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业应对外资的保障措施

时间:2020-08-28 16:32:04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我国零售业应对外资的保障措施

内容摘要:随着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在企业设立形式、数量、地域、股权比例等方面限制的陆续取消,外资进入我国市场的速度加快,已落地生根的外资零售企业也加快了市场扩张的速度强势进入,这为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的同时,关注我国零售企业的现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为我国零售行业内的相关机构提供借鉴就变得势在必行。  关键词:零售业 外资 保障措施
  
  零售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改革2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平均递增15.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零售企业在获得快速发展,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也开始呈现,但中国零售业还不成熟,消费者向零售业贡献了过多的利润,该行业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对此外资零售企业早已虎视眈眈,仅2002年1月到9月,我国新批外商投资零售业店铺就达387家,因此加入WTO后,他们在与我国零售企业进行残酷竞争,这同时也说明我国零售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
  价格竞争短兵相接
  外国零售集团在世界各地有数千家甚至上万家连锁商店,如全球零售第一的沃尔玛至1999年底在全球拥有3601家连锁店,他利用庞大的规模优势直接同供应商总部议价,以低于原有销售价或使供应商以正常对外售价另返回某种特殊利润方式进货。由于信誉好、周转快、厂家风险小,不少供应商愿意以特低价向其供货。相反国内的不少零售企业,由于本来经营规模就小、资金缺乏、管理不力、资金利用率低等造成流动资金有限,因而普遍套用厂商铺底资金,其结果只有一个进货价高,这使得商品价格难以具有优势。毕竟在我国消费者收入有限的今天,价格将是零售企业竞争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
  技术竞争硝烟弥漫
  外商零售企业依托计算机管理系统和先进的通讯技术,能对每一种商品的销售情况随时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畅销品和滞销品,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和促销方案。沃尔玛积极利用EDI与供应商建立全自动的订货系统,至1990年已与其5000余家供应商实现了电子数据交换。相比之下,内资企业计算机网络落后且大都处于封闭运行状态,运用的范围相当有限,不少企业虽已建立POS系统但很少用于信息的收集与应用上,甚至还有部分零售企业尚未利用计算机管理技术。
  人才竞争日益凸现
  当今市场诸方面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较量,没有一批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高素质队伍,企业要谋求发展是句空话,外资零售企业为减少成本和配合其他营销方面的需要,往往实施人才当地化策略。那么外资零售业良好的培训机制、优厚的报酬和科学的人才管理方式,肯定会导致大批内资零售业的优秀管理和专业人才流失。
  市场份额坚冰打破,盈利空间江河日下
  国际零售巨头进军我国市场,打破了内资一统天下的局面,给当前既无规模优势又无资本实力的内资商业带来极大冲击。1996年中外合资合作零售企业零售额约30亿元占同期我国 零售总额的0.16%到了2000年中外合资合作零售企业零售总额已达526亿元占同期我国零售商品总额的1.54%。在上海门店数仅占8.7%的大型洋超市的销售额已占全市超市销售额的25%。可见,外资零售瓜分我国市场份额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国际零售巨头可能会通过与内资企业合资,分割我国零售企业的市场利润或者另寻店址建起大商圈的仓储式超市,来争夺有限的客流和购买力,从而导致部分利润外流,内资获得的绝对利润额减少。另外,外国零售企业的`大量涌入使得价格大战已不可避免,中国零售业利润率会进一步下滑到微利甚至零利时代。如上海九百实现的净利润由2000年的5174万元每股收益0.218元下降为2001年的-9831万元每股收益-0.245元。
  部分零售企业灰飞烟灭
  外资零售集团的进入对国内零售业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这必将使体制落后、机制不灵活、经营效益差的企业陷入困境,促使一些零售企业加快关门倒闭或资产重组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