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生态化教育的论文

时间:2020-07-03 08:32:27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大学体育生态化教育的论文

  1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模式的基本要求

大学体育生态化教育的论文

  体育生态化模式的构建其实可以按照生态学观点,比如以体育教育为核心,将与体育教育有关的社会环境等视为影响当前体育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将人作为研究和教育重点,将外界环境与人的主体连接起来,视体育教育为生态环境及模式,继而对其进行分割,分析分割后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在实践演绎中,按照大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学校心理拓展训练》中对学生心理培训所提出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与锻炼,还需要在教学设计中重视给予学生主体地位,打破传统体育教学中片面强调教师指引、片面强调学生速度和力量的达标等桎梏,激励和引导学生,使之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中,进而从“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和“我想学”。大学生态化体育课程教学环境和活动里,教师需要重视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关联性,体育知识与新型知识观的关联性,体育知识与设计理念革新的关联性,体育技能、体育锻炼与学生部分能力的关联性,甚至学生身体协调性与学生运作意识和精神的关联性。比如跆拳道运动,在教学中,其重视的应该是学生身体协调性、双腿柔韧性、四肢爆发力、学生对专业运动技能的了解,甚至体育文化和健身的重要性与动态变化性等。

  2分层教育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生态化模式中应用的可行性

  首先,以“因材施教”优势应对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教学问题。大学体育中分层教学法并不是随随便便提出或者凭空出现的,其诞生具有很多理论根据。常态下,影响大学体育生态化教学推广与应用的主要是教师教学观和知识观的过于才陈旧、教学分析和教学目标的针对性较低。传统大学体育教学中强调分析教材的内容、难点与重点,主动性不足,由此导致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都比较有限,师生关系一般甚至紧张。诸如以上问题的存在,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度不足,比如双方在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理解、沟通方面出现明显障碍。分层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模式中的引入和应用,虽然并不能完全的解决以上问题,但是可作为探讨大学生体育意识失去平衡、课堂失去动态平衡、系统社会因素滞后等的辅助工具。分层教育法符合不同人在自身发展中出现的客观个体差异,比如后天生活环境和先天身体因素所造成的,导致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水平呈现差异的因素等。分层教育法的优势可分批、分层的应对以上各类问题。比如按照自身了解到的不同单独个体在不同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选择和尝试不同教学方式,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教学模式要求中“以人为本”“以人为主体”要求的另类演绎。分层教学法可满足此演绎要求,或者作为基点,自然能进一步推动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求。其次,弥补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缺失。滞后的系统社会因素以及长期以来的体育教学方式等,不仅带来大学生对体育教学非正确性的认知,还导致大学在体育教学方面重视口头规划,却缺乏实践应用监督和鼓励,比如在口头上说体育如何重要健康工作50年,但是体育课堂长期不动的教育方式和学生教师的错误认知方面,学校并没有重视如何积极调整或者扭转。从生态学层面来说,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部分功能和结构处在相互协调和相互适应的动态发展过程中,需要生物不断进化及发展,并不断打破平衡来获取新适应性。当代大学体育课堂缺乏动态平衡性的问题,实际上是构成大学体育课堂不同部分的创新、进化等积极性并没有调动起来,因此无法各自发展和进化。比如目前大学体育课堂的确进行了硬件的改革,但是教学过程中缺乏沟通,教师与学生并没有完全投入到体育教学改革中。但是,分层教学法可以应对大学体育课堂生态系统构建中,存在的各组成部分进化能力被局限的问题。比如分层教育法关注挖掘学生在不同教学阶段的需求,以及重视学生身体天赋差异,接受不同概念和教学方式应用的优势,正是激活大学体育课堂生态系统活力与动力的“按钮”。分层教学法可针对每个学生的身体天赋差异来酌情提出发掘其身体最大潜能的方案,并按照不同时间段进行针对性教育。可使用一定的标准将学生与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连接起来,辅助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任务要求,甚至可以为教师提供不同的评价方式以及运动技能,达成标准。

  3分层教育在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模式应用建议

  3.1重视体育精神传递,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生态化教育策略要求下,为解决大学生在传统体育教育理念下惯性形成的“体育意识集体失衡”,教师就需要预先帮助学生明确并建立“体育是强身健体、团结群体、强国强民族”等价值观和体育学习意识。事实上,在教学生态化模式下,教师首先要关注的并非体育技能的教学和体育理念的传授,而应该是学生的心态和主观意识。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学以“人本位”为拓展训练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时,配合教师的学法指导和体育运动观念革新,必要的原则必然预先设定并结合实践运作而调整。科学设计教学目标需要体育教师以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当前现状为基础。此处需要明确的是,体育教师不能以运动员的体育素质要求和运动能力作为标准来衡量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可在允许达标测试中部分大学生表现差强人意的前提下,给予学生不同程度思想鼓励与支持,逐步使每一位学生明确达标并没有其想象中的那么困难,鼓励学生在达标测试中将最好状态拿出来,并放松心态,最大发挥潜能,使之明确体育项目需要长期锻炼才能提升身体机能的质量。在引导学生明确体育学习的价值和长期性要求之后,将学生课外目标与课中目标结合起来,以课内目标来辅助课外目标的达成,以课外目标来促进课内目标质量的提升。3.2重视硬件设施完善,客观把握学生层次。除重视体育技能教学的反馈效果及教学情境设计实效性等外,同样重视室内场馆等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不断完善。近些年部分高校在重视体育教学硬件建设的过程中,明确了重视基础性设施建设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但是,在实践中,按照发达区域体育场的完善现状来看,部分高校的大型体育活动并不会考虑选择使用其所在区域的'体育场,学校本身场地、资金等有限,不可能完全按照体育教学所覆盖的不同项目提供对应的、专业性的场地。客观把握学生层次,不仅是学校完善软件和硬件的依据,同样也是教师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发展情况的前提。在分层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以大学生为基础,通过教师指导,围绕既定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极具有必要性。但是在客观把握学生层次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学生可能在初期阶段表现平平,但是随着不断的锻炼和教师对其意识的引导,此类学生都有可能达成教师设定的目标,甚至超越教师设定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把握学生层次的过程中,可不断的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合理调整评价方式、教学方法、软硬件设施的配备。3.3重视体育文化与价值观的融合,分类做好学生引导工作。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的掌握情况,开始考虑将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等作为培养对象。故而在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尝试组织小负荷、低强度、短时间的校内外结合拓展锻炼活动。此类针对性的培养活动,教师关注和体现的是活动的趣味性和专业针对性、引导性,然而活动的循序渐进性如何,成效如何保障等方面,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模式对此的关注力度还是相对有限的。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模式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心理教育、素质引导、“三观”培养,尤其重视体育精神和文化的讲解与传承。在分类做好学生引导工作的要求下,必须承认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赋予方式、承担方式、培养目标等均出现了变化,因此学生应该成为体育理念的阐述主体。尤其是学生的体育运动情况和表现以及发展状况,必须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以教师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重视革新教学方式,并强调学生使用教师所提供的及自己整合的方式,在课上和课下来提升身体技能素质为抓手,打破片面关注并强调培养学生的耐力、力量和速度的思维,按照分层教学法的因材施教要求,针对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培养标准,甚至可以按照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达标需求为其设计、编制针对性的练习方法和引导方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具体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及时性的指导时,不能矫枉过正,不能过于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完全以标准来量化学生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吴凤杰.关于中国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的缺失与反思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3:10+12.

  [2]孙吉旺.新形势下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18):1-2.

  [3]张龙.分层式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运动,2013,19:111-112.

  [4]唐岳年,黄辉.探究当代中国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生态化的缺失与反思[J].当代体育科技,2013,20:53+55.

【大学体育生态化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1.体育教育的生命化研究论文

2.体育教育生命化探讨论文

3.探讨大学体育教育论文

4.大学体育生命教育的融入论文

5.大学环境教育的生态文学想象的探析论文

6.大学英语中生态化教学理论探析的论文

7.大学体育教育管理瓶颈探析论文

8.网络教育生态管理研究论文

9.体育公共场地设施生态化构建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