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论文

时间:2020-12-11 13:10:32 机电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论文

  (一)

关于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论文

  一、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需求模型

  1.理论基础与信息系统总体结构模型

  大型电力项目建设真正的信息管理,信息必须在收集,处理,存储,检索,统计,传输和数字技术的运用等环节,系统化,标准化,参与项目的各方必须建立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的平台和工具来创建和分享他们的环境和气氛,并充分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改造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来提高信息技术项目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意识。

  (1)管理集成项目管理目标,信息集成是集成管理的基础。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电力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是当前的新的管理模式,它集成管理思想的使用,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使用一个共同的阶段,语言和规范的统一管理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达到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目标。从实施一体化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集成是集成管理的基础是实施集成管理的技术和手段。

  (2)标准化是信息集成的基础,信息集成是实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由于大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各种信息重复性好等特点,相关的信息元素的标准化有助于这些信息的协调,简化、协调和优化,可以促进信息以前获得的结果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资源共享,以较小的代价实现更高的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3)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是实现标准化信息的有效手段,也是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战略定位。信息资源规划是指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统计、分析、传输和使用的全面规划,基于信息工程方法的技术基础上,针对具体的施工过程分析和优化,数据流分析、项目的整体业务模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并建立了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的形成,并通过随后的数据环境的持续改进项目的信息来解决所产生的资源整合的关键技术,可实现信息共享,使数据集成不再是问题。

  (4)大型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方是项目使用价值的'实现方,因此也是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导者。只有施工方制定相应信息管理标准,并要求项目参与各方严格按照执行,项目信息的标准化才能真正贯彻落实,才能真正体现工程信息化的整体优势。

  2,全寿命周期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需求模型

  实施项目信息标准化,建立工程建设项目信息集成模型,进而开发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平台,这是改变目前项目信息化现状的最佳途径。建立集成化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对项目信息进行资源规划,建立标准化的信息分类体系、对整体项目信息按照各参与方不同的需求进行模块化切割,并做好各模块化接口工作,保证共享信息在信息交流平台上无障碍流通。通过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信息需求分析和项目管理系统总体结构模型的制定,可构建全寿命周期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需求模型,该需求模型主要由通信网络平台、共享主题数据中心和全寿命周期内系统应用模块组成。在统一数据交换标准的指导下,实现全寿命周期内项目管理信息活动管理。施工方作为信息管理平台的搭建者,其项目管理信息中心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网络中心、数据交换中心和应用中心。

  二、管理信息化实施对策

  在构建了全寿命周期内大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需求模型后,仅仅是界定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目标,还需通过正确的技术路线和实施保障措施,来确保建设目标的真正实现。

  1,信息化建设实施的技术路线

  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建设实施技术路线,是指在IT信息规划阶段坚持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和导向,通过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的需求,进行参与方的信息需求分析与数据流分析,通过对项目决策层、管理层与业务执行层信息需求的规范化描述,为信息资源的规划和使用打好基础。

  2.实施控制措施

  为了降低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确保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和质量目标,设计了如下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管理体系。在信息化建设中,坚持的原则为:“高层领导、归口管理;统一标准,互连共享;服务工程,面向市场”,公司层面建立信息资源规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部门信息规划工作组三层组织管理架构体系,建立和形成目标明确、组织科学、业务规范、制度健全、运作高效、服务优质的信息系统组织体系、管理体系、运行服务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信息系统稳定、安全和高效运行。

  (2)技术保障支持体系。由信息资源规划工具、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组成。信息资源规划工具,引导各部门执行统一的规范标准,形成的业务模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以及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可动态支持应用系统的建设;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为各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标准注册、数据查询和文档下载服务,为实现信息共享、规范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标准支持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为跨部门信息化应用集中提供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安全保障等基础性技术服务,为建立信息共享的长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3)制度保障体系。设计一套应用系统建设管理规范、信息共享管理规范、信息化应用系统标准化工作规范、信息资源规划技术应用规划组成的制度保障体系,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4)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因素识别、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对策,对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路线的执行、人力组织及投资、进度、质量控制等环节进行系统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风险规避、转移和消除应急预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

  (5)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对策分析。依据PDCA理论模型,对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制定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全寿命周期内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延续性和目标的统一性,最终实现持续提高电力建设行业项目管理水平的目的。

  (6)信息化系统应用效果评估体系。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效果要通过绩效评价来衡量,通过评估体系,对系统进行反馈和优化,使之更加适应项目管理实际需求,具有更强大的可操作性。

  三、结论

  目前,工程项目信息化工作已在电力工程建造领域陆续展开,一批有特点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始在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中使用,这些系统的使用在优化工作流程、改善项目管理状况、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监控工程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提出了基于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和导向的信息化建设实施技术路线,并对信息化实施过程控制措施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对以后的更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李利 单位: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二)

  一、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及建设意义研究

  1.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分析

  信息化系统,能有效地为业主或者企业作出正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其作用可以简单的归结为以下几点:

  1)准确统计信息数据,确保信息资源的高效性和时效性。动态的信息平台,能反映出每台设备的油耗情况、油料情况、运行情况及设备库存等情况,并附带有打印报表的功能。

  2)高效的动态监控。管理系统能对维修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作出合理的维护计划,促进设备的高效运行,另外,还能精确的分析出设备的使用率等相关数据,来实现动态监控,为领导提供科学正确的决策依据。

  3)优化资源和降低成本作用。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各部门的动态管理和配置,对高素质人才和库存配件等一些贵重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和优化,降低成本,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和利润。

  2‘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意义分析

  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其不仅能够为经营者或者管理者提供集分析和决策为一体的分析决策系统,充分有效的降低机电系统的运营成本,还能使决策人员摆脱传统老式的信息分析方式的束缚。通过这种科学化、便捷化的信息分析手段,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从而降低企业决策者的错误判断率,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信息化管理实施对策

  在构建了大型电力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需求模型之后,仅是界定了建设信息化的需求目标,除此之外,还要采取保障措施和使用正确的技术路线,来确保建设目标能够真正的实现。

  1,建设信息化的技术路线

  建设信息化的技术路线是基于资源规划,坚持将资源规划作为核心与导向,通过分析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分析参与方的信息与数据流,并对业务执行层、管理层与项目决策层的信息需求进地规范化描述,从而为信息与资源的规划及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施控制和保障措施

  为了使信息化建设的风险大大降低,确保信息资源的质量目标及规划工作,专门设计了下列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体系建设信息化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信息规划高层领导办公室、领导小组与部门规划组三层管理组织体系,并且建立与形成组织科学、目标明确、业务规范、运作高效、制度健全、服务优质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保障信息系统能安全、稳定及高效运行。

  2)技术保障体系。技术保障体系由信息资源规划工具、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及信息共享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信息资源规划工具,能使各部门统一资源规划标准,从而形成数据模型、功能模型、业务模型及信息管理基础性标准,达到动态支持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目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能为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应用集中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换、业务协同和安全保障等最基础的技术服务,从而为建立长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提供技术保障。信息共享管理系统,其主要为应用系统和各项建设提供数据查询、文档下载和标准注册的服务,以实现信息规范化与共享的应用系统。

  3)制度保障体系。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建设的规范划与制度化,必须建立制度保障体系。该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共享与管理规划、应用系统建设与管理规范、标准化与信息化系统工作规范与信息资源应用技术规划。

  4)信息化风险管理与可持续性对策研究。通过风险识别和分析,来评估人力组织、质量控制、技术路线、投资及进度的风险,及早制定配套的风险转移、规避与消除应急方案,从而来降低风险,减少损失。建设信息化,必须要有可持续性对策,根据PDCA模型,分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制定出可持续性信息发展战略,保障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明确统一性及延续性,最终达到持续提升电力行业项目管理水平的目标。

  5)建立健全信息化评估机制。对于项目管理而言,其信息化结果主要是通过最终的绩效评价结果具体衡量,并且通过这一评估体系和机制,对整个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反馈、优化配置,从而使之能够更好的适应项目管理客观要求,并且具有非常强的实际可操作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管理表现出一定的实时性、共享性以及公正性特点,加强电力信息化建设,可有效实现管理的规范化、降本增效。

  作者:赵丽娜 单位:运城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支队

【关于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论文】相关文章:

1.探讨林业会计的信息化建设目标论文

2.谈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论文

3.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5.谈现代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论文

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7.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8.机电工程项目管理流程

9.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