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自考教育改革的困境和必要性论文

时间:2022-12-02 14:16:57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探析自考教育改革的困境和必要性论文

  自学考试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26年来招生规模扩展迅速,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在改革和发展中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承载了社会许多的赞誉和希冀,受到了广大考生的信赖,这些都是自考发展的契机、希望和动力。但这一鉴定自考教育成效的国家统一考试形式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自考的改革发展也存在种种的不足和困境,如何提高自考的教育质量,培育和提升自考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社会对自考学历文凭的评价、认可度,不少文章试从自考教育、教学、管理的角度探讨这些问题。本人以为自考教育的改革为何难有实质性的突破,究其原因还是没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所谓纲举自然目张,自考教育要改革首先要改革考试制度,考试是根指挥棒,这一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本文试从自考教育改革存在的困境和解决的出路两方面来思考这一问题。

探析自考教育改革的困境和必要性论文

  1.自考教育改革存在的困境

  影响或制约自考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自考生的生源质量先天不足。生源基本构成是高考落榜生,社会低学历者,少数是中专生或追求第二专业文凭者。因此给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不少难题。自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各级各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自考的影响力、公信度、认可度都取决于自考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实际能力。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而这些学生,他们接受能力较低,学习的主动性较弱,学习的目的性不够明确或功利思想太浓,通过考试,获取文凭,是他们的第一需求目标。因此应试教育与应试学习的倾向很难扭转。

  其二,社会助学机构的教育组织、教育质量各有不同,因此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知识系统性、完整性、正确性的掌握也有了层次差别,人们对助学机构的教育质量,对自考生通过自学或通过自学辅导所掌握的知识,获得的能力都会产生质疑。

  其三,不同方面的评价、看法偏低,包括自考生的自我评价、社会人士对自考生的评价、高等院校“精英”教育者们对自考生的评价。这些都影响着整个社会对自考教育的认可程度,影响着人们对这一教育形式的选择,也影响着学校办学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热情。

  其四,毕业学生普遍反映所学知识与实际能力相差甚远,无法适应上岗所需。

  其五,要推行素质教育很难,虽然学生和教师都意识到培养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但实际教育过程中要推行这样的指导思想却如逆水行舟,阻力很大。

  其六,学生学有余力,却无法激发他们培养能力的学习。一开始他们大都怀有美好的愿望,抱着一定的信念来进行学习的,但到后来不少人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失去了不断进取的动力。

  自考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或困境,有不少文章将之归咎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等方面,但实践证明,改革还是没有抓住主要的矛盾,因而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创新能力都难见实效。

  2.改革考试制度的必要性

  其一、考试制度不改变,无法真正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要求和国家对自考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无法推行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模式很难扭转过来。考试通过率,照旧是个人和助学机构片面追求的第一目标,也仍然会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一个首要指标。考试制度是根无形的指挥棒,可以说有怎样的考试,就会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方法。

  其二、现行的考试无法真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以《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的考试为例,纵观历年的考题,基本上没出过可考核学生能力的灵活题,即使是最可考核能力的论述题和综合题,出的题目也无法拉开能力水平的层次,因为论述题,在书本上都可找到现成的答案,无需自我综合分析,也无需花多大力气去重新组织文字,创新思想就更少要求了。综合题,主要是考“写作”,但考试基本上考的是格式,死记硬背就可以,无需什么写作能力,更不要求在写作的公文中体现对具体问题的处理能力,正文写作可略,或最多要求将现成的材料排列一下层次顺序,或将现成材料改写或缩写一下,这已算是难度增加了。了解其他专业的自考情况,学生反映也都很一致,就是考题很死,考不出能力。因为有历届的考题作样板,学生十分清楚考试的指导思想、考题的样式、难易度,从而就确定了自我努力的程度和方向,在他们看来,基本上是死题目,凭死记硬背就可以过关。即使有稍稍需动点脑筋的能力题,那分数也是有限的,如果放弃,也是有希望过关的。再加上历届同学传授的经验,只要背背记记,背些辅导材料,无需看教材也能过关。因而越发刺激了他们偷懒的本性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平时也就越发不重视实际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在他们看来能力培养毕竟要多花时间精力,多动脑多累人,再则反正学了,考试也体现不出多少水平差异,因而有很多时间宁可用在玩乐上。

  其三、现行的考试基本上无法体现素质教育的成果。要想推行教考不一致的素质教育是很不现实的。考试不注重考能力,学生学也失去动力,教师教更如逆水行舟。任教师讲破嘴皮,学生则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他们的目标就是以往届考试标准为准,能过就是本事。教师苦心地想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无奈他们以为对考试来说是做无用功,教师的苦心甚至反而被误解。如《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照理说该课包含“公文写作”能力与“公文处理”基本知识两大方面的内容,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应该放在更重要突出的位置。如果连最起码的写作能力都不具备的话,单凭一些公文处理的基本知识怎能胜任最起码的文字工作呢?可因为考试基本上不考真正的写作能力,所以平时要学生练一个个不同文种的写作,学生根本不重视,要他们提高实际写作能力去看公文汇编的各种政报就更难有兴趣。

  其四、没有外在的强制力量能真正扭转助学机构为追求通过率仍然釆用应试的教学模式,同样也没一种强制的力量可转变学生应试的思想。比较一下普通高校学生的教学,就更能发现问题之所在。对普通高校学生的教学,要加强能力的训练、综合素质的培养,就容易多了,因为一是考试题是老师自已出的,平时要锻炼实际运用能力,考试时必然要实考体现;二是学生一般没有像自考生那样有获得文凭的焦虑,获得文凭不是他们的第一目标,他们更多忧虑的是毕业后是否能迅速找到自已专业对口的工作,能不能凭自已的实力找到更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单位,因此在思想观念上他们就比较重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只要适当引导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即使是一些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要对他们施加一定的强制力还是有办法的,因为可以用平时成绩来调整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方向。如果学生不注重平时的能力训练,那么他的平时成绩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平时成绩为零,综合考评成绩就可能通不过,这对学生无形中就能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动力。可对自考生来说,他们自以为对考试无用的东西不学,或认为首先第一目标文凭获得这是最重要的事,有了求职的敲门砖,其他的能力培养以后再说。再说,现在学了,等几年后毕业就业时也忘了,所以现在不学也无大碍。当然他们的想法是不正确的,眼光短浅,根本不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没有实际应用能力,就业就缺乏竞争力;因为没有能力锻炼的基础,再加上落后的观念制约着他们要想不断适应社会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的能力就找不到门径。可学生在第一需求文凭没满足的前提下,没有一种强制力可影响他们或扭转他们的思想,他们也没有平时成绩可约束,对老师要求能力培养的任务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而且可以理直气壮,只要我统考过关就可以了。实际上这些过关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也是十分有限的,只要六十分,没有系统完整地掌握教材内容他们也能过关,写作能力更是堪忧,因为本身文字基础差,理论功底很薄弱,所以训练时就有畏难情绪,再加上训练时不重视,故实际能力的提高很难,这些学生即使通过了课程考试,实际上根本不能胜任实际的文字工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很清楚地认识到其实要学生好好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教育者无需苦口婆心去灌输思想,只要考试的风向标变了,学生自然变得乖巧,自然会看到努力的方向,教师乃至整个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自然而然也会跟着变化,推行素质教育的最大阻力没有了,教考才能统一,学生能力的提高才有希望。

  要想真正在自考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必须首先改革自考的考试模式,包括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的思路、考试的组织形式。

  3.改革自学考试的考试模式,将现行的学历考试变为分等级考试,并与学历授予相结合

  新的考试模式必然引起自考教育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教育改革的许多难题将迎刃而解。

  其一,自考一刀切的组织模式束缚了自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的思路。现行的考试制度主要以全国统考的形式来考核鉴定,虽然在一些助学机构中,有一部分的课程属于省考和校考,但毕竟是少数助学机构和少数的课程,可以有一定的自主性。虽然自考有本科和专科之别,但实际上有的课考试层次体现不明显。如《公文写作与处理》考试,专科是参加全国统考(全国统考的试卷也没注明是专科考试还是本科考试)。本科是省考,但实际上省考与全国统考的命题思路、难易度是一致的,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实际综合能力应用在统考与省考中都很少体现。

  为什么我们一边在大声疾呼要推行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知识理论的能力,而在考试中却很难突出学生的能力考核,主要原因是一刀切的考试形式使得命题的出发点或指导思想要照顾大多数人的水平,就像高考,所以考题力求照顾中、低层次的水平,不敢出太多体现能力的题,怕被指责为出难题、偏题、怪题,如果我们能转变思想,分层次考核就能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其二,将学历考试变为分等级考试的可行性和实施的有利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考统考中的学历考试可借鉴其他考试的组织形式和办法,如自考非学历证书考试是分等级的考试,著名的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分三个级别的、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分五个级别的。英语、计算机不仅有分等级的考试,而且细分不同的需求如有面向社会公众的英语等级考外,还有在职人员的职称考试分A、B、C三等,相当于高、中、初三级。有出国需求的,可考托福、雅思、GRE;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考试有普及性的等级考,也有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专业性的软件编程能力考。其他还有许多行业有职业技术能力考核,如编辑出版行业的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的考试,也分A、B、C等级,即高、中、初三级。可见自考学历考试变为分等级考试完全有法可依,实行分等级考试,表面上看改革的是考试组织形式,实际上它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现行自考教改进程中无法解决的一系列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具体办法和实行的有利之处有:

  第一,将现行自考的本科、专科考试改为分等级考试,更易于在考题设计上拉大层次水平距离,更能考查学生的实际水平,也便于用人单位根据等级鉴别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

  自考可多增设一个等级,分为初、中、高三级考核层次细化后,命题要体现考核综合能力、突出创新思维能力的指导思想就变得容易了。可以初步考虑:题目难易度要体现三个等级的梯度,初级偏重于考核最基本的理论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综合分析能力,初步的技能知识;中级考核,在综合、分析、比较方面的能力要加强,技能考核要更多地体现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高级的考核则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理论,技能的操作运用可达到上岗水平,所以考核可注科教探素重多出些能体现实际应用能力的题目。总的来说,初级和中级的考试偏重于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考试,高级偏重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的行业上岗能力的考核。

  第二,等级考试的水平与学位的授予仍然可联系在一起,初级可作为专科层次的考核,中级可作为本科层次的考核,高级则属于上岗能力的考核或实际运用能力高级水平的考核。对于实践性、操作性要求较高的科目,用人单位要了解其实际运用水平就可看其是否通过了高级考试。

  第三,分等级考试,不仅仅是考试形式的改变,考试的指导思想、命题的要求都发生了改变,势必会引起教育目的、要求、方法的连锁变化。考试的风向标转了,教学的方向没有不转之理,要推行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创新品质的培养,就如顺水推舟,不必一再下达行政命令,传达会议精神,教师自然会把能力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学生有了高级考试的高层次目标,自然知道利害关系而变得乖巧。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了,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就业率也随之提高,社会对自考生的整体评价也会发生大的变化。

  总之,只有转变观念,抓住改革的主要矛盾,改革自学考试的制度,才能使自考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走得更快更健康。

【探析自考教育改革的困境和必要性论文】相关文章:

证据与事实的关系探析论文04-22

2022自考本科论文致谢04-23

自考论文答辩流程05-31

自考论文答辩技巧05-10

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探析论文04-26

当下中国电视媒体财经频道生存困境探析05-10

自考论文致谢(通用15篇)05-09

中华诗词的生命美育价值探析的论文05-01

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探析的论文06-05

新闻传播失范行为探析论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