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解析

时间:2020-10-19 12:15:41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解析

  微时代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人们恍然发现,原来传播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完全可以实现。对于接受者而言,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内容。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解析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深入到各个领域,各类社交软件为人们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被广大用户所喜爱。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敏锐的触觉,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快,但同时缺乏社会阅历,自控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因此,高校教师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避免信息泛滥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微”时代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微时代对高校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教育途径。

  关键词:“微”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异军突起成为当下最具有代表性的媒体动态,而微博、微信作为新兴的网络交流工具受到广大用户的热捧,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巨大,是微博和微信使用最大群体。在微时代下,学生之间加强了沟通与交流,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但与此同时,大量的信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这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情况。

  一、“微”时代的特点

  1、信息发布便捷即时,辐射面广

  微时代信息发布快捷、传播速度快,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心情、照片、新鲜事等,也可转发和评论他人的信息,比如作家韩寒开微博,仅仅发了一个字“喂”字,12小时内被转发4483次、评论6646次,粉丝达到7、4万。小的信息量提高了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用户更新信息后,其“粉丝”可能评论与转发,从而在传播中产生几何倍数的增长,极大地拓宽了信息发布面。

  2、用户端广泛,跨媒体传播

  微信和微博在开发初期目的是为了用户在手机上方便应用,实际上用户也可以通过PC等多种智能终端发布信息,进行跨媒体传播,同时,也可以通过短信、飞信、彩信、Email、WEB网站和WAP网站等网络媒体进行二次传播。

  3、信息地位平等

  “微”时代网民发布信息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和发布者。信息交流形成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灵活的形式,微博和微信使用语言的简短化,更是使“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而不必考虑是否有文采。

  二、微时代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现阶段大学生的.生活条件优越,他们追求个性独立,渴望受到他人尊重和关注,而微博、微信的产生能够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给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的平台和空间。在微博和微信中,他们能够随意的发表自己的言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宣泄自己的情绪,释放压力,同时也可以得到朋友圈中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从而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另外,通过微博、微信的互动性,大学生可以认识更多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朋友,在平台上分享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鲜事,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2、消极影响

  首先,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他们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微博和微信的更新与查看中,过度依赖微博和微信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与课外活动丧失兴趣,很容易导致他们出现厌学的心理。另外,网络信息量较大,其中包括正面和负面信息,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导致认知偏差,影响价值观的形成。第三,一些学生在虚拟世界中能够与人正常交流,但在现实生活中却缺乏与学生、教师之间的沟通,对身边的同学漠不关心,过分沉迷在虚拟世界中,导致一些学生迷失自我,产生自我封闭、迷茫、恐惧的心理状态。

  三、微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策略

  1、利用新媒介了解学生心理动态

  微博与微信为人们提供交流与分享信息的网络平台,通过微博与微信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目前,从大学生的应用状态与心理分析,大多数学生较为喜欢这种交流方式,并对其逐渐产生心理依赖。面对这种情况,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利用新媒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关注学生动态来了解大家的心理变化。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但据统计,学生关注本校微博的数量少之又少,学校发布的内容大部分属于新闻和通知类,所以导致学生的关注度和访问量较低。鉴于此,学校可以借鉴一些当下较为热门的微博方式,组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话题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在活动中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思想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展开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微博和微信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关注班级学生发布的信息动态,了解学生近期的心理情况,并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理防线,做好预防工作。对于已经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给予疏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利用新媒体,开展微博心理咨询

  实际上,一些学生在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后,却不愿意参与心理咨询,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或治疗让学生难以接受,并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面对这种情况,高校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减少学生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学生能够将自己真实的心理问题描述给教师,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和微博建立公众账号,例如“心灵家园”、“心灵鸡汤”等,利用网络平台针对学生提出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

  3、要对学生进行适度的监管,形成良好的“微文化”

  微时代中的信息传播速度相当快,并且信息缺乏有效的监管,容易出现一些负面信息与虚假、诈骗信息,因此,学校应帮助学生提高鉴别这些负面信息的能力。心理辅导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一些主题活动,以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为主题,例如“致青春”、“成长”、“爱情”等,通过积极向上的“微文化”活动的开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小梅.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04).

  [2]丁黎,陈羿江.地方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3]胡月,戴艳军.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1).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解析】相关文章:

1.微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关于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论文

3.分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可行途径

4.探索当前体育教学之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5.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论文

6.市场定位下教育会计课程教学创新途径

7.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论文

8.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企业管理

9.茶文化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