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状况分析论文

时间:2020-12-09 18:45:52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状况分析论文

  摘要:以新疆库尔勒地区、哈密地区、喀什地区部分高中学校为研究对象,着重从心理学视角下展现当前新疆地区高中生习惯养成的教育状况以及高中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辅以案例,助力高中生素质教育。

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状况分析论文

  关键词:心理学;高中生;心理健康;习惯养成

  1前言

  新疆地区高中心理教育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已经得到广泛开展,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新疆许多高中学校开始结合实际,纷纷展开心理学健康教育实践。但就现状来讲,新疆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良好习惯养成方面的应用还不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生良好习惯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对此,本文以新疆库尔勒地区、哈密地区和喀什地区的1235名高中生为例,对新疆高中生心理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然后分析其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最后针对性提出高中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以期为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提供参考。

  2新疆地区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新疆地区许多高中学校纷纷展开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实地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当前新疆地区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包括重视度不够、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落后以及与实践脱节等。首先,在高中生养成教育中,许多教师对习惯养成教育不够重视,并错误地认为养成教育无需进行针对性开展,只需要随着学生成长顺其自然地形成即可。还有教师认为养成教育属于班主任的本职工作,不需要任课教师参与,养成教育意识普遍淡化。其次,新疆地区的高中生养成教育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内容体系毫无章法、盲目随意、重复性大。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无法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吸引力都不强。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将养成教育视为一项任务,根本不上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效果甚微。再次,高中生养成教育普遍存在方法落后问题,许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落后的灌输式和说教式教学模式。这样不仅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而且会让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虽然许多高中学校强调渗透养成教育,但普遍都很生硬,教师总结也非常空洞。最后,在新疆地区高中生养成教育中,与实践脱节问题非常严重,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脱节尤为明显,如果学校的教育目标在家庭和社会中无法得到印证,必然会妨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在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中,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

  新疆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1)基本资料。本次调查的高中生共有1235名,其中来自库尔勒地区、哈密地区和喀什地区的分别为350、545和340名。所有调查对象,在性别、年龄、民族构成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2)结果。如表2所示,调查结果显示,新疆三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良好,心理健康的学生比重较高,库尔勒地区高中生的比例为68.8%,哈密地区高中生的比例为72.4%,喀什地区的比例为70.0%,但是也分别有31.2%、27.6%和30.0%的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中生由于面临升学压力,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孤独倾向等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心理健康是高中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前提,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存在密切关系。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高中生良好习惯养成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西方心理学界的一种心理学产物。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的一种新型心理学研究模式。心理学不仅仅是对心理损伤及缺陷进行治疗和研究,更是对习惯与品格的研究;不仅仅是治疗,更是对人类资深的蕴含的潜质、能力的'挖掘。因此,结合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问题,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针对性展开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营造良好环境,强化学生品格。心理学注重群体层次的研究,重视环境资源与高中生心理的相互作用。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生存在环境里,环境对人本身的影响不容忽视。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激发高中生热爱学校、生活之情;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文明行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爱好,实现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还有利于高中生良好习惯的自我形成[1]。高中三年,对每位高中生都非常重要,在这三年中,高中生品质、品格的培养,需要他们的自我认知、情绪、意识处于良好水平,需要高效的调节能力和长期训练而来的惯性。比如:在入学军训中坚持爱国主义教育,或是采用国旗下讲话、成人宣誓仪式等活动,大力弘扬正能量,提倡向优秀学生学习,逐步培养优秀的品质、品格,使每位学生真正感受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可以说,对于身处于新疆这个独特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高中生来讲,良好的心理环境无疑是其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基础,而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

  2)积极传播正能量,矫正学生不良心态。寓教于乐的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习惯。心理学能激励高中生的自尊、自爱、勇气和拼搏之心,强化自我意识中的正能量,有利于高中生的心理成长,这与高中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目标是一致的。在积极的心态下,习惯养成对于高中生不再难受,而是“甘之如饴”;不再是一种责任,而是兴趣所在;不再敷衍,而是乐于参与、主动谋求。同时,积极的心态对于高中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认知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高中生良好习惯的养成[2]。在本次调查中,笔者遇到这样一个案例:新疆喀什地区某高中一班长,本来成绩优异,由于一次考试失利,导致内心失衡。他总感觉:同学在眼神和语言里鄙视我,因为我成绩落后了,老师不再关注我了,反而老是表扬其他的同学,连好朋友都没有之前热情了,父母也有些失望。就因为心理调节不好,导致一个优秀的班长变成了一个牢骚满腹、充满负能量的问题学生。当教师发现这一问题时,及时找到该学生进行谈话。老师并没有进行人生说教,而是如同朋友一样地谈了许多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如自己当年成绩并不是特别好,但大家很喜欢和他在一起,是因为他从不抱怨,总是充满自信和快乐。通过一件件充满正能量的真实故事,该名学生逐渐调整心理,最后重新找回了自信,并养成自我心理调节和主动分享的好习惯。

  3)关注每个个体,形成特定习惯养成。习惯养成教育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情况不同,制定不同的养成策略:一是增加心理和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在高中生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采取特定策略,使得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二是改变一成不变的学生教育模式,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考核方式,鼓励个性、爱好的发展;三是传授给学生积极自信的方法,引导学生自我评测、自我改善,从而形成自内而外的习惯养成方式和机制[3]。在本次调查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案例:新疆哈密地区一所高中,针对高中生心理焦躁的问题,专门推出了大课间“四个一”活动,就是“一分钟深呼吸、一分钟原地踏步、一分钟深蹲、一分钟音乐”。通过这种规范行为的创新式迁移,来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短短四分钟时间内享受静与动、音乐和阳光的美,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4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注重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在充分了解学生存在哪种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进而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不仅要学会营造良好环境,强化学生品格,而且要积极传播正能量,矫正学生不良心态,同时要关注每个个体,形成特定习惯养成。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心理学视角下高中生良好习惯的高效养成。

  参考文献

  [1]彭溪.论高中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社会心理科学,2015(1):25-28.

  [2]阳萍.浅析高中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2):77-78.

  [3]李佩然.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改进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1):107-110.

【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状况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高中生物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分析论文

2.幼儿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3.农学专业就业状况分析

4.浅谈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教育论文

5.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状况分析论文

6.财务状况评价中财务比率分析的应用论文

7.理工科院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论文

8.化学实验教学中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

9.如何抓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