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伦理功能初论的论文

时间:2020-10-20 09:57:43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教育伦理功能初论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 伦理功能 文化传承

教育伦理功能初论的论文

  〔论文摘要〕教育的伦理功能是指教育具有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用性,教育具有直接形成人的道德品格的功能,教育具有规范和传承社会社会伦理道德功能;教育与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伦理功能研究的逻辑的起点,教育伦理功能实现的途径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教育伦理功能实现的方法是通过知识和文化的传承。

  所谓教育伦理功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指教育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用性,也可以说是教育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

  第二,教育具有直接形成人的道德品格的功能,在教育过程中科学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求知求真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而求真求实是人道德品格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道德教育对人的心灵直接给予指导和帮助;艺术教育,可以引导人们追求美的事物和美的心灵,同样给予人道德品格塑造。

  第三,我们认为教育还具有规范社会伦理道德以及传承发扬优良社会伦理道德的功能。

  教育伦理功能实现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环境教育等。

  一、教育伦理功能的逻辑分析

  第一,从人的生命角度看教育与道德的关系。我们认为教育和道德同样起源于人的产生,从其原.点上就注定教育与道德是不可分的,因此教育具有伦理功能是一种哲学上的必然而不是偶然。

  关于教育源于生命的观点,不是我们的独创,在我们以前的教育前贤就有多方面的论述。

  而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不能脱离人的需要而存在,更不能站在人类之外来教育人,对人发生影响”。而人的需要首先是生命和生存的需要,只有在满足人生存和生命需要的塞础之上,教育才能存在和发展,因此教育源于生命也是不言自明的

  所以我们这样定义教育:教育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存方式,所谓生存方式是人在空间的位置和在时间上的活动过程,人一生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任何活动过程都是人现实的生存方式,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一方面源于人维持生命生存的需要;一方面源于人类生成过程中的发展和需要而作为关系中的人,家庭关系中父母长者对子女或幼者的关爱,成为他们的血缘责任,他们本能的意识到幼者的生命,需要关爱才能成长或者是继续生存,而让生命延续足长者的本能血缘的责任,所以就最初的长者的教而言,就有了人伦关爱的道德意义,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讨论,这种原初的教育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伦理行为,也是我们说教育行为本身就是伦理行为的立脚点,而终身教育的提出,是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最明白的注脚。人的生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程。这是生命的时间性体现。在生存的这一意义上,终身教育是人之生存的必然。

  从生命存在的意义上说教育与道德的原点是同一的。正是这样的原始起点决定了教育的伦理功能是一种客观必然而不是什么功利主义的追求。

  第二,从教育与人的本质角度讨论教育的与伦理的关系。

  关于人的本质林林总总,也可以说不胜枚举,但是我们还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讨论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论述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人的需要”是人的核心本质;其次劳动是人实现其需要的基本手段,也是人的需要本质实现的必然过程;再次,社会是人实现人需要的先决条件,而教育则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证。之所以这样说我们有三个理由:第一,人的需要作为人的最为基本的本质,具有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方面是自然性的需要,如果腹的需要。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通过劳动而生产这些需要的资料。另一方面,“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的工具有引起新的需要”。我认为这新的需要中满足需要的工具,就是指实现人本质的手段劳动;第二,劳动作为满足人需要的手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作为人自然性需要的手段,也可以说肉体需要的手段;一是劳动作为手段的过程也是人满足精神需要的过程,所谓满足精神需要的过程,指的是人有目的的生产,而这种目的性就是人的精神需要。第三,社会是人实现其本质的先决条件。

  综上所述,社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而人的需要即人本质就只能是在社会性存在的前提之下而实现,所以我认为,社会是实现人本质的先决条件。而教育则是对人本质力量的一种肯定或者说教育是人本质力量实现的过程。

  由此我们认为在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过程中教育既是满足人需要的一种手段,又是人创造的过程。作为满足人自身需要的手段,教育实现了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形成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因此是人存在的方式,如同社会本身一样,既是人实现其本质的的条件,也人生存的一种方式,从满足人的需要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伦理功能的原点是实现人的本质,因此教育伦理功能从其实质上说是与人实现其本质力量相关联的,因此教育伦理功能是一种必然性的存在,而不是我们强加给教育的一种内涵。

  第三,从教育的本质上讨论教育的伦理功能。

  关于教育的本质前人有众多论述。我们认为,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人不能脱离教育而生存,首先,教育是基于人生存的一种活动,而这种生存活动本身是以人的生命价值为目的的,即教育不仅是人生长的过程,而且是自我实现的过程,正如以上我们讨论人的本质时所做的论证,教育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证,一方面教育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一方面是人实现自己需要的一种手段。费尔巴哈在他的《幸福论》中指出:生命本身即是幸福,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而道德的原则就是幸福。所谓幸福就是好的生活,而好的生活应该是善的生活,因为一般我们在说好的时候总是意味着这是对人是有益的,对人有益处的生活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就是我们所说的幸福。而教育正是给人带来益处的活动,所以幸福生活作为教育的目的,这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了教育作为人的活动与道德伦理的关系。

  教育作为人生活的一部分,其本身就是人所追求的一种生命价值,这种价值作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应该是善的、是道德的,即也是幸福的。

  其次,教育是社会源源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没有人,这个社会的一切都无从谈起。而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本身就内含着实现人的再生产,因为只有人的再生产才可以使人生存活动继续发展,而这个再生产决不是在原始意义上的人的生产,而是产生符合这个时代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一种高素质人的再生产。这个再生产的任务只有通过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功能的相应发挥,才能从根本提升人的素质,也才能使物质社会的再生产真正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物质再生产间接的却又是根本的推动力,没有人接受充分的教育为前提,要实现物质的扩大再生产是不可能的。显然,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也就是体现在把自然人塑造成社会人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培养自然人的劳动技能,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培养自然人的社会属性,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就前者而言,通过教育把一个简单的劳动力,加工训练为一个复杂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培养成以科学知识形态为特征的劳动力,增加了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脑力劳动成分,提高劳动效率,这既是社会利益总量的增加,也是个体生存条件的变化。教育不是单纯地造就生产机器,而是通过教育,人在社会中得到全面的发展,社会也最终成为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这也是教育追求的最终极伦理目标;

  由此以证,离开人的生存活动,离开人的生命发展,教育没有意义。而人的发展需要又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以满足人发展的'更高需要,需要一满足一新需要一再满足一新需要一;正是这种需要满足的无限循环的运动,决定了教育从人本质的实现的根本问题上,是具有伦理功能的,而教育的伦理功能只能是满足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再次,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以培育人的伦理精神为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不仅仅肇始于人的生命,而且以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至善为追求目标,在教育的作用下,人的生命力量得到了延伸,教育使人成其为人,这正是教育最为本质的伦理精神,也是教育伦理功能之必然性的存在。

  综上所述,教育伦理功能的逻辑起点是人的生命,教育满足人的生存本质,提升人的生存质量,因此教育的伦理功能只能是满足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教育是否增减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标准。

  二、教育伦理功能的方法和实现途径

  教育作用于人、作用于社会的伦理功能是通过教育实践实现的。而教育对人的本体作用首先是通过对知识文化的承传,作用于社会的人,而人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服务与社会创造新的文化知识,由此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所以教育的伦理功能的实现离不开教育对知识丈化传递的这一基本的方法。

  就教育文化传承功能而言,也是教育伦理精神的着眼点。文化传承意味着文化共享,所谓文化共享就是让人分享人类全部的智慧和文化财富,当然包括人类的道德理想和追求,这是教育本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伦理精神的特性。

  就社会群体而言,千差万别,教育对千差万别的人作用也就千人千面;就教育活动而言也是百种千宗,不同教育活动时形态各异的群体,其纷呈的作用也就意料之中。但无外乎,是在个人的需求与社会需求的问题上体现其教育伦理功能的共性精神。

  人的生存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对人来说,人活着首先要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合格的一员,这就是人的社会化,也可以说足成人过程,这是人自身的需求。教育由于对人进行了文化传递,人通过知识和文化的学习,从而适应了社会的需求。教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满足人自身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人的需求。这是因为人在成人的过程中通过知识文化的学习,也逐步的具备了谋生的本领,时人来说人生存有了保障,自身的利益获得了增加;对社会来说,社会增加了一个有用之才,获得了一个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人力资源,也是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这便是教育通过文化知识传承实现其教育伦理功能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实现了社会时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人自身生存的需求,这就是教育伦理在人与社会需求上的共性精神。

  从另外的角度讲,人的社会化过程并不因为儿童时期结束,成人阶段的开始而结束,它在人整个一生都在进行,当人成熟后,会获得新的角色和地位,由为人子女,变成为人父母,由为人父母,变成为人祖父母,于是家庭伦理教育有了新的内容,人们又继续学习、继续社会化的过程,所以学习教育不仅从空间上伴随着人的各种生活方式,而且从时间上伴随人的一生,从人的生存发展的角度说,就是一生都将获得教育给予他们的利益,也就是教育善、教育伦理功能在不同层次上的实现。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集中方式,人们通过在学校学习,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和生存的本领,由于接受教育的层次不同,带给他们自身利益也有所不同。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受教育的程度每增加一年,他的个人收益就会增加104元。而国民经济的发展进步与教育也不无关系。二战以后,德国和日本迅速崛起为借界经济强国,教育的基拙性作用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他们从开发人力资源入手,成功的进行了中等教育改革、强化职业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以教育带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以高质量的产品占据世界市场,从而使自己的国家一跃为世界经济强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教育伦理功能是从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上体现教育本质的伦理精神。教育伦理功能实现是多途径和多层次的,教育无所不在,正是教育使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对象化的生存,而对象化的份界,对人自身的生存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也正是在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中实现其伦理功能的。

【教育伦理功能初论的论文】相关文章:

1.浅析论周敦颐的教育伦理思想的论文

2.论网络伦理的建构论文

3.法务会计与会计教学改革初论教育论文

4.教育的起点与终点一论教育功能,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之关系论文

5.论媒介话语的表征功能文学论文

6.音乐教育功能论文

7.论析在医学伦理学教育中实施导师制论文

8.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服务社会功能论析的论文

9.浅谈汉初陆贾的政治伦理思想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