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询价发行方式对IPO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0-10-26 17:02:28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我国询价发行方式对IPO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要:我国证券市场对新股发行机制进行了多次改革,现有询价发行方式较之以前的发行方式有了较大的提高,据 2007年IPO发行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认为依旧存在降低我国IPO发行方式的因素。选取2007年所有IPO发行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询价发行方式不能挖掘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信息,不能提高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积极性,不能改善资源分配的有效性,进而认为只有通过进一步完善现有发行方式,才能提高IPO发行的效率。   关键词:发行方式;IPO;效率
  
  引言
  
  IPO发行过程中,上市后的超额收益成为存在效率损失的关键。对于IPO这种超额收益的现象,学者们先后利用非对称信息、代理理论以及行为金融等理论作出了分析和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发行机制对IPO效率的影响。本文结合理论观点的同时,对我国发行机制新一轮的市场化改革中IPO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一、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择
  本文选取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新上市的107只股票[1],除去信息不足等因素,获得有效数据为103只股票。样本公司的发行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证券网、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新浪财经频道、东方财富网。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来源于通达信证券分析数据库。
   (二)因变量选择
  根据Baronh(1982)委托代理理论,承销商和发行人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承销商愿意通过抑价发行获取更多的收益。投机—泡沫理论认为,较低的中签率,会使许多失败的投资将股价过度抬高。
  1.发行前一年净资产收益率(PRE-ROE)
  假设发行前一年的净资产预期与新股初始收益率正相关。由于,发行前几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代表了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投资者会根据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测,对公司作估价。选择用前一年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代表,是根据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FCFF Model,Free Cash of Firm),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使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有着良好的预期。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充裕和全流通时代的到来,价值投资成为主流,PRE-ROE与初始收益的关系是明显的正相关。
  2.发行前一年的每股收益(EPS)
  假设公司的每股收益(EPS)越高,初始溢价就越明显。它所反映的是上市发行公司的盈利水平,虽然它不能直接用来作为公司模型预测,但可以粗略的反映公司收益及股价走势。
  发映一级市场新股发行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发行价、发行市盈率、发行规模、中签率。
  3.发行价(P0)
  假设发行价与初始收益率负相关。在我国的询价制下,股票的发行价为询价发行区间的最高价格,定价低的股票初始收益较大的可能性增加。定价较低的股票,比较容易炒作,首日上涨的空间较大,初始收益率增加。
  4.发行市盈率(P/E)
  假设市盈率(P/E)与初始收益率成反相关。市盈率是评判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代表着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认可程度。如果发行市盈率过高,会削减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所以,市盈率(P/E)对初始收益率有负的影响。
  5.中签率(SR)
  假设中签率(SR)与初始收益率成反相关。中签率(SR)较低的股票,说明受到投资者的短期追捧,只寻求短期超额收益率,容易受到控制,所能获得的超额收益率就很高;而中签率(SR)较高的股票,一般都受到投资者较大的关注,这些公司的经营状况、公司业绩良好,不容易受到控制,这类股票的首日涨幅有限,初始收益率普遍偏低。所以,选择中签率作为一个回归变量进行研究。
  6.发行筹资额(size)
  假设新股发行筹资额与初始收益率反向相关,筹资规模大的股票一般多为业绩良好的公司,这些公司的股票上市,由于发展平稳、信息披露完全,初始收益率不会太高,如果想人为炒作股票,获得短期收益,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因此获得较高的初始收益率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选择发行筹资额作为一个回归变量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