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业态变迁因素与发展

时间:2020-10-18 19:25:49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我国零售业态变迁因素与发展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与消费倾向均明显的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零售企业对利润的追逐促使零售业态不断发展创新。

  关键词:零售业 零售业态 大型综合超市 便利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流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快的是零售业。基于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零售企业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必须不断地调整经营策略,包括业态调整和重新选择业态。

  我国零售业态的现状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呈现出以大型百货店、超市、便民连锁店、专卖店为主业态的多样化、多业态共存的竞争新格局。虽然大型百货商店仍占一定的份额,公有制仍起主导作用,但新业态的发展快于传统业态,非公有制的发展快于公有制的发展,我国的零售业态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百货商店趋于饱和,风光不在。百货商店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趋于饱和,销售额、利润增速趋缓,有的甚至负增长。

  新业态“百花齐放”,连锁各业态蓬勃发展。在外资零售业的影响下,超级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等新业态互相角逐,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一些大城市中迅速扩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便利店、仓储式商场、大型综合超市、电子商务等业态也相继登场,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并不断蚕食传统零售业态的领地,其中连锁超市发展最为迅猛。连锁经营在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更加显著。

  推动中国零售业态变迁的因素

  零售业态的发展与变化存在着一个条件和两个动力。所谓一个条件是指外部环境条件,它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人口环境;家庭环境。以上七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了零售业态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条件,制约并影响着零售业态的发展变化。零售业态的发展变化的两个动力源,是企业动力和消费者动力。前者是社会效益的标准,任何一种业态之所以存在和发展,必须有利于社会交易成本的节约;后者是企业效益的评价,没有自身效益,那么企业就没有存在的基础,更无发展的条件。

  中国零售业业态的变革,正是在这一个条件、两个动力的驱动下发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市场供求关系、消费者收入水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在客观上具备了我国传统零售业组织和经营方式变革的内在要求和经济基础。同时,国际零售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冲击也是我国零售业业态发展变革的推动力。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推动零售业态发展和变革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经过2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摆脱了短缺经济状态。消费品市场全面进入买方市场状态。消费品供求关系的改善为零售业态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当这种物质基础飞跃到一个崭新阶段时,必然引起零售业态的变革。

  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消费行为变化促使零售业态发生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消费需求的变化速度较快。消费结构中非基本需求的支出比例不断增加,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与消费倾向均明显的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消费已进入消费者选择时代,这一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已由过去单纯注重使用价值转变为既注重使用价值又注重消费价值,感性消费心理突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日渐成熟。在消费结构中,非基本需求的支出比例呈不断增长趋势,特别是服务类、精神方面和文化类消费上升的速度很快。这种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为我国零售业采取多种业态结构形式,走多种经营之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济体制改革为零售业态的发展变化创造了竞争机制。我国零售业的经济体制改革起步较早,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发展较快。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基本形成。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增长较快,成为最活跃的经济成分。零售业的竞争机制已初步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力地促进了零售业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