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逻辑:统筹城乡人力资本短缺的解析

时间:2023-03-21 08:19:46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市场化逻辑:统筹城乡人力资本短缺的解析

一、问题的预设背景
  
  人力资本短缺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和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因人力资本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而产生明显缺口的一种人力资本市场非均衡状态。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相当丰富,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0%以上。但是,以知识和技能为基本特征的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都较低,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本有待开发。据统计,2003年,在我国约4.9亿人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的劳动力就有4.2亿,占到农村劳动力的87.5%;从人均受教育程度看,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仅有7.6年,而城市职工平均受教育程度为10.6年;从整体情况看,全国92%以上的文盲半文盲生活在农村。如此令人堪忧的人力资本现状导致新农村建设对人力资本的内在要求相差甚远,由于诸多原因,在长期的农村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持久地给予该问题以必要的关注,最终造成今天农村发展中人才极度短缺的局面。从而影响了其他要素在农村发展中应有效益的发挥,使国家对农村现有的政策难以持久见效。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只能围绕和服务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而展开,农村人才的形成更多地依靠自然积淀和迁移投资而成。而在迁移投资过程中,存在着户籍制度、用工制度、就业信息不畅等许多障碍,就业形式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目前关于农村人力资本短缺的原因包括城乡二元结构引致的农村教育及有关公共设施供给的落后;农民相关权利和政策的缺失;缺乏人力资本形成的理念和条件;没有稳定人才的环境;城市与农村的差别以及城乡劳动力就业制度障碍等。为此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对策应该强调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出发来确立转移战略,制定转移措施,认为应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小城镇建设及加强农村教育等方面来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应通过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来消除相关制度障碍,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等。这些研究一方面没能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短缺的背景。另一方面,没能够揭示建国后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短缺的本质所在。新中国成立后,在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科举制度”的规范下,国家对农村人力资本进行了持久的卓有成效的开发。但是这种开发战略是建立在“城市殖民农村”基础之上的,对广大农村来说是一种“掠夺”型的开发战略,大批的农村“精英”通过“考试”这一管道被“吸”到城市,沉淀为工业化的“人力资本”,而被隔离在土地上的绝大部分农民仍然是典型的“人力资本”,不具有可持续性,而农村社会发展缓慢的现实与城市社会飞速发展的繁荣形成巨大的反差,也进一步固化了理性农民离开土地的可能性,造成更大的农村人力资本短缺。最后,没能从更本质的意义上确立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短缺的实质。也就是说,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只是把农民当作开发的客体,没有建立在农民自身人力资本产权意义基础上的开发,农民并没有开发自身人力资本的主导权,即农民对自己的人力资本不享有排它的权利。因此,建立城乡统筹的短缺人力资本市场和市场化运作,实现市场化流动是有效解决统筹城乡人力资本短缺供需矛盾的可行方法。
  
  二、统筹城乡人力资本短缺的市场化理论基础
  
  短缺资源市场的理论思想来源于福利经济学的帕累托原则。帕累托原则是指当一种新的资源分配方式在没有损害他人效用情况下,至少使某个人的效用增加,那么这种分配方式是较优的,事实上,许多资源转移都意味着消长两方面的影响。因此,帕累托原则演化成Kaldor-Hicks补偿原则,这一原则要求“长”的一方要足够补“消”的一方。这一原则也就是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思想。
  我们假定人力资本资源短缺只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分配,考察一下人力资本资源短缺市场的运作机制。经济学认为对市场中的某一方,一定的市场价格对应着一定的需求量,也就是需求函数。不同的参与者有不同的需求函数,那么在一定人力资本资源条件下,如何进行分配呢?
  假定城市、农村、总需求函数关系如下图:
  
  DU—表示城市的需求函数DA—表示农村的需求函数DT—表示城乡总需求函数。
   在一定资源Qs条件下,根据总需求函数有市场价格P1。在市场机制下,所有参与者的边际价值都应等于市场价格P1,从各自的需求曲线也对应着QU(城市)和QA(农村)的分配量。
  其中:
  Qu QA= Qs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技术进步或价格变化,将产生新的人力资本资源市场价格P2,城市和农业的需求函数也将有变化,这样将重新分配资源Qs。新的需求曲线和分配等如下图所示:
  

【市场化逻辑:统筹城乡人力资本短缺的解析】相关文章:

论加快统筹城乡就业的制度建设06-09

企业常见的资金短缺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08-25

我国居民人力资本投资行为比较分析05-11

行政许可概念的逻辑结构06-07

从人力资本积累谈产业结构可持续调整06-03

论企业组织结构分类中的逻辑问题05-28

婚姻的经济学解析06-05

论利益逻辑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05-29

司法裁判中法官如何应用经验法则和逻辑规则07-31

现行城乡规划治理体制(精选5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