就意味着休闲时间也在增多,休闲时间的增多表明人们可以进行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在不断地增多,这些空闲的时间就是人们可以进行自我发展的宝贵时间,人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時也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也为人们的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创造条件。一个社会的发展不可以停止生产,同样也不可以停止消费,自由的消费可以带动生产的发展,生产的发展也会带动消费的发展。自由消费不仅只有物质的消费,还有精神资料的消费,马克思认为精神上的消费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经济理论下生产、消费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下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马克思与其他的经济学家研究的消费这一现象的研究方式不同,马克思是将消费放在经济体系中的生产过程来进行研究,从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消费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阐述了消费是社会生产中重要环节,一件商品只有完成了消费才可以称这件商品完成了生产。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总体体现在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之间的关系。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体现在,消费的增加或者新的消费增长点的出现会带动新的产业发展,而且消费中的休闲消费对于生产更是存在明显的反作用。马克思在其著作中重点突出了消费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作用。

  马克思研究后认为消费为生产提供动力和目的。生产一个商品可以成功地销售出去,可以为生产带来信心,为继续生产提供动力和生产目的。消费使生产变为了现实。生产是商品的起点,而消费是商品的终点。客体的消费将生产中凝结的无差别劳动力转变为新的生产动力,消费创造了新的生产需要。消费者以及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都是在改变原先的消费习惯,消费是一种观念上的提出,新的消费观念或者新的消费要求可以刺激和引导生产往更高的层面发展。以及消费为生产创造主观条件的需要,即消费为生产提供劳动力。在消费中产生的新需要,会带动新产业的发展而新产业的发展就会需要新的劳动力。这些关于消费的观点都在表达马克思对于消费的肯定。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消费模式地不断优化,马克思关于消费的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高我国居民的有效需求以及改变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不断地增大内需可以带动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良好消费热点的形成,不仅仅会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氛围以及培育和引导休闲消费新热点,而且还会带动相应的投资需求以及新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新劳动力,从而带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新型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三、消费经济理论

  马克思在其消费理论中没有直接地提出消费和谐的经济概念,但是在马克思研究消费经济理论中却非常重视消费和谐这个问题。消费和谐是指在消费过程中要实现可持续的消费和绿色的消费,要符合大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和谐消费对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人们忽略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过度地开采和砍伐以及水资源的污染、大气的污染、土地污染等破坏自然的行为,虽然在当时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西欧的部分国家也在工业革命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破坏自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却会持续影响到现在。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只有在社会中,人才可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消费者的生存和发展都与各种社会关系密切相关,消费者的各种集体的就是由这些社会关系构成的。对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的转型发展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用消费和谐理念指导经济的发展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消费经济理论中的自由时间与休闲消费思想、马克思经济理论下生产、消费之间的关系以及消费经济理论中的和谐消费的经济理论思想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经济理论,并且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理论成果,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科学和标准的理论指导,这样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立.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05):19-22.

  [2]刘源.浅析《〈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马克思的消费思想[J].改革与开放, 2011,(08):55.

  [3]陈典模.浅谈生产和消费的统一性--学习《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一点体会[J].经济问题,1979,(03):43-47.

  [4]胡皓.对资本主义社会解剖是古代史研究的一把钥匙--学习《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一点体会[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期),2011:9-10.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消费经济理论及当代价值论文】相关文章:

低碳经济理论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的论文07-04

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08-12

马克思生态环境思想与当代价值论文07-31

传统装饰艺术及当代文化价值论文07-27

品牌与消费文化中的符号价值11-15

浅析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当代意义论文12-09

浅谈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当代意义探究论文12-08

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探析论文06-26

浅论劳动价值论中商品的国际价值理论在中国的当代价值10-10

中国传统母教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的论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