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成长文化”的真教育元素

时间:2020-09-06 09:23:57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感受“成长文化”的真教育元素

毕业论文

“只见分数不见人”的应试教育为大家所诟病,但从另外1个角度看我们又何尝不是这种教育的“中流砥柱”?当我们发现这片田地已是杂草丛生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像苏格拉底1样去“种庄稼”呢?有,并不多,有的是“带着镣铐悲壮舞蹈”。近日读李建成校长的《教育:让我们1生幸福成长》并且身处他的学校3天,蓦然发现这里就有1位“种庄稼”的人,这株庄稼是以“成长”为核心理念的洪泽实验小学学校文化价值链,从这1价值链观照开去,拾得众多真教育的元素。

他把“成长”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基于把“人”作为了学校文化的哲学起点。“人”不仅是肉体的存在,也是精神的存在,康德说“人是目的”,是1种尊严的存在。不识“人”,不识“儿童的人”,是教育的最大失败。走向方面就是急功近利,完全为适应今天这个市场需要而培养人。我们还可以从体罚了学生后这样的1些解释性话语里感受到教育是怎样违背人性的:“恨铁不成钢”、“都是为了你好”、“老师的用心是好的”。“体罚”就是剥夺学生做人的尊严,起点就错,遑论“好的用心”。

同时,李建成认为“成长是生命的生长和发展”,有其自然的规律,这让我想起杜威的名言:“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认识这1点,我们会少1份浮躁,多1份耐心;少1份指责,多1份理解;少1份厌恶,多1份热爱。比如对待儿童的错误,很多人说“同样的错误不允许犯两次”,可能吗?孩子从爬行到直立行走,摔了多少次跤?或许儿童原本就不存在“犯错误”1说。“成长”1词包含了李建成和他的团队对教育多少深切理解和生命关怀啊。

而这种关怀是体现在每1个细节中,学校请工匠把书法家书写的1些古诗词刻写在大理石上,这些大理石贴在教学楼墙壁,墙壁的高度正是小学生最佳高度;教学楼走廊的上方悬挂有“名人名言”,这些名人正是在校学生;教室墙外还有班级的“成长报”,是手抄报,在电脑技术发达的今天,看着这些儿童化的手抄报,我总是涌起1种久违的感觉,在这些尚稚嫩的笔触里我分明读到了1个“人”字;更令人称奇的是洪泽实小的课程开发权不在学校,也不在老师,而在学生自己,他们学校有1位老师曾经“辛辛苦苦”地利用暑假设计了很多项“活动课程”,那知道1开学大部分被学生给否决了。学校的大湖娃艺术学院、大湖娃科学院、大湖娃文学院等学生社团都是由学生组织;“社会实践班”、“走进大自然班”也由学生自由组建。这可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锻炼能力”,更多的是对“人”的尊重。李建成更是从生命学的高度理解为“这样的教育是以‘生命的差异’为基点,并依托‘生命差异’的教育,每个人的生命都在教育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鲁豫在1次访谈时问白岩松:你的儿子长大后还做主持人吗,白岩松回答:我不会去当儿子的导演和编剧,只会去做他的观众!对生命的尊重是他的成长文化的核心,而行动是这1核心的最佳注解。

在他的眼里,成长的涵义还是丰富的,生动的,蕴藏着无穷的欢乐,蕴藏着无尽的教育资源。只有在生命的成长里才有教育,教育也1定,并且只能在生命的成长中进行。

有成长,就有风雨、坎坷、成功、喜悦,甚至磨难,痛苦,这些都是成长的1部分,是属于生命的原生态的教育,我很赞赏李建成“共享成长”理念,因为,这里不仅包含共享“成功”,还包含有共享“失败”之意,每当我仔细咀嚼“共享成长”这1词时,心中充满着温馨和前进的力量。但如何让生命积极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教师的职责,也是1个学校的职责了。1片荒原随意成长还是荒原,1群动物成长的最后还是动物,1群人的成长最后就1定是人吗?这个问题似乎是比较难于回答的,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接受了教育,用孟子的话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人与禽兽的差别就是接受了教育与否。孟子所说的教育是健康的向上的超越的教育,是以人为目的的教育!这才是以人为目的的教育成长的真实内涵!

李建成理解的“成长”不仅仅是学生的成长,也包括教师的成长,家长的成长,学校的成长,如果仅仅是学生的成长,那么成长就明显感到单薄,成长文化中,学生的成长当然是核心,但学生的成长必须有1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第1位的,教师的成长当然也是第1位的,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成长,没有教师的成长也就没有学生的成长,这是成长的不2法门。成长的.门径很多,但我们的目标是1样的,就是以人为目的,以完善人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是起点亦是终点。民国4大高僧之1的太虚法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法师所说的其实也就是人格的修炼。学校教育不进行人格的成长和锻铸,那还会进行什么的养成呢,学校里还在生长什么呢?学校是人格锻铸的地方,包括教师,包括学生,教师成长了,学生的成长才会顺利,才会健康,然后就有了学校的成长。

周5下午第1节是他们学校的阅读课,走进每1间教室我发现是“师生共读”课,老师们拿着学校推荐的书籍,静静地徜徉在教育家们所描绘的教育王国里,那1幕“共享成长”镜像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当我知道学校的网站每天有几千家长在点击的时候,我有仿佛看到了家长们的成长。学校家庭,教师学生都成为1个成长的共同体,这是1件多么令人快乐的事情呀,我们在这样的1个成长的土壤中共同享受成长带来的快乐,还有拔节的痛苦!

成长是没有止境的。我们有1个理想,有1面旗帜,我们将永远努力,在成长中快乐,在成长中享受,在成长中完成教师的人格,学生的人格,在成长中完成学校的文化建设,锻铸学校的精神,形成传统,这就是“共享成长”的魅力所在。

感受“成长文化”的真教育元素

【感受“成长文化”的真教育元素】相关文章:

1.室内设计文化元素

2.动画设计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

3.工业设计中的文化元素研究论文

4.动画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

5.广告设计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6.广告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分析

7.论高校舞蹈啦啦队中街舞文化元素的运用

8.浅谈现代元素与古典文化精选文章

9.徽文化元素在酒类包装设计的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