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动态分析

时间:2023-03-23 13:48:20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动态分析

[摘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在描述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偏离度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就业结构变动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结合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协调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河南
  
  产业部门是就业的载体,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反映到就业结构的变动上来。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随着技术进步、分工深化以及需求结构的变化、产业政策的调整,产业结构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从而导致就业结构的同向变化,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诸多学者对国内部分地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合一般经验与国际比较,对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偏离度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就业结构变动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通过对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两个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相关度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正向促进就业的方向发展,然而就业结构变化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通过分析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联动发展过程的相关性,预测了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转移发展的趋势;通过对河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实证分析发现影响河北省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的不均衡;对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提出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这些研究对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向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方向发展,但二者的发展尚不均衡,特别是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抑制了就业的进一步增长。本文基于河南省就业压力较大的现实,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性的一般理论出发,对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提出相应建议。
  
  一、河南省1978~2006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演进分析
  
  (一)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分析
  1978年到1990年间中国处在计划经济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时期,1990年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大,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加入WTO后,经济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从图1可以看出,河南省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从1978年的39.8%降至2006年的16.4%,下降了23.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发展速度相应加快,分别从1978年的42.6%和17.6%上升到2006年的54.3%和29.3%,伴随着经济增长,河南省产业结构在这几十年间顺利完成了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升级,进入了所谓的“高服务化”阶段。人均GDP由1978年的232.3元上升到2006年13313.1元,增长了57.3倍,也说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分析
  与产业结构相比,就业结构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但变化的方向和程度都有所不同。1978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80.6%,到2006年锐减为53.3%,下降27.3个百分点,尤其是近几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加快,2000年到2006年就转移了10.7个百分点。农业人口比重的迅速下降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对非农业部门形成直接的就业压力。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有较大幅度提升。第二产业就业份额在。20多年间呈现出上升趋势,1978年到2006年,其就业比重由10.5%上升到23.6%,上升了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表现了和产值份额相似的上升趋势,1978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仅为8.9%,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06年,就业比重达到23.0%。上升了14.1个百分点。总的来看,这20几年间的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基本是稳定的,第一产业比例减少,第二、三产业比例增加,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
  通过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就产业结构总体情况来说,第一产业趋于下降,第三产业趋于上升,第二产业则趋于稳定。这说明产业结构正向促进就业的方向发展。与产业结构相比,就业结构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则有所不同,呈现出与之不相适应的特征,显示出就业结构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的滞后性。
  
  二、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偏离度是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均衡的重要测度方法。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该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向其他部门转移,并导致该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判断:一是用某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与1之差来测定该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二是用某产业的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之差来测定该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偏离度是用来测度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偏离状态的重要指标,当结构偏离度为0时,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资源得到了最优配置;反之,偏离度越大,就说明两者越是处于不同步变化和不对称状态,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当结构偏离度小于0时,该产业就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以使产业的发展与其吸纳的劳动力能力保持一致,而当结构偏离度大于0时,意味着该产业已经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应该促使劳动力从该产业中转移到其他产业部门。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适应状况,分别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从表1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数据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低,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第三产业居于中间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总体上是下降的,由1978年的0.4939下降到2006年的0.3075。与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由库兹涅茨的经验法则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会趋于稳定但其在进入较高收入阶段后会明显上升。由于河南省的人口基数大,人均GDP直到目前依然较低,在这样的低收入时期,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
     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及由此导致的收入差异,会促使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向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生产要素转移必将达到各产业的生产效率、人均收入水平大体持平的阶段。河南省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1990年以前的下降趋势比较明显,从1978年的4.0398下降到1990年的2.1617(但在1990年之后略有上升),说明这一时期河南省第二产业中的国有工业经济部门因转制释放了劳动力而相对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工业发展难以扩大就业。而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趋势在1990年以前不太明显,从1978年到1990年仅下降了0.994,1990年以来下降趋势比较明显,由1991年的2.1497下降到2006年的1.2714,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在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只要劳动力市场具有充分的流动性,产业进入和退出不存在行政壁垒,各个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会有趋同的趋势。但是,在河南省各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中,三次产业之间的差别还很大,趋同的过程将是漫长的,这也可以从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际偏离趋势中得到进一步的证明。由于第一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与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关性极强,这里取第二种偏离度来分析,从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仍然较大,特别是1998年以来,总的偏离度出现扩大的趋势。结合表1和表2,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小于1,结构偏离度全部为正值,意味着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极其低下,转移农业劳动人口的压力相当大,而且偏离度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说明农业部门劳动人口负担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全部为负值,说明这些产业的就业比重小于产值比重,存在劳动力迁入的可能,尤其是1990年以来,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有明显的增力趋势,说明第二产业增长带动就业的潜力在上升。
  
  由以上实证分析表明,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已处于失衡状态,就业结构的变动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具有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特征。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变迁直接影响着就业结构及数量,表现在: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下降,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十分弱,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虽然在近些年开始上升,但由于技术和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也开始变得有限;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虽然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吸纳了第一、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成为提供就业的主力,但总体上看,第三产业的产业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同第一、二产业相比非常小,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占到了全省GDP增加值的近50%,近一半的劳动力依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河南省的产业结构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传统工业为支柱,第三产业尚在起步阶段,而劳动力则是大量的从第一、二产业中转出,急于向第三产业转移,这就造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矛盾。
  
  三、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及其相关性的分析,认为要解决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中的深层次问题,应在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巩固第二产业的支柱地位,积极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相协调,最终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同步增长。
  
  (一)加大第一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内部吸收能力。以工业化促进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河南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的空间很大,短期内第一产业就业占优势的就业格局还难以根本改变。为了最大限度地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一是在产业政策、公共服务、科技、资金和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农村一部分富余劳动力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项目在第一产业就业;二是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使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由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三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发展非农产业,拉长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价值链,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增加就业岗位;四是促进乡镇集群经济的发展,利用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一些普通制造业,转移到乡镇。走集群发展的道路,将同一行业的企业尽量在空间上集中,形成专业市场,加大非农就业。
  
  (二)挖掘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第二产业,巩固第二产业的支柱地位
  河南省的工业企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生物能源、新型功能材料等行业发展潜力还很大。随着河南省第二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还会大量上升。因此,河南省要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快工业发展的步伐,增加工业总量,全面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在工业内部要调整结构,强化优势、形成特色,同时必须注意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发展壮大一批影响大、实力强的企业集团,带动全省的第二产业发展,并在第二产业中推动技术改造和内部升级,从而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潜力。在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中,要在政策制定上注重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积极鼓励发展中小型工业企业,以增加就业岗位。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都主要依靠中小企业吸纳第二产业劳动力。中小企业的进人成本相对较低,就业制度灵活,分布范围广泛,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
  第三产业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水平较低,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合理化发展,一是要加快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充分发挥河南省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尽快把河南省建成文化旅游大省,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发挥河南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和完善各种专业市场,形成全国和区域性的商品物流中心。二是要遵循市场规律,积极构建现代化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的建设要与工业的发展和结构的升级相结合,以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为重点,着力建设与第一、二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市场中介组织,为国民经济高速运行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条件,三是要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进入第三产业,并在税收、金融政策上给予优惠扶持,发挥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使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动态分析】相关文章:

浙江产业结构的经济分析论文04-12

有关转型期社会利益格局失衡的原因分析06-03

高新技术产品动态竞争上风分析06-02

中美贸易失衡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论文04-29

从人力资本积累谈产业结构可持续调整06-03

河南省卫生厅的选择性执法06-08

谈如何构建动态生成的英语课堂08-20

会计审计研究若干国际动态06-03

认识“业务分析”08-25

住房装修分析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