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时间:2020-10-19 12:13:52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 本文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探讨这些理论对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指导作用及启示。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回顾 启示
  
   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1、威尔斯(Louis T.Wells,1983)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1983年,威尔斯在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代表作《第三世界跨国企业》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来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并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前景。其主要观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竞争优势的来源。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在比本国更不发达的国家进行投资的时候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市场规模比较小,如果本地企业从发达国家进口技术,可能会导致企业规模过大而与当地市场规模不匹配。在产品市场比较小的情况下,使用的技术也应该适合于小规模制造,才能增加利润,而发展中国家掌握的技术就符合这一要求。另外,发展中国家在国外投资的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一方面是本地企业,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本地企业想要模仿投资国的技术,可能要支付比较高昂的成本,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并不愿意将资源浪费在小规模生产和小规模市场上,所以,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者就具备了技术上的优势。
  竞争优势还体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因为恶劣的国际收支状况会限制进口而鼓励本国企业制造,因而进一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为了夸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首先会选择商品出口。在出口受到威胁时才会考虑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通过对外的投资活动保护产品的国外市场、寻求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廉价的原材料。另外,因为投资国与东道国比较接近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环境,使产品和技术更容易被接受与认可。
  (3)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前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相比,具备的竞争优势比较小,从而容易失败,一旦发展中国家小规模技术优势被取代就很难寻求其他的优势来源。但是,只要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能继续保持比本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优势与经验,这些具备新的竞争优势的企业会不断涌现,对原有的企业进行替代。另外,只要出口继续受到威胁,通过建立海外子公司使优势内部化也会促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不断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2、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如果不只是简单的模仿技术,而是能够根据自身实际对外国技术做出大规模的调整,这种技术地方化的过程可以使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具有竞争优势。他比较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发现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来自于:容易本地化的技术和知识;和同类型国家产品市场的相似性;小规模技术效应;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研发的产品与跨国公司的产品的差异化。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通过对外国技术的消化、改进、创新,使其更适应当地生产的需要,在这一创新过程中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竞争优势,促进了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3、技术变迁产业升级理论
  由坎特威尔(J.A.Cantwell,1991)和托兰惕诺(Paz Estrella E.Tolentino,1993)共同提出的技术变迁产业升级理论,也被称作“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该理论重点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和技术积累进行考察,并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能力的积累,向周边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成功的投资,并最终升级为向发达国家的上行投资。托兰惕诺分析了发展中国家FDI的地理扩散的规律,认为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向临近国家或者文化接近、有联系的国家投资;第二步,开始向非临近的发展中国家投资,投资形式为比较简单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第三步,在最高级的产业阶段,跨国企业将自身优势运用于复杂、高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开始向距离遥远的国家和发达国家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