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现代信息资源,建构任务驱动语用实践学习方教育论文

时间:2020-09-25 09:29:35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优化现代信息资源,建构任务驱动语用实践学习方教育论文

  内容摘要:迅猛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教育资源匮乏、过程封闭和形式单一的状况,将教育活动置于网络环境之中,促进了教学过程的全面开放和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自主探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卓有成效的学习呢?为此,笔者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了反复思考与实践,将实验课课例进行了科学地归纳概括,建构了以“语用实践”为载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把英语语用活动置于现代网络条件下开放的环境中,以“任务”为驱动,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通过“任务”链,不断驱动语用实践活动,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态势;在养成学生自主地语用实践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较强的英语语用能力,较高的交际与合作精神和较好的创新、求索意识。

优化现代信息资源,建构任务驱动语用实践学习方教育论文

  [关键词]:任务驱动 语用实践 方法建构 实验提升

  一、背 景

  背景(一):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显而易见,英语新课标已将学生英语学习与语用实践能力直接挂钩,要求已与国际标准接轨,其表现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用诸方面,而目前我国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语用实践能力离国际标准和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学生的学习观、教师的教育观同样也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背景(二):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日益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校校通”网络的完成为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语用实践活动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技术资源。笔者认为这种大容量、快节奏的信息化学习方式必将取代传统教学的结构形态,而新的英语课程观、教学观和教育技术手段又必将促使每位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和课堂模块进行认真反思、探索和改革,从而构建一个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现代英语中学教学方法。

  二、特 征

  2.1.任务型英语教学与网络环境

  任务型英语教学(Task-based English T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在语言习得理论和交际教学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理论。目前任务型英语教学已成为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并且我国中学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因此以任务为主的教学方法必定是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课题中的任务的基本载体是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字化英语资源,这些资源地道、丰富和实用,切合学生学习实际,能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因此,实施任务型英语语用实践学习是通过学生为完成任务而不断地搜索、整理和利用这些丰富的网络资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用实践能力的目的。

  2.2、“任务驱动”与“语用实践”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语用实践任务,驱使学生围绕学习任务,自觉主动地进行语用实践,使英语教学目标语用化、任务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的目的。具体地讲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统一组织下,到网上不断搜索资料;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筛选组合成多媒体网络课件或创设专题网站,然后向全班同学呈现、演示或发布;之后,再展开即时或在线交流。整个过程始终贯穿英语语用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用结合,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2.3.方法比较

  (一)基于网络下的“任务驱动”语用实践教学方法与传统英语语言教学方法相比较,不仅吸收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优点而且又显示出网络特有的强大的优势。第一,“任务驱动”语用实践教学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学习理念,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内化,最大限度地体验成功的喜悦与自身价值。第二,它从理论上协调和平衡了传统英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冲突、发展语言系统与发展语言交际能力的冲突、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的冲突以及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准确性与得体性之间的冲突。

  (二)“任务驱动”英语语用实践学习方法的任务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师教学中必须认真研究所教学生的实际,不断对任务的难度进行排序和分级,注意任务之间的衔接。在“任务驱动”和语用实践的同时,教师必须指导和帮助学生利用现代媒体学习资源,尽可能同学生一道开发新的网络教学资源,以期达到语用实践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策略等。

  2.4. 过程

  此方法基于网络环境下,通过创设情景、协商任务、分解任务、实践任务、实现任务、反思体会六个过程从而达到师生、生生、生师互动,在互动中完成语用实践;具体做法现以英语新课标高中第一册上U.3 Going Places为例加以简述:

  ①创设情境

  在学习这一单元前,教师通过网络选择有代表性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等方面的英语资料片供学生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感知了英语语言,又直观地了解了地球上秀丽的`风光及人类伟大创造的结晶——文化遗产;在学生热爱大自然,热衷于遗产、环境保护的内动力的促使下,鼓励并激发学生参与环保及文化遗产保护诸方面的任务承担。

  ②协商任务

  环境、文化遗产保护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是当代青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仅靠书本上知识的灌输,学生的认识是肤浅的,有时甚至是枯燥的。借助这一单元环保话题,笔者动员学生通过英语网络收集环保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搜索学生发现东、西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环保认识差异很大,在解决方法和措施方面同样存在很大分歧。为了更好地了解各地的差异与分歧,师生通过协商决定把查找世界各地的环保法律、法规作为本单元学生网络学习的主要任务。

  ③分解任务

  通过协商师生共同对世界各地已制订的环保法律、法规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法律法规中不仅能剖析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组织在环保方面已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能让我们用更宽的视角看待环境保护存在的困难。以此进一步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根据学生对地区了解程度的差异及个人英语能力,把总任务分解到每个学习小组或个体。完成任务的层层分解的同时也为最后总任务的综合创造了条件。

  ④实践任务

  有任务就有动力,为完成分任务和总任务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资料收集、信息组合,在资料收集及信息组合过程中进行语用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⑤实现任务

  每位学生或小组不仅要完成任务,还要把分任务完成情况在课堂上向大家汇报或在网站上发布并讨论环保法律、法规合理性及不足的看法,老师及学生视完成情况进行合理评价,最终把学生的学习结果汇总起来并加以交流。

  ⑥反思体会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自己这一单元网络学习的收获与体会,为下一个任务的制定或完成提供更多的语用实践支持。

  以上六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相互服务的。创设情境为师生任务的协商营造认知心理上的准备;协商任务为学生学习任务地合理分解做必要准备;分解任务为学生学习任务地正确开展制定完善的策略;实践任务为学生学习任务、实现语用能力提升的保障;实现任务为学生反思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依据;上一任务的反思体会为下一任务情景创设提供有效的参照。其中创设情境、协商任务、分解任务应为任务前;实践任务、实现任务为任务中;反思体会为任务后。基于网络环境下语用实践方法的六个过程也可归纳为利用网络信息反馈的即时性提出任务和利用网络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两个步骤来完成,具体做法详见三----探索。

  这种在互动中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在养成良好的语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不断扩大学生的国内、国际视野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三、探 索

  3.1利用网络环境信息反馈的即时性提出任务

  互联网的普及,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均带来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是定时教学,而信息时代的英语教学是真实的多种任务解决的教学。“任务驱动”英语学科语用实践学习方法通过网络环境,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与教师在平台上实现基于丰富资源的交互式学习,其中包括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与搜集的学习活动。

  网络环境下的“任务驱动”教学中最关键的是教师提出的任务应是学生感兴趣的,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如:在初中英语实验课中教师以“网上购物”为任务。学生对“网上购物的步骤及方式”和“网上拍卖”的各种商品等有浓厚的兴趣,但学生如想深入了解必须进一步研读“网上购物”的基本规则,以及付款方式,送货途径等相关知识。为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我校专门建立了一个虚拟网站,网站的物品及价格,均有学生自己设定,通过这种网络环境的创设,引发学生适当的认知冲突,为学生的“任务学习”提供了较好的英语语用实践平台。

  多维的信息传递,交互的尝试学习与快捷的教学反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对适合自己方式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在高中英语实验课“The History of Movies”教学中,先将任务——了解世界电影发展史布置给学生,学生先进行集体讨论,教师又将学生和教师查到的大量图片、文章发送给各个学习小组,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当这种讨论与合作学习告一段落后及时切换到个别任务上去,对每组的学生进行任务分解,让学生探究各自感兴趣的领域,如:电影的发明、早期电影拍摄技法,现代三维动画制作等;尔后,再让学生进行交互式学习,达到资源共享;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领域进行再组合,如:把教学班分成六个完成“具体任务”的小组,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5分钟时间让学生针对在《电影史》这个大背景下的某个特定领域,展示学生英语语用实践能力的机会,从而完成人——机、人——书、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和沟通。学生对信息进行充分感知后,按照协商任务——分解任务——实践任务——实现任务——反思体会的程序,对自己的任务进行择需、择要、择优,并能及时把握任务要求,使任务指向性明确。

  3.2、利用网络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具有开放性,笔者对本地资源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02—05年,本人参与编写了《校本课程》,其章节分为百年名校—列五中学办学史;四川、成都特色简介(包括大量的人文、自然、历史景观);诗歌、散文欣赏等版块,这些版块均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强,这种通过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声像丰富的交互式教学情景,易于学生自己运用Google直接上网浏览。

  教学情景的创设是“任务驱动”英语学科语用实践学习方法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均选择与当前学生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中心内容确定为“锚”,如“The History of Movies”教学,教师首先申明本课的学习任务,图文并茂的介绍最近中外电影佳作,调动学生渴望了解电影知识的积极性,这个过程叫“抛锚”;由此引导学生追溯世界百年电影史;然后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主学习。其步骤为首先,教会学生直接进入google网站,输入关键词“Movie History”,利用高级搜索进入“电影史”相关网站,接下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兴趣决定进入哪个网页、搜集哪方面的信息,最后,教师再把这些信息集中在U盘上分别发送到学生各自网站供大家讨论学习。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积极鼓励学生通过BBS论坛发表自己的学习问题及观点等,这一环节强调了学生的协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不同观点的修正,加深了学生对所检索信息的理解,教师在其中只扮演促进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同时鼓励、帮助学生寻找更多的学习信息资源。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任务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包括学会与人合作、自主决策、信息收集、问题解决等技能,进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和教师在探究中的“自我发展”。

  最后,要让学生把信息变为语用实践,以通过英语语用实践来完成学用结合,达到知识的升华。如“Movie History”教学中,教师设计了电影片段表演、配音、老片新编、电影知识抢答等语用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展示了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创造才能。

  “任务驱动”的过程,正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过程。“任务驱动”教学关注的是学生进行的交流,同时促进学生间的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网络技术与“任务驱动”结合使语用实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网络技术的优势将使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再只依赖于教师,它正从根本上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

  四、 反思与讨论

  通过课例实验,对《优化现代信息资源、建构“任务驱动”语用实践学习方法》反思如下:

  4.1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策略

  由于方法建立在网络的环境下,教师易于给学生设计轻松、愉快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任务易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完成教学任务的主体参与意识。如“网上购物”课例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每位学生在教学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分别承担着各种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全班同学进行语用实践交流等任务。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仅有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做旁观者的局面,从而使学生成为语用实践活动的主体。这种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再转来激发学生参与语用实践的兴趣,兴趣的进一步提高为最终提升学生的英语语用实践能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4.2方法体现了合作学习策略

  方法通过网络环境下任务的收集、任务的交流与再分配等完成了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在语用学习过程中强调了师生、生师、生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信息交流、语用实践、人际交流才使得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在课例“Movie History”中,任务就是在这种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小组之间、小组与教师之间、个人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下顺利完成的。

  4.3方法体现了差异发展策略

  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多层次。方法力求任务的呈现多渠道、多样化,任务的完成尊重差异,教师力求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如:电影片段展演过程中,让每位学生根据其特点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演出任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这就允许了学生差异的存在,鼓励优者更优,使每位学生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体验自身的价值,提升英语语用实践能力。

  4.4体现自我调控策略

  方法强调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一道反思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完成任务的效果,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策略。在Movie History教学中,教师设计了百年电影知识问答,问答题的内容由教师、学生共同商定,信息来源体现网络性、广泛性、开放性。通过抢答、简答等方式让学生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语用实践完成情况。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大都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知识能力,为进一步提升英语语用实践能力埋下了伏笔。

  4.5方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

  语言教育学家Nunan指出作为语言教学的活动形式——任务,由教学目标、输入信息、活动形式、师生角色和环境五部分组成,它与机械性的语言训练不同。学生为完成教师的任务所进行的准备过程是教学的必要环节,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知识、信息、文化意识、能力和技能来完成任务,学生只有通过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才能更好地把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为在真实生活中的英语语用能力。任务完成后学生还要对任务进行延伸,进而不断提高难度和层次。

  4.6方法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

  日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英语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采用任务型语言学习方法,其主要原因是:英语教学仅靠语言知识化的传授不会导致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习得。语言学习应强调“做中学”“用中学”,让学生通过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语用实践任务来习得语言,完成语用实践的过程,就是语言习得的过程。这一方法的提出定会淘汰一些落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从而用新的理念去引领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进行新的教学尝试和探索,因此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出了“任务驱动”英语语用实践学习方法。

  三年前,笔者在英语学科开始了以“开放性学习”为核心,以“语用实践”为载体,以“互动合作”为标志的“任务驱动”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研究课课例证明:这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开放型、互动性的自主语用实践学习方法,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主地参加学习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和求异创新的实践精神。

  但是,“任务驱动”英语语用实践方法不是万能的,不可能适用于一切教学条件。虽然我们的构想与实验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困难。如①教学方法自身的局限性。②教师角色的变化与知识结构上的不足。③学生对教师仍有依赖心理。④环境条件的限制。⑤学生熟练使用网络和网页制作能力差异较大。⑥学生任务后深化总结工作做得不深入。这些均影响或制约了工作的有效展开。今后本人会继续不断探索,力争使方法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式,2002年

  3.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4.张舒畅、许贵祥“任务活动中的合作学习”,《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5期

  5.胡继岳“英语网络课程发展的教学方法研究”《外语电化教学》2003年第1期

  6.张伟“基于网络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外语电化教学》2005年第1期

  7.陈龙泉“任务驱动”学习方法的建构与实践。列五中学2005年3月

【优化现代信息资源,建构任务驱动语用实践学习方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任务驱动中技校计算机教育的实践论文

2.计算机任务驱动法教育思索的论文

3.任务驱动型作文及其写作原则论文

4.任务驱动教学污染生态学论文

5.任务驱动法教学保险学论文

6.任务驱动下物流教学探讨论文

7.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地理教学相关论文

8.任务驱动法在会计学双语教学的实践论文

9.旅游学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