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路径研究

时间:2020-10-09 17:18:50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路径研究

  摘要:文学经典是传承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媒介,蕴含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成就。经典的文本历经人类历史的考验而不断被阅读,是人类关于自身生命的认知的考量。但当下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妨碍了大学生的经典阅读,我们认为只有以人文社科课程为重心、以阅读经典文本为核心的通识教育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重新回到经典阅读,这也是当下我们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最重要的路径。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路径研究

  关键词:经典阅读 引导路径 通识教育

  人类文明存在于经典之中,文艺作品中的经典成为人类确证自身的价值所在。正是从这个角度说,阅读经典,亦即观照人类自身;审视作品的艺术生命亦即审视人类的思想意向与生命所向。引导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对审美心理的愉悦、欣赏水平的提高、文学修养的丰赡、生命价值的认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学经典阅读危机的现象解读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当下大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低下,原因就在于学生们没有形成阅读惯性,日常的阅读量也不够。他们置身于当下的文化场域之中,将读图与刷屏作为惯常消费,反而将文学经典束之高阁。这种反常的根源在于当下的高等教育的教学培养模式。

  将高中阶段的机械教条式的教学模式塑造的僵化思维延续到大学,学生们因此习惯于被填鸭,习惯于被思考,已经丧失了学习和阅读的自主能力。进入大学以后,尤其是已然弃精英教育从而倡导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学,百人班型普遍化,学生们无法通过讨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难有观点交流。而这种讨论恰恰是以大量阅读为基础的。讨论的缺席,造成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只剩下听讲,不需要课后读书也可以完成作业的后果。

  再者,当下的高等教育,受制于学时,大多数课程使用的教材都是概论性导论性的拼凑方法编写而成,碎片化和无意义消解盛行。很多有形与无形的东西都一“闪”而过,人们对以往的经典无暇驻足、留神。在这场拆解中学生们被迫远离经典。更有甚者,在大学中的课业考核与评价机制更加简单粗暴:统一命题、闭卷考试、标准答案、流水阅卷。这种看似公正量化的机制实则恰恰扼杀了学生们仅存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大学本应具有和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完全归于标准答案。在这场阅读经典与考核机制的博弈中,学生们无疑只能无声地选择教材思维。正如陶东风先生所说,“似乎学贯中西、雄辩滔滔,实则一知半解,满脑子名人名言”。

  课堂的面貌大抵如此。课后的阅读进而被功利性阅读占据。学生们受制于就业和升学的压力,因而更加注重效率与回报。实用性与功利性的快餐式阅读成为导向。应试书、考级书、外语书取代经典引领课后阅读。在这样的文化和现实场域中,我们引领大学生回到文学经典阅读具有重要意义。

  二、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解读

  通识教育是实现启蒙智识计划和政治计划的共同选择,它的目的是使学生逐渐告别专业教育的机械联合和“神圣的”、封闭绝缘的、排他性的定例与惯性,成为趋向平等的、流动的、分工和文明的人类社会的“通用阶层”成员,即成为能参与动态社会的有机联合,能合格履行其职业所派定角色的受薪阶层成员。这种教育的目标首先是为了实现最大范围的文化同质性,即建构一个全新的体制以满足因分工而派生的随机、短暂,但又极端重要的人际交往需要――现代社会存在着比以前多得多的抽象的、复杂的、精确的、“非个人的”、“摆脱情境约束的”信息需要传递;其次,通识教育还要实现文化疆界内全部人口的可雇用性,提供虽非最深邃但必须是最广泛的知识、沟通技能以及职业的专业化训练,以使个体能够在这个不得不投身于其中的庞大福利事业及其分工网络中获得名分,占有一席之地――使男人和女人们尽可能精确地适合他们的职位,或使他们适合一些功能上相似但有着等级从属与支配关系的职位。这些目标决定了现代高等教育在形式上必须用垄断合法教育的社会化机构(如学校和专职教师阶层)所实施的集中的再生产取代以往次生群体(如亲属集团和邻里)所完成的自我的再生产;在内容上则必须用一种经过选择予以认同的文化取代以往那些用来锻造个人的传统和自在的习惯。这种经过审慎选择予以认同的文化通过重组前现代高级或低级(民间)文化中“有政治前途的”单元,发明了一种对于想象所有大于家庭的政治共同体――首先但并不限于“民族/国家”的政治共同体――来说至关重要的“传统”。这个“传统”更多地承载于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中。严格来说,当下的现代教育有两个取向:一是高级文化取向,走向最大限度的个体自由和自我完善的通识教育;一是大众文化取向,走向维护文化同质性秩序和分工结构的准专业化和专业化教育。两种取向有矛盾,但都不可或缺。如今,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压倒了过去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这也意味着通识教育的呼声开始压倒狭隘专业教育的呼声。事实上,片面专业化的后果使社会变成了黑格尔所谓的“精神动物王国”。动物在某一方面专业化,并且不能做任何别的事情。但与动物相反,人作为一个精神的存在从本质上说是通才,是“绝对精神”的媒介。文化趣味、良好的判断力、创造力、美感、道德感、科学精神等都来自于那些以往被错误地视为无用的通识教育科目,诸如哲学、文学、历史、诗歌、音乐、艺术、宗教等。这些科目长久以来被忽视,或者出于无知,或者出于狭隘意识形态立场,其后果是异化的加剧和文明的衰微。单纯技术进步并没有导向同步的人类理性进步,而是导向了新的野蛮化。西方晚期现代性的文化危机和当下转型中国的社会矛盾都给了我们一定启示,大学教育应回归高级文化,回归通识理念,回归经典阅读。高校人文社科类通识课可以说是探索解决之道的一种重要尝试。

  三、通识教育引导文学经典阅读的路径分析

  现代社会的运行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其公众的文明素质之上的.。就大学而言,学生作为被充分启蒙的、被理性化塑造的公民,其素质除了一般学识、美感、道德感应在众人之上,还表现在“专注”的精神品质。“专注”也可以归纳为理查德・桑内特所谓的“匠人精神”,它指的是将某件事情做到真正精通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专注仍然是一个人为取得真正成功而必需的精神品质,虽然它需要封闭,不太讲效率,会迫使人放弃各种机会,因为只关注一件事情。专注的人也许会变得落伍,但从总的得失看,只有专注的人才有机会领略深奥的事理,有机会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并取得坚实的成功,相比之下,肤浅所取得的胜利经常是摇摇欲坠的,它导致了“无用的灵魂”。为了培养学生专注的个性,教学设置上首先应建构师生间高密度的学术互动机制,比如制度化的时间与空间,包括能让讨论深入下去的虚拟空间(网络平台)等。其他如专题讲座、讲坛、读书会,班导师组织的小组讨论等形式,弥补了有限课时的不足,在培养学生专注于文学经典的品质和调动主动阅读精神方面,也都优于传统的课堂讲授。

  在实践中我们选取了一些面向全校开设的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课程内容与形式做了很大程度的改进,探索在有限学时中尽可能完整精当地与学生讨论各种流派、思潮和各时代核心问题的方法,而把知识的扩充留付于其自学精神已被充分调动起来的学生们。这意味着,课程内容不能封闭于任何教材,不能清单式地纠缠于知识点的罗列,而是要精讲经典文本。以讲座的形式上每一个学时的课,在授课中同时布置大量的背景阅读书目,并利用网络平台指导学生在阅读、撰写报告、小论文和陈述报告之后的小组讨论。采用这种讲授与指导相结合的形式授课,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讲解教材和检验机械记忆力的考试。由于课程的成败是建立在学生主动阅读而非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角色的指导性和调动性因而凸显,其工作量不是减轻而是加重,在此,教师们更应率先垂范地大量阅读经典。事实上,这种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他们的收获也数倍于那些即学即忘的考试课,因为它真正与经典文本相衔接,能够切实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于真理的信念。

  四、结语

  通识教育不是将高等教育视为职业教育、专业教育,而是专注于人的教育,倡导的是人的整体性的精神世界,给予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通识教育要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是在人类基本知识方面下比较大的功夫,尤其是人文社科方面的经典文本要求比较多,这就必然要有相当的阅读量。通识教育就是要回到经典阅读,应成为高校引导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路径之一。当然,越来越开放的跨学科通识课也能为这种文学经典阅读奠定认知基础。

  总之,文学经典阅读的真正实现有赖于通识教育的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真正实现需要进一步探索、设计合理的教改方案与实践途径,兼顾课程的共性与个性,找到每个学科、每门课内容与形式的最佳契合点。这将是今后研究和思考的焦点。

  参考文献:

  [1] 甘阳.通识教育:美国与中国[J].复旦教育论坛,2007(5).

  [2] 张筠.经典阅读现状的应对路径:回归原典[J].图书情报工作,2013(13).

  [3] 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西班牙]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州,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路径研究】相关文章:

1.通识教育分类教学方法研究

2.通识教育下公共音乐课程的研究论文

3.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4.浅谈全人目标下的通识教育

5.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和体验研究

6.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

7.新闻教育改革路径研究论文

8.小议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路径论文

9.高校美术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