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的论文

时间:2022-09-14 10:17:49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的论文(通用11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的论文(通用11篇)

  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的论文 篇1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兴产物,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质是: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理论中,运用这种现代化方式开展教学,以实现教学现代化。我国现代教育技术起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最初我国现代化教育技术多以幻灯片等方式为主,随着计算机的高度普及和发展,逐渐开始以计算机为主。现代教育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使教学从传统黑板、粉笔的文字教学,转向了数字化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大大提升了知识传播速度和效率。在现代教育技术下知识变的不再抽象,通过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便可以把一些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图像和视频,使知识变的更容易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可以参与的学习环境,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并且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更有效引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觉得枯燥无味。现代教育技术不再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把传授知识和素质培养统一了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知识。职业高中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将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职业高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职业高中想要培养出高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一)通过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感兴趣的科目和不感兴趣的科目,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是不同的。想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感兴趣的科目,往往会付出大于平时几倍的努力自主去探索和学习。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产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兴趣。例如在《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聆听与感悟。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各类音乐或影片片段,让学生去聆听和感悟其中传达出的情感,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画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兴趣。

  (二)巧妙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成为主体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职业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质量,必须转变教育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成为主体,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自由实践音乐的听和唱。例如在《公共艺术音乐篇》生活之音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搜索相关生活中的音乐,并让学生对收集的结果进行即兴表演。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使学生明白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意境。

  (三)利用计算机软件,增强学生音乐学习信心

  一直以来在职业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中,许多学生表现出了没信心,不敢张口唱的现象。教师可利用音乐制作软件,帮学生录制音乐,让学生听到属于自己的音乐,这不仅是对学生的鼓励,更能够让学生对音乐产生信心和兴趣。cooledit软件就是很好的音乐录制软件,不仅操作简单,且具有极好的录制效果。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世界教育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现代教育技术,将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教育技术。职业高中想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培养出适应实现需求的优秀人才,教学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应积极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音乐新课程教学中。

  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的论文 篇2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分析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存在的问题与教学环境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大多数教师认为在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实施信息化教学时遇到的主要障碍是缺少信息化教学平台和资源,缺少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很多学校没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备和外部环境,学校也没有对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技能培训,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于教育技术培训的重视程度较低。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措施分析

  1.建立完善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中小学校的相关领导首先要加强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视程度,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创建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学校可以结合一些优秀的国内外教学经验,配齐校园内的教育教学设备,提供完善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园内的教育平台,建设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发布平台,或者通过与第三方达成协议,获取他们提供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外部环境。

  2.开展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课程

  我县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参加过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占80%,参加过3次及3次以上的教师只占2%。曾经参加的教育技术相关培训大多集中在省、市级,而针对本县的实际情况培训相对较少,由于中小学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相关培训较少,所以大多数教师都希望能通过培训来提高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希望能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这反应出目前推广和普及县级培训工作需全面展开。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具体教学目标,制定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制度,定期开展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课程。培训方式可以选择案例教学,活动教学,任务教学等不断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3.不断的提升个人教育技术能力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虽然教师能够说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却不知道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具体的应用方式。在日常教学活动和闲暇时间里,教师应该多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一味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建立全面的教学评价机制,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要注意深入研究教育技术,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灵活应用能力,多学习当前时代下的优秀教学经验,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个人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个人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定期开展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教师也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中职教育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的论文 篇3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作用

  现在大多数高校都设有英语专业,根据培养计划,英语等外语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选修一门外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会选择日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笔者供职的学校亦是如此。本稿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二外日语教学中发挥何种作用,以及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二外日语教学中。

  (一)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关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对所学知识就乐于接受。诸多实践证明,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于一体的现代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声情并茂、栩栩如生的场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能够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二)为学生提供形象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

  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语言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语言学习环境的好坏决定了语言习得是否地道、自然。当然,学习外语最理想的语言环境就是目标语言的母语环境,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我们不可能都有机会去国外学习外语。迅猛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创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能。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文字、文本、声音和图像等进行综合处理和整合,使学生可以听到纯正的外语发音,感受接近真实的异域风情,不仅使学生学习掌握了外语知识,而且知道了应该如何利用所学外语知识进行人际交流,从而实现学以致用。

  (三)丰富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正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向转变。具体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以老师为中心,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讲解和灌输词汇、语法和句型,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结果导致学生只会应试做题而不敢开口说外语。与之相对,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国际交流中心日语教育基金会提出的《日语教育标准》则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着重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多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开展分组讨论、团队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小组辩论等各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在讨论、发表观点的过程中,不仅应用和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锻炼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其自身综合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技术的进步,外语教学的手段、方法和场所等变得越来越丰富和灵活。教师在掌握好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更要紧跟时代,积极探索利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图片、影像等数字资源,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等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控学生的课外学习状况,提高他们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试验案例及分析

  (一)试验概述

  笔者在教授英语专业学生二外日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两个班级作为被试对象,进行对比研究。试验教材:《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试验班级:菏泽学院外国语系2013级英语教育四班(35人)和五班(35人)。试验课程:五十音图平假名的讲授。试验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日语语音教学中的作用。试验步骤:

  ①制作两套不同的教案。教案一是传统的教案,以黑板、粉笔为教具,主要进行教材讲解;教案二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包括五十音图平假名的发音、联想记忆图片、笔顺记忆图片等。

  ②使用教案一和教案二分别对四班和五班进行授课。

  (二)教学效果比较

  课堂气氛方面,在使用传统教案一对四班学生进行日语五十音图平假名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带领学生进行发音练习,然后让学生边看课本边跟着老师书写假名。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刚开始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但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部分学生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小声抱怨假名书写复杂等问题。可见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维持学生兴趣。利用教案二对五班进行相同内容的授课,一开始通过图片给学生展示了平假名和汉字的关系,使其感觉非常新鲜和有趣;接着边听发音边通过假名联想记忆图解向学生介绍了每个假名的特点及其书写笔顺。在这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地跟着录音练习发音,跟着假名笔顺多媒体课件书写假名,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始终非常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三)教学效果监测

  进行完日语五十音图平假名的授课后,笔者对两个班的学习效果进行了一个小测试。测试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按行背诵五十音图,第二部分为限时十分钟默写五十音图平假名。然后根据发音是否标准,背诵是否流畅,书写是否规范作为评判标准,对学生进行优秀、良好、合格的评判。为了确保客观、公正,特邀请我校日语外教对学生进行测试评判。测试结果如下:在第一部分背诵五十音图的测试中,四班和五班的优秀人数分别是20人和25人,良好人数都是7人,及格人数分别是8人和3人;在第二部分默写五十音图平假名的测试中,四班和五班的优秀人数分别是21人和25人,良好人数分别是8人和6人,及格人数分别是6人和4人。

  (四)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五班学生在背诵五十音图和默写平假名这两个小测试上都比四班做得要好。另外,日语外教对这两个被试班级进行了总体评价,即与四班学生相比较,五班学生的五十音图发音相对自然、纯正,平假名书写也更为规范。因此,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外语的效率,加深了对语音字母的记忆,发挥了积极作用。五、结语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重点,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在我们看到多媒体课件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学生对老师课件的过分依赖,而出现的一些诸如懒于做课堂笔记、教学目标模糊等问题,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做到把现代教育技术和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的论文 篇4

  1.有目的地完成教学

  初中的升中考就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大目标,面对升学的压力,我们并不能到了初三要毕业的时候才去强化训练,这样有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体力和身心上承受不了,导致对体育完全失去兴趣,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在初一的时候就开始有针对性地把升中考的体育项目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早早明白这就是要考试的东西。比如200米短跑,中考必考科目,而且新课标就有明确要求,起跑方式、怎样呼吸、动作要领等都有要求和指导。我们除了平时加强掌握动作技术之外,还可以组织一些短跑比赛,田径运动会等,这样既普及了短跑,又突出运动能力好的同学,激发学生的潜力,以点带面,短跑这个项目就能得到全面提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学生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以坚强的意志品质克服种种困难,积极主动地完成体育锻炼任务。

  2.多管齐下的教学方法

  (1)鼓励法。在我们日常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第一要素,因为如果学生不够主动,教了也是白教,那还不如给他们自己玩。只有在平时多了解了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多加以表扬,多肯定和承认他们,这样对学生也是一种良性刺激。学生有信心了,上课的兴趣也就来了,那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就没有什么问题了。(2)游戏法。我们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把教学目标和游戏结合起来,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我想,学生对于“玩”来说,就是发挥他们的天性,这样加强游戏的趣味性,也增加了体育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得到了锻炼,也加强了情操的陶冶。体育教学的游戏化,直接推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既“玩”到了,又得到了锻炼,不知不觉就完成教学任务。

  3.调整教学及课程结构和内容,利用各种各种资源为体育教学改革服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意思就是说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结合教学改革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出发,制定出符合学生成长的,符合教学改革有特色的教学体系。新大纲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各占一半,其中选修课程分为限选和任选两个部分。新大纲的调整和《标准》的出台,对教学计划的制定提高了难度,制定计划的时候,我们先要了解学生掌握的体育理论知识、特长、发育情况、兴趣等等,在计划的制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每周必修课、选修课及活动课的搭配,特别是活动课,活动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自己的活动,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自身机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机会,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同时还有选修课程,选修教学有较大的灵活性,应根据确定的体育教学内容、本校情况,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选用。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掌握,不能急于求成。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光靠体育教师是远远不够的,体育教师要发挥最大能量,注意人力、设施资源的开发。我们可以动员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学生、及当地的体育爱好人士为教学改革服务,起到督促、帮助、榜样的作用。设施资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师要与领导多沟通,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配齐体育器材,为体育教学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改革春风的温暖。

  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的论文 篇5

  摘要:在教育研究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轨,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问题。由于人们常常关注于实践与理论的一致性,却忽略了它的内在差异,这就导致两者脱节。而教育技术对教育理论是实用,对教育实践是批判的,这是实践转向理论及实践创新的前提。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干系

  教育技术,是作为学科研究对象的一门技术。在美国,教育技术是在教育领域的面目出现的;而在中国,教育技术则被视为学科的研究对象。而且从事实上理论指导实践不是必然的,无条件的,它一定是在人们的知行统一下找到一个媒介进行两者的相互转换,而这则者需要技术的支持。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康德通过判断力(或理性)对休谟法则的解决,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技术观,都从侧面说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一)理论与实践的差异

  理论与实践的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但是人们常常因为内在的一致性而认为它们是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高于实践”,而人们过于强调它们的效果因而忽略了它们内在的差异。而这里的差异,是指它们内在的东西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人类对于理论与实践的往往是求同的态度而忽视了它的差异。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他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看作是理念的模仿和分有,理念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言下之意就是,理论是实践的依据,我们怎么做就看理论怎么说,理论与实践内在又是一一对应的。特别是近代科学的运用,更是把这种理论推到了极致。1869年,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并断定金的原子量要比锇、铱、铂大,并用元素周期表纠正了原先错误的金的原子量,后人还根据这个元素周期表发现了一些新的元素。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而也发给了人们错觉,认为理论反应了实践,实践与理论又一一对应。理论是否能够贯穿实践?柏拉图推行他的《理想国》经历就能够说明。《理想国》作为柏拉图最著名的代表作,通过与苏格拉底的对话,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教育、文艺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以理念论为基础,构造了一个理想国家的系统方案。可是,过去了两千多年,他的理想国并没有建立起来,理论与实践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内在存在着差异。这里我们讲的理论与实践差异是讲的好的理论能够解释实践,但好的理论不一定指导实践。

  (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差异

  《教育研究》杂志在1991年第5~11期(第10期纪念陶行知诞辰100周年暂停)开辟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其中很多文章都涉及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差异问题。如扈中平与刘朝晖指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双向的,既有理论工作者不关心教育实践的原因,也有实践工作者轻视理论的原因。这也就导致了人们对于教育理论投入过高的期望,而教育理论往往又不能指导教育实践的进行,又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制约。

  (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媒介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差异这个观点已有定论,关于如何调节两者之间的差异问题,这也是诸多学者所研究的问题。吴康宁在《对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思考》中专门提及了理论沟通实践的途径,他提出教育活动模式可担当这一功能。他认为教育活动模式包括三个部分:对特定教育活动模型的呈现,对解释该模型的运行规律的阐述以及对具体的操作程序的说明。这也是理论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把复杂的现实精简了,形成了逻辑上的统一,而实践则是要面对一个无限复杂的世界,没有了逻辑上的统一。但是现实又要把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起来,可是这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差异,人类的知行统一又要它们联系在一起。这二者该如何的相互转换?技术就是这两者的媒介,将二者相结合起来。

  二、作为媒介的技术

  (一)技术的特点

  技术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媒介,有它的特点创造性、自身性和合目的性。而教育技术也具备这些特点。技术的创造性指,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相互转换的过程中,教育理念的运用和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超越。在以往的教育中人们秉承“理论高于实践”的宗旨,把教育实践向教育理论看齐,信封教条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实践不适应理论,归结于理论的错误。而技术的创造性则是把两者的不相适应,相互的联系在一起。这也说明无论理论与实践多么不适合,通过创造性的理论的运用,让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而它的运用也是因地制宜的。技术的自身性指要自身参与进去,它包括了两个因素:工具手段和自身技巧。理论在形成的过程中,为了能更适应多的情景,会把不利于理论的情景因素剔除,而人参与进情景中能把理论忽视掉的部分补充进来,从而使理论在不同场景发挥作用。而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则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复杂的现实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毕竟实践本身不是理论。技术的合目的性指人类在活动与生俱来的东西。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原则”是判断力的一个先验原则,所以合目的性在康德哲学中非常重要。合目的性不是自然的,它人们在寻求多样统一所附加上去的,通过多样的工具手段,最终采取何种工具,取决于工具使用者解决何种问题,这就是合目的性的作用。

  (二)作为教育媒介的特点

  教育技术对教育实践是一种批判的态度,这是实践转向理论的前提,也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教育实践中通过实践的考察和探寻,进行生层次的分析和探讨,然后为教育理论提供素材。通过自身的内在的思考,思想内部的沉淀,在工具使用中的观察、揣摩、关照与感悟。而实践也在这种批判中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是实践的创新。教育技术对教育理论是实用的,这是理论转换实践的前提。从技术层面上来看,理论它本身就是个工具,教育研究的时候为其提供一个研究的方向,构建起一个支撑的框架。理论不是终极性的,它是不断在调整的,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加深了对教育理论的更深的认识。而教育技术就是在使用理论的过程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了解,这也不是简单的教育学所能做到的。教育技术对工具是批判的,从根本上,实践对理论是反作用的。现在的信息技术分为通用和专用之分,实践对技术的筛选。信息技术一旦具有强制性,那么它会对实践的复杂性造成伤害。技术工具具有意向性,它的创造者和开发者的一向一旦不受控制,那么会造成实践的伤害。

  (三)教育技术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人们又要求它们统一,教育技术的出现连接了两者。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技术,不再是不被人们所注意,它与教育理论和实践所结合在一起。技术的发展使实践和理论不再是单一的一体,由教育技术进行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及其三者这间的相互作用。

  三、结束语

  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两者存在的矛盾无疑是教育研究中的一大问题,通过对教育技术和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者三者关系的探讨。进一步地了解到教育技术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而教育技术对两者的联系和互补,改变了教育实践与教育技术的内在的矛盾。使其实践与理论的内联系在能够一一相对应,而不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

  参考文献:

  [1]来凤琪.论教学设计和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关照[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4):35-42.

  [2]杨开城,张晓英,王斌.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教育理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01):9-16+93.

  [3]王良辉.论教育技术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8):26-34.

  [4]郑确辉.论教育技术理论与教育技术实践联系的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13,(03):28-32+38.

  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的论文 篇6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教育术语,它是利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知识与成果,为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利用科学理论去研究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对教育技术进行改变、演化,它对教学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全面地安排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实施,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调控、评价和管理,以达到教学的高效化。

  1.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现代化教育起了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现代教育现代化的主阵地。在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衡量参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会对全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教育领域更是如此。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对国家教育正产生着不小的影响。

  2.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育的形式

  教育形式的变化,其实就是教育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正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去冲弛教育发展的结果。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标志,它使远程教学成为交互性的教学新形式,智能技术和虚拟技术大大变革着实验室的工作效率,课堂中的应用使教学形式系统化、规范化,学生可以不用老师的教而去自学,这产生了高效的课堂,这些都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3.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后,优化了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同步、远程、合作等学习方式变为现实,学生利用平台信息创造各种实用的科技产品;学习都可以随时随处寻找各种知识信息,创造性思维得到极大提高。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正逐步展开,这让学生处于中心位置,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多面培养。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不用说,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为载体,计算机技术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中每个公民必不可少的素养,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传播手段和方法,让更多的人获得学习的机会。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着手重点打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大环境,让我们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素养更加硬朗。

  三、现代教育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变化

  现代教育技术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学习和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尤其在教学中,它不但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地探究接受信息。在阅读方面,电子书刊的出现大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阅读方式,它向我们展示了全新且更加高效的文字阅读检索方式。在电子刊物中,阅读对象变成了声音、图像和三维动画多种媒介,极大提高了人们的阅读兴趣;在信息检索方面,只要输入准确的关键字,便可快速地获取想要的信息;在写作方面,以前老土的手写方式已显得落后,键盘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已成主流,图文并茂和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也变得更加流行,超文本的构思写作和电子资料库中的阅读写作已被高级用户所青睐。四、现代教育技术如何应用于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改革的步伐中载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力量,诚然,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也呈现着它不朽的魅力。太多的新媒体和新手段在不断地应用于课堂教育,这些新手段和新媒体也正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方式带来不小的变革。首先,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

  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它准许我们的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和需要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路径,也为教师提供更加纷繁、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其次,在小组协作中充分利用媒体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习摆脱以书本和老师为中心的束缚,使学习呈现多样化,提高信息的表现力,进而使学习变得简单而有效。

  四、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这一独特的教育技术,它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已突显于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它已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变得必不可少,我们绝不可忽视它的存在。无论是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教育改革的发展,甚至小到课堂教学的改变,我们都要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来推动改变,以全面推进和培养符合全社会需要的全新人才。

  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的论文 篇7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资源发展令世人惊叹,在现代教育中它们的优越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本文从阐述了硬件资源、潜件资源、软件资源、网络资源、课件资源、积件资源、数据通信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这些教育技术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教育技术;资源;种类;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资源也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三件(硬件、软件、潜件)资源中的软件资源即CAI课件资源、网络资源、积件资源、数据通信等发展更快,在现代教育中它们的优越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重大变化,为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技术资源的种类

  (一)硬件资源

  硬件资源是指有形的、具体的信息转换的各种教学机器或设备。硬件资源在传播活动中本身不会改变受播者的认知结构,但却能促进传播活动的发生,加速或延缓受播者的认知结构的改变,实现促进功能。硬件资源通常是以实物的形态存在。硬件资源是开展教育技术的物质基础,没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上存储的教育信息不能呈现,或不能完整地呈现出来。磁带、磁盘、光盘上的信息,学生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上的信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有效地观察。

  (二)潜件资源

  潜件资源主要是指与教育技术相关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等。潜件资源与硬件资源相似,它也是一种外部性的支持条件,研究它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教育技术的应用特点,构建一系列理论体系,从而帮助受播者快速接受信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育技术有它的理论基础,也有自己的专门理论。潜件资源是无形的,潜在的教育、教学的心理、信息、传播、控制等的理论构想、研究成果和实施策略。潜件资源是抽象的,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在教师自身学习、师生的教学活动或认知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在师生的脑海里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可以使部分学习者的学习经验被迁移到另一部分学习者身上,减少重复性的摸索活动。因此说潜件资源主要体现了资源的迁移功能。潜件资源是进行教育技术的关键,潜件资源决定着硬件资源的选择、软件资源的编制、媒体的优化组合、恰当运用、控制教育的进程、信息的反馈、协调学生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三)软件资源

  软件资源是指由硬件实施而设计的教材,是教育信息及其载体。在人类的传播活动中,真正能够引起受播者的认知结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发生变化的就是软件资源,在资源中实现了改变功能。通常我们把软件资源看成是与硬件资源相应的供其使用的教材。软件资源蕴含着教育的具体内容,是实施教育技术的必要条件,没有软件资源,硬件资源的工作就没有意义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传递任何教育信息。软件资源包括常规软件资源、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源、网络资源等。

  1、常规软件资源

  常规软件资源主要是指记录有教育信息的“三片两带”,即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

  2、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主要是指校园网、地区网、国家网、国际网等多层次远距离网上资源库。

  3、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源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源主要是指CAI课件资源、积件资源和智能学件资源。下面只讨论课件资源和积件资源。

  (1)课件资源

  课件(Course ware)资源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资源。基本模式有操练与练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无论那种类型的课件,都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即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在构成教学活动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中,人(教师、学生)是核心。课件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理论密切相关,是编制者思想与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课件成品后不可修改,不能由教师和学生重组改造以适应自己当前的教学。适用于事先确定的特定的教学目标与具体的教学情境。有的课件完全与教科书配套,紧扣教学大纲,紧扣某版本中小学教材,按教科书章节安排课件内容。具有整体性、固定性、特定性和封闭性。课件的运用能够按照某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策略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中能起到很大作用。但由于课件是事先由教学设计确定的、有固定程序的、定型情节的、模式化的、封闭的、整体型的,决定了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范围,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发挥,不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受到很大的局限。

  (2)积件资源

  积件(Integradle ware)资源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积件库与积件组合平台的有机结合。积件组合平台具有无需程序设计、方便地组合积件库中的各类教学资源,面向普通教师易学易用。积件库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网上环境资源库(网上多媒体教学资料库、网上微教学单元库、网上资料呈现方式库、网上教与学策略库)、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五个部分。又可分五个层次:核心层、平台层、实库层(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虚库层(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环境库。由此可见,“积件”资源是一个大系统,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从它的素材库中调用自己所需的素材,然后利用便于操作的工作平台加以组合,也可以随时增加和完善素材库。积件资源只求问题解决,不象课件资源要做好一堂课。积件资源为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因材施教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比如就海岛而言,有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下面嬉戏着鱼群,蠕动着的海

  参,披甲的大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好看的贝壳和巨大的海龟;密林中各种海鸟和遍地的鸟蛋等,总之你所想象到的素材都尽在其中。教师可以调用教学单元库中的习题,还可以通过联网调用网上信息。这样,教师对信息的利用简直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就能以不变(积件)应万变(教学实际)。如果制作出这样的积件,一定会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积件单元是以解决一个问题为单位,而不是以整堂课或整章内容为单位,这样,不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可以通用一个系统,就这一个单元也可以说明多个问题。如一段下雨的素质(图片、动画、电视)这一单元,不但可用在语文课中讲散文、古诗或作文意境,同样也可用在物理课中讲物态变化和落体运动,还可用在生物课中讲生态和地理课中讲气候的相关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积件的通用性,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二、教育技术资源的关系

  教育技术资源是由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潜件资源等构成,它们都是学习资源。

  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互相依赖,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通常是一起运用的。优秀的软件资源,通过优质的硬件资源,正确的操作,适当的环境,科学、清晰、完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都有实体形态,潜件资源是抽象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加大力度进行硬件、软件、潜件三件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潜件资源建设,使潜件资源建设有一套理论,有一个系统,有一个体系,要使潜件资源建设上水平、正常化、系统化。在潜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关系中,潜件资源是占主导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提高、改善教师和学生的潜件素质,进行教师的电教意识、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课件资源和积件资源都属软件系统。课件资源是一个封闭的软件系统,课件资源的个性化特点使得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它的形式和内容完全由课件设计者固定下来,一个人自制自用而效果良好的课件,别人用起来效果不一定好,因为他搞不清制作者的用意。要从别人的课件中摘取自己感到有用的部分,集合成一个新课件,往往技术手段不够,因此教师自己不能加以重组改造。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多么优秀的教育专家和高水平教师设计的课件,也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教学情境,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实际。因此,课件资源的通用性不强,更难以产业化。积件资源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软件资源系统,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教学。积件资源是我国学校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新思维,它改变了教学软件资源的设计、开发与使用相互割裂的局面,使教师自己能方便地制作适合教学情境的CAI软件资源。积件资源是继第一代教学软件资源——课件资源之后的第二代教学软件资源,它不是教学资源库和多媒体着作工具的简单叠加,而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的教学信息和教学处理策略库与教学工作平台。积件库和积件组合平台是积件资源的“两翼”。积件库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微教学单元库、网上积件资源库、资料呈现方式库和教与学策略库为师生利用积件组合平台制作教学软件资源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来源,灵活易用开放实用的积件组合平台则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能动性的有力工具。

  三、结束语

  加快实现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真正发挥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正如1994年教育技术的定义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因此,教育技术的丰富实践,资源内部的矛盾运动,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动力,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现有教育资源的浪费,将促进教育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如果我们的教育改革有了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有了教育技术这样的教育资源的武装,就能胜利地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①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3期。

  ②彭绍东《积件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1期。

  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的论文 篇8

  一、小学德育的现状分析

  多渠道的传播媒体,小学生获取的信息来自四面八方,纷繁复杂,这势必对学校德育产生激烈的冲击。而家长往往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获得技能的多少,而对于受到学校重视的德育不感兴趣。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是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溺爱,使他们养成了养尊处优的态度;同时社会受各种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赌博游戏机、打斗音像片到处泛滥,这直接给学校德育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冲击。现代社会里,我们的小学德育工作如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跟上时代的脚步,已经成为小学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与现代教育技术相整合无疑是适应了时代要求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介入,可以使得学校德育工作教育效果更加显著。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小学德育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拓展德育渠道,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是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可行之道。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设红领巾广播站和校园电视台,以班为单位,轮流制作节目,节目内容让学生自己决定,学生撰稿、拍摄,录制校园新闻、校园动态,利用班队活动,通过学校闭路广播电视系统向全校师生播放。学生在观察、采访、拍摄、观看节目过程中,能受到正面教育,接受反面鞭策。如可拍摄学生保护花草树木、捡拾垃圾等文明行动的镜头,也可拍摄学生进到花坛里玩耍、随手乱丢纸屑的镜头,配上解说词在学校播放,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做起。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班级管理现代化。

  学校是由一个个班级构成的,有好的班风,才能有好的校风。在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管理班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生的学籍网上管理,各种通知通告、活动方案安排网上发布,班级考核情况及整改意见措施网上反馈,各种报表网上传递,班级管理和班队活动纪实网上交流等,这样会使信息传递快,管理规范,效率高。另外,学生、班级的先进事迹和各种成绩荣誉网上宣传,学生的各类作品网上欣赏等,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网上德育。

  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地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本身具有强烈的时代科技特色。21世纪互联网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我们看到有少数学生却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我们可以建立网络兴趣班开设网络活动课,指导学生处理好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休闲娱乐与学习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当中去,让学生从被动地沉溺网吧接受各种信息转为主动地学习和利用网络学习文化知识上来。另外,还可通过网页制作比赛、电脑报比赛,为学生提供舞台,让他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就感。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

  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优化教学过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身临其境,可以多角度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多渠道地获得信息,从而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果。品德课上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一些抽象枯燥的理论,变为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自觉接受品德教育。如“我身边的环境”一课,课前把学校的环境和本班学生爱护环境的照片配上声音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效果很不错。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架设家校沟通的桥。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为了学校、教师、家长及时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孩子的全面发展,我市很多学校建立了“家校通”系统,为学校德育和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新途径,也为教师、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提供了快捷、方便、经济的方式。我们还通过校园网站,与家长在网上交流,形成家校联手、齐抓共管的局面,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结语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运用有利于实现德育的民主化和教育的普及化,有利于实现现代化教育的信息化、多媒体化、多元化,有利于实现德育的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德育的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

  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的论文 篇9

  摘要:随着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的不断变革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显示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要素作用,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逐渐加大。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是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教育技术应该包含教育理念和技术,是教学硬件、软件和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共同组成的系统。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应该认识到,教育技术不只是应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应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中的各个领域,推动着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改革;同时,作为一种理论、一种观念,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着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正在大力地促进创新人才和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各学校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都必然会考虑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的投资,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不断变迁,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越来越先进,使用越来越广泛,为教育现代化进程添砖加瓦,正有效地推进着素质教育进程。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素质教育的支持作用

  学校教学往往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支配下进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素质教育的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才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和空间,为学习者提供了发现知识、探究知识的有效工具。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双主”教育模式的教学过程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情景的创设、学习环境的设计、合作学习的构建都完全与人的认知特性相适应。两种教学理论与模式的教学过程有助于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新的内容不断出现,这就激励着人们要不断地学习进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完善自我,丰富和提高自己,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推动教育在理念、模式,对象、主体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教学建立在简单教具和教师的言传身教上,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教育则是以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依托,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教学空间范围不再局限于黑板讲台,出现了多媒体工具和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维展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可有效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素质教育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和条件,还为传播科普知识和科技信息提供了途径。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创新成果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二、合理完善软件与硬件配套设施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硬件资源为条件,也离不开软件资源的支持。但在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现在,大部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设备齐全且装备精良,然而却常常忽略教学软件、师资培训等软投资方面的建设。如今一些学校购置诸多的多媒体设备却没有适当的软件教材可用,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导致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脱节。更有许多教师不了解操作硬件设施的技能和相应的软件教材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技术。事实上,硬件设备如果没有人的恰当运用就只能形同虚设。因此能够灵活、恰当地将现代教育技术相关设备运用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在软环境方面的投资其实更为重要。学校在购置设备之前必须经过科学论证,以防在设备购置后出现不能使的闲置,在硬件投人时,更应注意软件建设,加大各种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开发、利用、网页的制作,网上教学资源的维护与更新。

  所以,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纠正重硬件不重软件,尤其不重视人的培训的偏颇,正确处理教育技术投资中软件、硬件和师资培训的比例关系,是保障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政策问题,而且是需要从教育技术的理论深层进行探讨的重要学术问题。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应用能力

  教师对新技术的认识和态度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只有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让教师从本质上理解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才能使更多的教师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此,学校在为教师提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物质条件的同时,也需要为教师能够合理、正确、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适当的技术支持,促进教师自觉运用,并进一步推广。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主动更新观念,跳出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更多地去考虑辅助“学”而不是辅助“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习者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优势。

  教师的技术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推动和制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重要因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教师操作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现代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帮助教师尽快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充分发挥现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电教室等资源优势,让现代化的设备充分运转起来。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有着传统教学媒介无法替代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必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的论文 篇10

  摘要:为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文章首先对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从使用电化教育技术突破语文学习的重点;合理利用电化教育技术,引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感情共鸣;合理利用电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电化教育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电化教育技术;语文教学;小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化教育技术也逐渐被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丰富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师的语文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电化教育技术,轻视传统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推崇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不能因此而轻视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主导地位。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电化教育技术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必然会使学生对生字生词、课文分析和朗诵的学习不足,从而造成学生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基础不牢的问题。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电化教育技术

  小学语文教师过分依赖电化教育技术,在教学课堂上大量播放多媒体课件,追求生动的视听和动画效果,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却分散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关注,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这种教学形式上,忽略了对内容的学习。教师应当认识到电化教育技术只是课堂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过分的使用会使电化教育反客为主,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

  二、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正确应用

  (一)使用电化教育技术突破语文学习的重点

  语文教学中涵盖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内容,对于这些内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而电化教育技术在辅助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创设必要的情境,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将重点知识内容转变为易于把握理解的内容。同时,辅以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学生更容易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但也给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等电化教育技术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重点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卧薪尝胆》一课时,卧薪尝胆一词的字面意义对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说是比较晦涩难懂的,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并结合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成语故事,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其背后所代表的深刻含义,明白胜不骄败不馁,只有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二)合理利用电化教育技术,引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感情共鸣

  小学语文的学习范围广泛,很多课文都有其内在的思想情感可以让学生体会。教师要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带领学生进入教学内容的精神世界,引发学生与教学内容、作者的情感共鸣。电化教育技术能够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展现一个图文并茂、声情兼备且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和氛围,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使之自觉地以景触情,得出对人、事、物的体验和感悟。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作者对师恩的难忘之情,让学生去感受这种至深的思想感情,体会其难忘的至深含义,引发学生对于“师恩”的思考。

  (三)合理利用电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某些教学课程的传授时,要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去进行解说和演示,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授课时间,还未必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使语文教学程序化、自动化和科学化,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增加课容量,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时,学生可能认为海洋只是观光旅游度假的场所,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教师用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针对这一课时进行教学,往往很难充分地进行讲解,也很难解释得特别直观、透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可以改善这一弊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来告诉学生,人们是怎样利用海洋、开发海洋、可持续保护海洋的,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海洋对人类未来的生命意义和发展意义。

  三、结语

  电化教育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主导力量,在现在的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但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地运用电化教育技术,不断优化小学语文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金龙.浅谈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5):31-32.

  [2]包建德.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6(4):92.

  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的论文 篇11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培训内容是否符合教师学院的实际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培训效果的好坏。现阶段的培训基本上已经形式化和模块化,大部分的培训都已经成为公式型的知识技能灌输,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人员在培训之前缺乏对被培训人员实际需求的调查,这就导致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脱节。然而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人员,承担着极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其中多以实践为主,脱离教学实践的培训很难在实际的教学中派上用场。

  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应具备的要素

  1.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

  现阶段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一些教师思想素质不高,教学观念落后,甚至很多教师还处于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阶段,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严重阻碍。因此,必须要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是当前教师必须要掌握的教学理论内涵,在教学理论内涵的指导下创新教学策略。例如,在小学教学中,针对词语含义的解释,教师可以采用启蒙式教学,教师在解释“打算”的过程中,可以提问学生的寒假旅游计划,让学生回答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学生回答的旅行计划就是要讲的“打算”,这样既带有启蒙性,又具有互动性。

  2.培养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制作出教案进行教学的能力。信息化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搜索更适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进行更加合理的计划,保证工作进度的合理性。

  三、教育技术培训新走向

  1.转变培训理念

  要做好培训理念的转变就要做到培训中主讲师占主导地位向注重学员主体性转变。近年来,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培训机构也意识到教师学员的主体地位,培训的风格也更加倾向于与教师学员进行互动交流,尊重学员的想法,对于学员合理的意见及建议也予以考虑和采纳。

  2.促进培训方式多样化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单一的大课堂式培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培训人员务必要以人性化为出发点,按照教师实际需求的不同进行不同时间段、不同教学环境下有差别、针对性的教育技术培训。

  3.利用网络进行培训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快捷、高效的交流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一些即时通讯工具,如QQ、微信等,可以及时将一些培训通知、技能知识发送到学员手中;同时培训人员也可以随时随地与学员实现交流与互动。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员时间不充沛,不能参加固定培训的问题,学习的时间更加灵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才是振兴民族的希望。只有在良好的教育下才能培养出健康、全面发展的应用性人才。中小学教师作为人才的启蒙者和引领者,必须拥有较强的知识技能和教学策略,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机构能够及时自我完善,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保证培训过程的高质量,最终促进人才培养策略的提升。

【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的论文】相关文章:

教育与个体生命的理解的教育论文10-31

西部教育技术论文09-25

教育技术论文的撰写11-09

教育技术应用论文12-11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构建论文10-29

对奥尔夫教育思想的理解与实践论文04-08

教育技术论文发表范文03-04

教育技术毕业论文04-06

日语教学教育技术论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