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时间:2020-10-28 15:12:20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区域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该文分析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建立了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以陕西省为例,对1994~2003年的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陕西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实际,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和解释,提出了陕西省应以交通运输建设为重点,实施对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管理。

区域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协调性评价;陕西

  1.引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系统是区域社会基础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各项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区域投资环境的主要构成主体[1]。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强化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增加了对交通的需求,因此,经济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是相互影响的,应该相互匹配,协调发展。

  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交通运输发展适度超前或与经济发展同步,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若交通运输滞后于经济发展,就难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从而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如果交通运输过度超前于经济发展,则会占用大量的建设资金,影响其它行业的投资,同样也会使经济发展面临困难。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研究两系统如何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而要达到区域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就要找寻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与实现手段。

  目前,关于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汪传旭对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做了较多的研究,建立了部分量化分析的模型。他将灰色系统协调模型用于判断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计算协调发展系数,将交通运输系统变量作为系统作用变量,经济系统变量作为系统的行为变量,用GM(1,2)进行拟合,计算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的出协调度[3]。运用了大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一套反映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综合指标——协调发展指数,并建立了定量分析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定量评价计算方法[4][5]。王孝坤也研究了综合运输复合系统协调发展[7]。但现有的评价模型计算出来的协调度只是运输系统对经济系统的状态协调度,并没有体现经济是否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所以是片面的;建立协调发展指数模型时,首先需要专家确定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这样计算出来的协调发展指数主观性较强。

  为了较为客观地评价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性,本研究拟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再用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出经济系统对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的适应度及交通运输系统对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适应度,最后得出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静态、动态协调发展度。这种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又能清晰地反映出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之间的相互适应程度。

  2.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的含义

  2.1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

  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同是社会经济大系统中具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子系统。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经济发展水平又决定着交通运输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指:交通运输与经济两个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协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2.2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协调度

  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称为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关系总是处于动态的变化中。

  2.3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管理

  当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度偏离某一范围时,就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当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使得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协调发展。这种调节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失调状态,并使得经济与交通运输之间的摩阻减少,使经济与交通运输相互适应的过程称为协调发展管理。

  3.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1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特征,真实地反映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状况。

  典型性原则。尽可能的选择反映系统特殊性、综合性的关键性指标。

  简明性原则。指标体系具有代表性和浓缩性,尽量通过数个主要的指标,勾勒和刻画评价对象的状态特征。同时,各指标之间必须建立有机的联系,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可操作性原则。从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的角度,应选择通过现有的标准数据库能够较容易获得的数据指标。

  3.1.2指标体系

  遵循上述原则,本研究建立的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将区域的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复合系统分为经济子系统和交通运输子系统,分别用两级指标来表征。其中经济子系统分为经济规模指标(反映经济总体发展),经济结构指标(反映经济系统构成),经济效益性指标(反映经济效益)三个特征面,用9个具体指标表示;交通运输子系统分为交通运输规模指标(反映交通运输发展),交通运输结构指标(反映交通运输构成),交通运输发展性(交通运输投资)指标三个方面,由16个指标表示。

  4.评价方法与步骤

  4.1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计算

  4.1.1首先对指标数据(i=1,2,…,p;j=1,2…n)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的标准化数据。

  4.1.2采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对指标数据(i=1,2…p;j=1,2…n)进行计算。根据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向量及最初的标准化数据,可以得出相关系数矩阵R的主分量。如果主分量对应的方差贡献率,即可利用前个主分量来计算交通运输、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由前个主分量及其对应的方差贡献率p可以得到经济、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为:(Ⅰ)

  4.2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指数计算

  4.2.1回归分析

  以X、Y分别代表交通运输系统、经济系统,并把Y作为因变量,X作为自变量,作回归拟和分析,可以得到交通运输系统对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Y;

  以X、Y分别代表交通运输系统、经济系统,并把X作为因变量,Y作为自变量,作回归拟和分析,可以得到经济系统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X;

  4.2.2协调性计算

  (1)静态协调性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交通运输、经济系统综合发展协调性指数;为交通运输系统对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适应度;为经济系统对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适应度。

  式中,为交通运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为经济系统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交通运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均方差。

  同理可以得到:

  其中,为系统在各个时刻的静态协调度。

  设t2>t1(任意两不同时刻),若,则表明系统一直处于协调发展的轨迹上。

  5.陕西省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本研究选取了陕西省1994~2003年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5.1综合发展指数计算

  对陕西省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值,结果如表2、表3及图1所示。

  5.3结果分析

  5.3.1综合发展指数及与发展实际的对照

  本研究对经济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进行定量评价的结果与陕西省经济和交通建设的实际比较相近。从图1可以清楚看出,经济系统整体的综合水平呈平稳逐渐增长趋势,交通运输系统整体的综合水平也呈上升趋势,但是具有波动性。1994~2003年这10年间,陕西省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4~1998年,两个系统综合水平值都为负值,原因是在这期间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缓慢,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等许多突出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第二阶段为1999~2003年,经济系统综合水平值为正,从1999年西安发出西部大开发的动员令之后,陕西省经济综合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1999年对交通运输系统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却比1998年明显减少了,从而使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系统的发展;2000年随着西安—安康铁路建成、陇海线西安—宝鸡段提速工程全面完成、宝鸡—中卫铁路正式运营、宝鸡至牛背梁等一级公路,及秦岭隧道、府谷黄河大桥等一大批大型、特大型公路桥梁隧道的建成,使得陕西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得此阶段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的发展又开始同步;2002年,陕西省对交通运输系统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比2001年明显减少了,因而使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系统的发展。

  5.3.2静态协调度分析

  从图2看出,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的静态协调发展处于波动状态,尤其明显的是1999年和2002年出现了协调发展指数的低谷,这与图1中反映的情况一致。其原因也是由于1999年和2002年用于交通运输系统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比前一年明显减少了,影响了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而同时经济的发展却是保持稳定的增长状态,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大,因此交通运输系统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得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降低;

  5.3.3动态协调度分析

  从图3看出,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的动态协调发展指数表达的是任何一个时间点的前一个时间段的平均发展状况,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与静态协调发展指数比较,明显具有平滑的特点。平均的动态发展状况较各年度考察的静态发展状况具有滞后性。在静态发展协调度评价中,协调指数的最低值出现在1999年,而动态协调指数的最低值出现在2002年。总体看来陕西省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动态协调发展一直在缓慢下降,反映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进一步增大,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进行协调发展管理。

  6.结论与建议

  6.1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有效的避免了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中的主观性影响,能更加客观地反映陕西省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

  6.2本研究评价模型计算的结果与陕西省的发展基本相近,能较好地解释陕西省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发展的实际;

  6.3考察本研究的结论,可以对陕西省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从发展趋势上看,陕西省1998年以后的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指数高于交通运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静态和动态发展协调度分别呈现波动下降和缓慢下降的趋势,说明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大,实现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主要矛盾是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因此,政府有必要实施对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管理,以促进两系统的协调发展,从交通基础设施、运输工具、交通运输管理与信息技术、政策支持等方面大力加强交通运输系统建设。

  6.4本文研究的只是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从总体上呈现的协调态势,只能说明了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不能解决交通运输方式与经济结构协调性评价问题。

  因此,在本文的研究基础上,需要运用其它定量方法进一步研究交通运输方式与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文久.区域经济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SunJiuwen.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 [M] Beijing. [M] Commercial Press. 2004]

  [2]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十一五”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李盛霖部长在2006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1/16/content_4059312_1.htm.2006-1-16.]

  [3]汪传旭.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模型及其应用[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1998.04.[Wang Chuanxu.Analysis of Models and Applica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y.[J]Journal of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1999.03.]

  [4]汪传旭.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评价[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9.03.[Wang Chuanxu.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y Growth.[J] Journal of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1999.03.]

  [5]汪传旭.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效果的综合评价及其灵敏度分析[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0.01.[Wang Chuanxu. The Coordinative Effect of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y:It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J] Journal of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2001.01.]

  [6]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省统计年鉴[R]1995~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Statistics Bureau of Shaanxi Province.The Statistics Year Book of Shaanxi Province[R].1995-2004. Beijing. Statistics Press of China.]

  [7]王孝坤.综合运输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03.03.[Wang Xiaokun. Study o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Compound System Develop in Harmony.[D] Changan University.2003]

【区域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研究】相关文章:

1.浅谈贵州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关系及对论文

2.交通运输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研究论文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研究论文

4.交通运输系统的经济特性探究论文

5.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论文

6.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研究论文

7.铁路运输系统优缺点分析

8.交通运输系统信用交通宣传月的活动总结范文(通用6篇)

9.谈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约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