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自我教育意识的论文

时间:2020-10-30 12:36:56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教师自我教育意识的论文

  【内容提要】教师自我教育意识是教师对自身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省察和反思,是学习化社会和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的形象诉求。积极的自我教育意识是教师人格不可或缺的职业品质,是教师专业生长的起点,能促使教师不时地进行角色认知和角色学习,进而达到自我完善,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状态的升华。通过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加强教学反思训练以和建立有意义学习的范式,以此构建符合个体实际的自我教育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论教师自我教育意识的论文

  【关 键 词】教师/自我教育意识/教师专业发展

  进行终身自我教育,这对教师来说是—种义不容辞的神圣政治职责。

  ——[德]第斯多惠[1](P25)

  柏拉图说过,“凡是自动的才是动的初始”[2](P119)。人的素质是一种自我再生、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一个不具备自我意识的人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真正优秀的教师都具有自我教育意识,能反思、能调整、有灵性、能适应,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转识成智的能力。独立的自我教育意识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生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3](P63)。任何形式的反思都是基于自我意识的幼稚。因此,要大力提倡培植教师生长的自我教育意识,使广大教师能不时地主动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时自我调整、自我构建,从而获得持续不时的专业生长。

  一、教师自我教育意识的内涵和其专业特征

  教师“自我教育意识”是指教师为了获得自身专业发展而不时地自主学习和自觉调整、完善自身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的意识,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活动和教育观念的一种省察和反思,即对教师自身发展的反省认知(metacognition)。

  积极的自我教育意识是教师人格的一项重要职业品质。这种自我教育意识包括对自身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总结意识、对自身现在专业发展状态、水平的评估意识和对自身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即它所关注的是:“我是谁”——考虑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与自身的特征;“我在哪里”——考虑自身在职业生涯中的当前位置;“我将走向哪里”——明确自身到底需要什么、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和如何发展。它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并以终身自我教育作为职业生涯的推动力。从而使自身始终处于完善自身的持续发展状态。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有学者在教师教育问题上提出要强化“自我专业发展”、“自我反思”、“自我更新”意识等。在他们看来,这些意识不只对人的一般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十分重要。因而,纷纷提出培养诸如“自我更新型”教师、“自我生长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发展型”教师等新的教师观念,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当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以和计划的拟订与实施、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事实上,有上述各种专业发展取向的教师都是在幼稚的自我教育意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教师自我教育意识所体现出的专业发展特征,主要表示为:一是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有强烈的责任感。二是将自身的专业发展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它要求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参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路径,不时对自身的专业发展过程进行批判性反思,并将此作为采取进一步专业发展行动的依据。三是强调教师不只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如教师拥有个人专业发展自主,实行自我专业发展管理,能够自觉在日常专业生活中自学。四是目标直接指向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因为只有具备自我教育意识的教师,才可能去自我规划其专业发展;才干去自觉调整与发展自我,不时地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我适应吗?我需要变化吗?我需要变化什么?我怎样实现变化?我如何检验自身的变化,等等。

  二、教师自我教育意识提出的理论和实际基础

  (一)教师专业化对新型教师的形象期许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教师与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上出现了教师专业化的国际趋向,并逐渐发展为一股全球性思潮,孕育出一种全新的教师观。认为在保守上对教师的“专业特性”(professionalism)的界定——对学科内容的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技巧之外,教师还必需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extended-professionalism),包括:有对自身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的质疑和研讨,以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有研究自身教学的信念和技能;有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质疑和检验的意向;有准备接受其他的教师来观察他的教学并就此直接或间接地与他进行坦率而真诚的讨论。即有能力通过系统的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别的教师和通过在课堂研究中对有关理论的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4](Chapter 10)。教师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强烈而自觉地意识到:处于日益复杂的社会中的日益复杂的教育实践,要求他们为自身的实践活动寻求一种理性的基础,凭借个人的狭隘经验就能搞好教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教师即研究者”(the teacher as researcher)、“教师即学习者”(the teacher as learner)、教师即“反思型实践者”(reflective practitioner)以和“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等理念应运而生。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活动为考虑对象,对自身的行为、决策以和由此所发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和分析。通过教师的自我省察,促进教师个人的生长和完善,使自身时时坚持新的专业形象。

  (二)“隐性知识”理论的影响

  近年来,学术界不时有人提出,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远不止已经被教育专家发现、归纳和格式化的、编码为各分支的教育科学知识,更丰富的知识和才干还积聚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和教育经验中。教学专业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5]。这些具有个性化和缄默特征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往往难于形式化和通过他人的直接教学来获得。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告诫说:“现代工业和知识经济的关键就是要从人们的过往经验中发掘隐性知识,以满足人们日益个性化的社会、经济和教育的要求”[6]。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在教师教育和课程发展中,特别重视教师的专业反省能力和教师专业经验。要求教师不只学习已经格式化、系统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而且要求教师探索和学习处于隐性状态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实践的智慧”,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从而实现教师终身的专业生长。

  (三)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理念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要求

  据调查,一个人在大学毕业时,实际学到今后若干年所需知识的比例,仅能占到10%左右,也就是说,90%的知识要在社会大课堂中获得。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每一个人要想占有竞争的优势和资本,必需重新设计自身,自觉地步入终身学习的行列,以此形成比较完整的综合素质结构体系,作为追求个人完善需要的主要内容。为此,一些学者认为,新时期教师素质结构除了保守上所要求的教师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战略以外,应该特别强调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尤其是“自我指向型”(self-involved type)的教学监控能力,认为它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实质上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思与调节,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自我意识。

  在学习化社会中,知识和学习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建构性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每一个人都将是终身学习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师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作为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将面对不时更新的问题情境,需要接受新信息,不时学习将各种信息重新整合的方式,也应当向同学学习。教育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发现者和学习者。因此,一个终身学习者必定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

  (四)国内外研究效果标明,自我教育意识是教师生长的起点

  国内外关于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研究效果标明,自我教育意识是教师生长的起点。国内外研究认为[7](P28,P62),新手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反思,即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评价、对自身的经验进行整理的过程。他们认为,通过对日常教学活动的反思可以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教学交流活动,可以把专家型教师或同行有价值的教学经验与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融合,发生同化或顺化,形成自身在教学情景中的专业技能。实际上,这种反思根植于教师的自我教育意识。

  从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差别看,优秀教师的一项重要特质就是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即通过自我意识进行自我完善。优秀教师在教学中能敏锐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在观察与分析、广泛收集关于自身活动的信息的基础上,以批判的眼光来分析问题,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战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通过实践——反思——更新——实践的循环,使自身不时提高。而低效果教师则往往缺乏自我教育意识,往往意识不到自身在教学方面的缺乏和失败。比方有些教师没有勇气供认实际,否认教学方面的困难;有些教师自身的教学没有取得胜利,却将责任推卸到同学头上。

  综上所述,自我教育意识作为学习社会中教师专业发展内在结构的核心已被学界所公认,这种专业结构最能体现教师的形象特质。自我教育意识是教师生长的起点。

  三、自我教育意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高素质的教师都是在持续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

  首先,独立的自我教育意识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出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教师在志趣、能力和心向上具有高度活性,能适应社会与教育的急剧革新,使职业生涯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具有自我教育意识的教师是自身专业发展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终身学习者,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状态的升华。

  教师的生长经历告诉我们,最终焕发教师生命活力的是教师自身,惟有教师自己才干为自身描绘出真实的形象。这样的教师“会对他的教学计划、教学行为以和教学中施之于同学的影响进行评述与分析”[8],会对发生在自身周围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考虑与探究,会对自身所从事的教育实践进行判断与反省。

  其次,自我教育意识有助于教师人格完善和德行的养成。积极的自我教育意识是教师人格不可或缺的职业品质,说明教师自身发展已从外向转向内向、从实际走向理想(不以当下的实际活动而以逾越的理想追求为目标)、从被动转向主动(即不是以强制的约束而是以自觉的发展为动力)。它能协助教师正确地认识自身,了解自身在未来工作中的优势、可以采用的方法技术和需要克服或“扬长避短”的弱点。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所强调的:“教师需要了解他们自身的行为正如像他们需要了解他们所教的同学那么多。”[9](P65)

  具有自我教育意识的人往往注重反思与自我修养,譬如对时代风尚的反思,有助于教师树立高尚的专业道德;对师生关系的反思,使教师时时表示出自尊、自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公正和宽容,从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我我关系、你我关系和他我关系。又譬如教师的自知和自我理解,要经历认真而耐久的内部反省与外部影响的过程,才干对自身发生主观的和客观的认识。这种自知和自我理解会真正导致较大的教师自主权、发明性和较少歪曲对教育实际的认识。它使教师能从一个自我中心的人转变为一个懂得不时对自身和同学进行自我调节的人,坚持对个人的局限性和实力的合理认可,使教师更加客观地理解自身,包括他人对自身的态度、看法以和自身对自身的认识。

  第三,自我教育意识有助于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的提高。教师自我教育意识与科学研究关系十分密切。与一般学术活动不同,教师的科学研究一般是针对自身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而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课题不大,以应用性为主,针对性很强,与反思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教研活动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有目的的教学反思的过程;另一方面,教研效果也可被看作是教学反思的系统性表达[7](P34)。因此,自我教育不只使“教师成为研究者”,而且使“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体现了在教育中研究、在研究中教育的特点,说明教师的研究是根植于教育过程中,结合教育实践活动而进行的一种特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对自身教育的考虑与探究。这样的教师把自身当成一个理性的、有思想、有见解、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他时时关注着学科发展的动态,处处收集着教学反馈的信息,并高屋建瓴地进行研究。反思与研究成为他的一种专业的生活方式,成为他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教师也在反思与研究中获得了新生。

【论教师自我教育意识的论文】相关文章:

1.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论文

2.论《野草》中的现代性意识

3.论公共管理中的生态意识

4.论日语语言文学中的家园意识

5.论科学的权威化与历史研究中身份意识的转换论文

6.高校社团对开展网络道德自我教育的作用的论文

7.论舞蹈论文

8.论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9.初中的政治法治意识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