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经济增长

时间:2020-10-21 09:10:31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信息化与经济增长

摘 要 通过信息产业的特点,信息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化与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关系以及对信息要素内生化的探讨,推导出信息对促进增长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信息化 信息化指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美国自1991年处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高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的现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从美国国内看,对美国经济最大的主要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美国信息产业的投资已经超过了其他产业投资,信息产业的迅猛形成了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美国的信息化水平已远远领先与其他国家。其产业结构已经历了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正向信息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迈进。信息化迅速席卷全球,各国纷纷把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推进信息化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机、通信、软件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着向信息社会转变。
1 信息化概述
1.1 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最初时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描述社会形态演变的综合性概念,信息化同工业化一样,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标志。
  信息化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其中已经含有“信息社会”的含义。1962年普林斯顿大学F·马克鲁普在《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中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这些研究为人们信息化奠定了基础。1977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尤里·波拉特(Mac Uri Parat)出版了《 Information Economics》一书,他的研究包括信息产业的划分、信息业创造价值的测算、信息业从业人数的测算等几项主要,将美国就业结构的变化用工业、农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的四分法来分析。信息化的提出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研究信息化的发展,形成了对信息化的许多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信息化就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不断丰富、不断提高的过程。完整的信息化应该包括: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水平;社会信息基础环境支持的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允许信息化发展的自由度;信息活动的不断提高和丰富的过程。
1.2 信息化水平的测度
  要了解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先要了解信息化水平。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是可以测量的。目前世界上测度信息化水平的代表性主要有两种,一是美国学者提出的波拉特法,二是日本学者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法。与前者相比,信息化指数法简便易行,便于推广。它是以指数的形式来测定信息化的发展程度。信息化指数是以下四项指数的算术平均值:信息量指数,信息装备率指数,通信主体水平指数,信息系数指数。
  信息化指数=信息量指数 信息装备率指数 通信主体水平指数 信息系数指数
  信息量指数:是以人均函件数、人均年通话次数、每百人报纸期刊数、每万人图书销售网点数指数和每平方公里人数指数的简单算术平均;
  信息装备率指数:是百人电话机普及率指数、百人电视机普及率指数的算术平均;
  通信主体水平指数:是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百分比指数和百人中大学生在校人数比例的算术平均;
  信息系数指数:指平均个人消费中杂费占总消费比例的指数。
  我们国家在利用此模型计算信息化指数时,采用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四大类指标,但具体指标与日本学者提出的有所不同。
  2001年7月我国成立了“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此方案共有20个指标构成。这一标准的出台,使国家信息化实现了量化管理。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于2003年3月在北京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测算结果,报告显示,1998~2000年,中国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提高了48.6%,平均每年提高16.2%,大大快于国民经济7%~8%的增速。
2 信息化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