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讨的高等教育论文

时间:2020-10-18 15:57:57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讨的高等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从突破体裁、学科观念,做到课内外、集体与个体、固定组合与自由组合相结合,开展对问题速度、深度和广度的比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讨的高等教育论文

  “对话、合作、探究、交流”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导理念,而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明确指出:“适应时代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采取多元性的发展评价,承认学生差异,使学生有期待学习,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无疑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而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则无疑应成为核心的切入点。本文试对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途径作一探讨。

  1指导学生“三个突破”划突破体裁

  高中语文课程有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文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对于不同的体裁文体,从教到学往往有一定的操作方式,常常易使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问题模式”。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体裁文体的樊篱,开放性地思考和探究问题。当然,在突破体裁,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须注意对体裁的区别,不同类型的课文之间存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操作,有的重在发挥联想和想象,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要注意寻求适应的引导方法。对体裁的相通性,要竭力去挖掘,甚至也可以突破体裁的固定思维而寻求逆向的思考,对比性思考,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激起学生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欲望。

  1.2突破学科界限

  高中语文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切忌“学科本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不能把问题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否则,划定了“势力范围”的问题,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求知欲、进取心,更无法使学生成为自主选择、自我规划、主动学习的独立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沟通。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应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跨学科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挖掘问题,把语文学科变成“普遍联系”之一环和一个引领问题的起始,与其它学科互补互动,为学生学习创设开放的问题空间,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潜能。

  2要求学生“三个结合”

  2.1课内外结合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无疑是主渠道,但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必须与学生的认知相联系;理解性、探究性、应用性决定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课内外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课外课程资源的利用,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宣传橱窗、文化长廊等,延伸学生对课内问题的思考,使这种思考能向纵深探究和发展。二是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学校之间的课程资源的互辛为学生思考问题提供了哲哩于,使这种思考极具可比性。这既有间接经验转为直接经验的思考,更有“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的接轨而产生出的“问题火花,这对“问题”的启发意义是深远的。

  2.2集体与个体结合

  高中课文课程比较注重共同基础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按照新的课改理念,它还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的方面的差异,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或以集体为单位,如四人小组、八人小组探究问题,或以学生个体为单位思考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一般来说,篇幅较长,涉及面较广的课文可采用集体方式,集体内部可做适当的分工。篇幅较短,涉及面较窄的课文可采用个体方式,对个体要提出明确要求。

  2.3固定组合与自由组合结合

  高中语文课程比较注重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学生对语文教育有不同层次的期待。在语文教学中,将固定组合与自由组合结合起来,这种组合可相对稳定,也可随时变化,完全取决于学生的“爱好”或“特长”的不同。这种合作思考、探究问题使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处理、利用信息,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要多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协作与分享。

  3鼓励学生“三个比赛”

  3.1比赛速度

  比赛速度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效率”意识。鼓励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章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对问题作出较为合理的阐发。方法上,一是定时,即在规定时间内比赛提出的有效问题的数量。二是定量,即规定问题的数量而比赛其所花费时间之长短。不论何种方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速度、阅读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一般来说,这类比赛以个体为宜。

  3.2比赛深度

  比赛深度即培养学生的“问题质量”意识。鼓励学生注意个性化的思考,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创造性的阅读和理解,充分发挥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深度的评判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所提的问题与古今结合对比、中外结合对比的深度。二是所提的问题的新与奇,问题的深刻或符合逻辑或出乎意料。深度问题的比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一般来说,这类比赛以个体为单位或以组合方式为单位均各有优越。

  3.3比赛广度

  比赛广度即培养学生的“问题范围”意识。一篇文章,容量往往是很大的,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从作家作品到育人功能,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应用到审美,到与科学进步的联系,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从自然到社会到人生、、、、、、开展广度问题的比赛,使学生将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自然、和谐地融合,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相结合的特质和实践性、综合性相结合的特点;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之路不受学科的禁锢。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一般来说,这类比赛可以课内外结合,以学生的组合方式进行,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4结语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程度”。传统语文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将学生教得没问题,而现代语文教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使学生充满问题,把课堂变成“问题场”,通过“场”的引力凝聚问题智慧,使问题成为对学生学习的引领和评价的重要方式,使单一的语文知识学习变成“探究、交流”问题探索过程,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讨的高等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试析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讨

2.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

3.历史教学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

4.问题意识培养下的物理教学论文

5.高中的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对策论文

6.关于有关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的意识培养的论文

7.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8.化学教学与学生品味培养探讨论文

9.试析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