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的认识论文

时间:2022-06-01 09:40:48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社会教育的认识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教育的认识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社会教育的认识论文

  社会教育的认识论文 篇1

  一、教育公平的意义及现状

  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大,因而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正义和平等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因而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当前,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育发展中的公平缺失,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别上。在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投入不足,中小学生辍学现象比较严重。在城市,优质教育、高等教育的资源仍显不充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教育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利益分化和贫富差距的加大,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证。此外,教育投入的不均也导致了不同地区、城乡、阶层之间在享有教育资源方面的巨大失衡。

  二、推进教育公平的思路和对策

  当下存在的种种教育不公,主要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实现教育公平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只能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来逐步加以解决。同时,对于由制度性因素所导致的公平缺失,必须通过对教育政策、教育制度进行调整与创新,从而尽量减少和消除教育不公。

  1.增加教育有效投入,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教育有效投入的相对不足与教育成本的高昂,使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处于艰难维持的境地,部分地区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中小学生辍学现象。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推进教育公平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要按照《教育法》和有关规定保证教育经费持续增长,确保实现每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幅高于财政性开支增幅。要积极探索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新渠道,在政府增加教育经费的基础上,拓展吸引民资、利用外资、企业出资的新路子,改变过去由政府包揽的办学体制,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协同参与,公办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办学新体制,群策群力共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从而保证让每个人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2.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非常大,而且在改革发展进程中,这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从教育者所获报酬来看,农村教师的收入比当地城市的同行要低,这也直接造成了落后地区许多优秀教师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教育质量。因此,缩小地区教育资源差异,是当下实现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实现教育公平,就是要求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应该对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形成相对均衡稳定的规划布局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确保不同地区、阶层的受教育对象都能获得相对公平的受教育权利。要进一步调整政府教育投入的支出结构,针对地区和城乡差距,重点保障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的需要,对贫困落后地区教育发展实行扶持和倾斜。省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制定出台义务教育最低财政标准,对达不到财政标准的县(市)乡,由省财政通过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或专项补助制度给予财政支持。

  3.科学制定教育政策,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体现教育公平,是制定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的首要价值取向。近年来,教育机会的分配却越来越呈现出有利于家境良好的学生的趋势,愈演愈烈的择校风,由高等教育阶段下延到义务教育阶段,使全体公民本应大致公平享受的义务教育权利,很大程度上沦为家长之间权力和金钱的竞争。“卖考分”泛滥使公平竞争的升学考试制度遭到破坏,“钱学交易”“权学交易”现象屡禁不止。如果不能矫正日趋严重的教育不公,教育投入的增加、教育资源的优化并不能使最大多数的群体普遍受益,这显然有悖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义。因此,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为实现教育公平奠定扎实基础,逐步加快调整步伐,统一办学标准。对各地中小学评估应采取以达标制为主、星级制为辅,制定办学的基本标准。对于办学条件差、不符合最低标准的学校应严令其进行整改,促其达到最低办学标准。要努力消除地区、城乡间录取分数的差距,在全省范围内实行相对平等的分数线。要严格执行考试和招生过程管理,在录取工作中实现操作公平。当前教育政策调整与创新的重点应放到实现义务教育的底线公平上来,从制度上充分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均等,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也应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不能将他们的义务教育责任完全推向市场。这是当下减少和消除教育不公的最佳也是最为可行的路径选择。

  三、结语

  总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各级政府有责任维护公众的教育基本权利,提供均衡化的教育服务,实行公平的教育政策,并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尽力向弱势群体倾斜。只有积极倡导一种趋向公正的全民教育,才能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

  社会教育的认识论文 篇2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素质提高的教育目的,成为现时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怎样使两者结合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当前,实践的活动方式使三种教育力量为了共同的愿望和目的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进行一致的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时代特点

  第一,家庭教育观念的变革性与传统性并存。

  家庭教育观念的变革缘于社会现实之变革。与现实社会相应的家庭教育观念包含有许多现代的、民主的、改革的先进成分,诸如注重子女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尊重子女的人格和支持子女的个性发展的民主教育观、适应时代潮流的投资子女智力发展观等。

  但也应看到,长期以来的家庭传统思想和“应试教育”模式使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变革难以也不可能彻底,故而家庭教育在今天呈现出变革性与传统性并存的特点。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孩子又何尝不是不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心中的希望?因此说,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是最为关心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社会教育要坚持十几年,对孩子而言当然是十分重要的,在这十几年的社会教育中,如果能在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教学风气正派、老师认真负责的学校完成,对孩子而言,无疑是最好的。只是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美好的愿望。有些时候,因为存在一些我们所无法控制的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孩子也许只能在一个教学设施一般,师资力量薄弱,教学风气也不是很好的学校就读,作为家长,担心是必然的。如果是面对这样的情况,那么孩子上学前的以及上学后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第二,家庭教育问题的复杂性突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学龄前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模仿力最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记在心里,并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出来,也正是如此,才会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在这段时间里,能通过家长日常的言行熏陶,让孩子有个正确的学习的观念,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开始上学后,在积极的配合学校、配合老师,就算我们的孩子不能上期望中的优质学校,也能在家长和孩子自身的努力下,取得好成绩。

  今天家庭教育的三大变化显现出问题的复杂性。一是家长的心态变化导致家庭教育问题的突出。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这代家长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资”的感觉,自己承受过的苦难,则转化为强烈的补偿心理和惧怕心理,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使这代孩子普遍出现无情、无能、无责任感。二是孩子的成长环境出现不良变化。今天大多数孩子生活的环境已由过去的“儿童世界”转化为“成人世界”,成人对孩子的影响在加大,孩子对成人的依恋心理在加大,同时孩子与成人的矛盾也在加大。三是孩子生活内容的变化导致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今天的孩子,是中国第一批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慢慢地,孩子向成人关闭了心灵大门,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同时,不少家长不能根据时代变化、孩子需要施教,存在较多误区和过失。

  第三,家庭教育方法、手段的发展趋向现代化和科学化。这里所说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能在系统的家庭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合乎当代孩子成长需要尤其是丰富精神需要的正确方法和手段施教,从而使家庭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二、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的'重新审视

  首先,家庭教育在造就现代人才的启蒙教育和全人教育中,有着突出而独特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无可替代的。“家庭是孩子与社会接触的第一站,是各种综合能力培养的基地”,教育首先从家庭开始。家庭教育有其学校教育所没有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因材施教方面。其次,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教育范围和丰富的教育内容,是全方位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脱离了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个性(如价值观、理想信仰、性格等)的形成起主要作用,而在这方面的影响来自于学校教育的比例则不大。而且,家庭教育在对青少年的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方面也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三、社会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教育是多方面的,社会教育无处不在,随时发生,有政府的,社会团体的,社区的。比如:网吧就是社区的一个“教育场所”。社会发展的动向,社区的一次活动,社区人情的生活习性,社区发生的某一事件和人们对此的评价和看法,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生动活泼的教育过程。

  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样重要,我们不能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只寄希望于社会教育。而放弃了家长肩负的教育责任,这样首先会影响到孩子形成正确的习惯。如果是这样,孩子就算到了一所上好的学校,也会因为这些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而影响到自身的学习成绩。身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有个好的出路,那就要承担起自己应付的职责,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这是新世纪中构筑并形成的一个优良局面,也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和学校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我们是教师!我们爱学校!我们更爱自己的职业!”

  社会教育的认识论文 篇3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教育教学的对象有一定的固定性,并且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也基本固定,或者就业的倾向性非常明确。在职业院校很多课程的设计都是围绕学生未来的就业展开的,教育学课程的开设主要是面向师范生,为此在开展课程教育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优化教学设计,敢于创新教学模式,自觉响应国家教育理念和号召。针对职业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来说,还存在若干问题,一线的教师必须正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职业院校开展教育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重视教育学课程的设计,采取的教学模式多数都是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然后依据笔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期末考试中考取理想的成绩,这样的话课程就算过关了。其实,在一线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落实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理念,从学情出发,优化教学设计,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师范学生未来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参与教学实践,把理论的教育学知识转化为一线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在教育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和机械式地掌握相关的教育学知识,学生只能考出一个好成绩,但是对他们的教学动手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翻转课堂、微格课堂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重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讲透知识点,提升学生的师德师风

  在职业院校开展教育学课程授课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现状,一般来说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学生队伍参差不齐,所以在开展授课的时候要整合学情、教情和教学内容。教育学很多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抽象性,那么教师必须讲透知识点,通过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转化和简化知识点,让学生听得懂和理解相关的知识。既然学生在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那么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学授课,可以尝试分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微课教学、走班教学等等。在职业院校开展教育学授课的过程中,除了讲授必要的教育学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突出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意识,提升学生的师德师风水平。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所以针对师范生来说,他们很多人未来都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个行业中最为基本的职业操守就是具备相应的师德师风。为人师表,就要学高为师,行为示范。教师作为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学习的楷模与榜样,一定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到学高为师,给学生做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此,职业院校的学生会看在眼里,习在身上。作为教师,首先要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用爱去温暖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他们具有仁爱之心。其次,教师要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那份责任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第三,教师在生活中要乐观开朗,亲近周围的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宽容、理解和尊重,并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成为这样的人。实践证明,学生看在心里,就会模仿老师,也会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下提升自身的修为和品德。

  三、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职业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学问题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才能谈学生素质的提升和进步。课程教学改革是围绕着提高教学质量而展开的,也是为提教学质量服务的。新形势下,教育学课程教师一定要有效地分析学情,设计教学过程,转变教学思维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针对职业院校的教育学课程教学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比如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微课教学、翻转课堂、体验式课堂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采取教学实践、设疑教学、情境创设等方法,让学生敢于探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职业院校的学生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围绕着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社会教育的认识论文 篇4

  一、德国社会教育发展的状况

  (一)社会教育定义

  社会教育的基本含义分为广义社会教育和狭义社会教育。广义社会教育是指:“在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则指:“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而在本文中所提到的社会教育是指狭义的社会教育,包括青少年、儿童的中小学教育、国家考试体系的发展变化等。

  (二)德国社会教育的发展状况

  在十九世纪德国的教学领域,一条明显的社会界限将中小学老师和大学老师给分离开。这条界限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基于工资和级别不同而设定的,但是更重要的则是实用教育与“教化”的传统差异。实际上,教育制度的结构反映了这种差异,因为德国学校被划分为两个几乎完全不相关的部分。在高等学校的教授与讲师们有着很高的薪水与极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在德国的中小学中情况却大不相同。整个十八世纪,绝大多数的德国孩子只上了八年学,所有时间都是花在当时的社会小学中。在那里,这些孩子在最严格的纪律管制下为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而学习,不期望接受奢侈的中高等教育教育。他们当中有一些人会去职业学校或一个六年制的预备学校为成为小学教师做准备,老师也是来自预备学校并不是从正规的高校毕业。国家考试体系是一个衡量社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它代表着国家考试选拔人才体系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代表着一个国家对知识型人才的重视。在十九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之前的德国,国家考试体系充满着封建官僚选拔的气息,在大中小学校内的考试大多十分死板,只重视与知识的堆积,无法保证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当时大型的社会考试表现在政府选拔官员方面,而考核结果也大多由上层贵族左右,所以当时实行的国家考试体系并不能很好地为国家快速发展服务。十九世纪之前,传统德国大学的学习模式类似现代的'中学模式,有传统的入学考试,十分古板与苛刻,无法让学生们在学校中自由的学习,只是单纯的应付考试。而在德国十九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之前的中小学考试体系的情况则更不为乐观。传统的社会小学是直接被排除在所有国家考试体系之外的,他们的成绩是不被社会与国家认可的,而他们毕业后也无法继续顺利升学,只能参加一些非专业型的大专院校的考试,而这些大专院校也同样不被社会认可,带有很强的私人性质。

  二、十九世纪德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社会教育的影响

  (一)教师来源的改变

  自十九世纪以来,德国开展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并将传统中小学那些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教师送入大学里学习专业的学科知识。教师将跟随大学中的讲师进行为期半年的教学辅导,学习专业的教师技能,与小孩的心理辅导等。伴随着十九世纪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全社会的教育改革也在进行,传统中小学教育制度改造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社会教育改革,十九世纪德国最重要的中学是高级技术文法学校。该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私立预科学校,年龄在9岁到10岁。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它与小学低年级有些相似,但是他有标准化的9年制课程并且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十九世纪期间,在高级技术文法学校发展的同时,有一些中学也发展起来,这些学校则专注于学生对数学,自然科学与现代语言的学习。1890年,高级职业技术学院是这些现代院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而受到高度认可的高级技术学校则代表了一种文法学校古典主义与高级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现代课程的折中。1870年初,这两种类型的学校开始逐渐提高他们的地位与认可度。直到十九世纪末,高级技术文法学校与高级职业技术学院中的文化自然科学语言院系正式合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低年级学校的系统理论并应用于推广于整个德国地区,间接地作用于整个德国社会。

  (二)考试体系的转变

  国家考试体系是一个衡量社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在十九世纪的德国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影响之下的中小学社会教育改革,在看到改革出现显著成果之际,教育部门及时的改变了原有的陈旧的那套带有一定封建性质的国家考试体系,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更为开明,有利于学生自由、民主、全面发展的全新的国家考试体系,共分为两套,一套适用于高等教育学校,一套适用于向高级技术文法学校与高级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这样的新型中小学校。而在1834年以后,大部分德国大学则取消了入学考试,也不在监督学生们的学习计划,而是对学生平时的在班级内的表现进行评测打分,包括:上课出勤率、课堂作业完成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与教授与讲师的互动次数、甚至还有一些生活作息的要求等等。开启了现代大学评测模式的先河。当学生们注册入学成功后,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准备接下来的考试用来获得留在学校继续学校的权利。学生们在大学期间面临的最重要一项是要通过一项标准的国家考试,从而获得其学习领域的官方文凭。获得官方文凭最重要的两个条件就是首先先具有传统的高中毕业证书,其次是在大学注册入学3-5年,并且在各项测评中达到合格的成绩,这样学生就可以顺利的得到大学毕业证书。直到1845年之后向高级技术文法学校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这样的新型中小学校不断兴起带动着国家考试体系的改变。在这之后向高级技术文法学校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这样的新型中小学校毕业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各种类型与学科的升学考试,可正常的参与大学的招生考试,并且可以顺利地取得大学的毕业资格。在1887年之后他们也可以直接报名参加政府考试,以获得担任小学老师的资格。在1890年之后德国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发展与兴起,这也为中学毕业生除了考大学或者参加工作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三)高素质教师队伍壮大

  在十九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下,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的数量上升,其社会地位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重与推崇。由于大学数量的不断增多,更多的人可以进入到大学中进行学习,而更多的中小学教师也可以在大学中可以继续深造,并且伴随着中小学教育制度的改革,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薪水的不断上涨,更多的大学毕业生与知识分子愿意进入到中小学任教。在1870-1895年这二十五年间大概有50万人左右就读了德国的大学,而在他们毕业之后其中有13300多人被普鲁士学校所录用,这当中有843人在高级技术学校任职,247人在高级技术学校任职,而510人则在高级职业技术学院中学任职,另外1910人在相对知名度低点的现代学校任职。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进入中小学任职的教师由原来仅仅上过几年预备学校的中学毕业生,变成了高校毕业生,促进了社会教育的发展。

  (四)教师的薪金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讨论一个职业的社会地位,薪金是一个很好地测量标准,在十九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之后,整个社会的教师薪金有了大大的提升,也象征着教师在全社会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德国大学教授的收入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从政府部门获得的基本工资,另一个是学生在参加他的“私人”讲座时或在他的辅导下通过重要的资格考试后所支付的费用,这些所得收益通过政府转交,可知这样的辅导受到了当时政府和学校的广泛支持。在十九世纪期间,由于政府推进高等教育制度改革致使入学率增加,而“私人”与无报酬“公共”讲座之间的区别失去了其原始意义,那些“私自”教授学生热门领域基本课程的老师可以从学费当中赚取大量的钱。从而,固定薪资的重要性就相对的减弱,而教授收入差异就变得越来越大。十九世纪末,讲师每年可以赚取1500马克,而副教授或更高级别的中级教授每年收入约为5000马克,这显然是非常可观的收入。正教授每年收入为6000-40000马克以上,19世纪期间,502位普鲁士教授的平均年收入为12000马克。普鲁士中小学教师的年收入约为1500马克,与大学中讲师的薪水基本持平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10倍以上。说明这些普鲁士的教授非常富有,而那些年收入为40000马克或更高收入的知名教授也是比较富裕的。总之,在当时将德国学者与颇有成就的律师,医生和商人的经济地位相比较也很合理。而对于普通的大学讲师与一般中小学老师而言,薪金的增长也反映了十九世纪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对于社会教育的影响。“19世纪德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得到了更多社会尊重!”

  三、结语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所取得的成果是十分显著的,影响是深远的。”德国高等教育发展是由政府牵头,高校自主发展,成果作用于社会,不仅高校自身建立了一套完整高效的管理体制,还影响全社会的发展,使中小学教育的有了卓越的进步,使社会教育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全社会受教育人口增多,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制度的完善。从而使德国从十九世纪开始伴随着“教育先行”理念,从教育发展,到社会经济,到政治制度逐步成为了在当时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先地位。

【社会教育的认识论文】相关文章:

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认识论文09-02

浅谈对美学中的“丑”的认识论文04-09

魏晋文学思想的认识及再思考论文03-12

浅析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论文04-14

关于教育论文的论文11-06

关于教育论文的论文8篇11-06

论文写作中的公文和论文的区别03-31

英语的论文12-28

论文摘要与论文提纲怎么写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