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初探

时间:2020-11-06 17:53:39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职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初探

摘要:个人知识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管理技术和方法已应用于教育领域。从应对激烈社会竞争的角度,高职院校学生尤其需要加强个人知识管理。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应采取有效的知识管理方法,包括提高信息素养,注重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管理,有效利用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完善自身知识系统架构,构建个人知识管理的双模型结构。

    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显性化管理;双模型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06)10-0014-03

    当今时代,知识已成为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共享、利用和评价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从而更新和提高个人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以及应变和创新能力。①因此,个人知识管理将作为个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重要手段。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一)文化知识基础较差

    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困难相对较大,迫切需要一种系统的管理知识的方法。

    (二)自卑心理较严重

    高职生属于专科层次,与本科生相比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由于社会对高职存在偏见,高职生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产生偏差,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

    (三)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适应性比较强

    高职生虽然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差距,但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和爱动、爱表现自己“才华”的天性。

    (四)知识缺乏系统性,隐性知识有待显性化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专以上学历和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技能证书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除了要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公关协作、法律法规等知识。总的来说,高职学生的知识较为零乱,缺乏系统性,同时技能型、经验型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如何使之显性化,都需要一种方式将其组织起来。

    二、高职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一)解决信息过量问题

    如今,学生除了从课堂、实验、实习中获得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从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校园网、Intemet、学校组织的各种讲座、研讨会等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得海量的信息,却无法判断孰优孰劣,更不知道如何整理这些信息并取其精华。解决信息过量的方法不是使信息减量,而是要学会如何将数据与信息转化为有用的知识。

    (二)及时更新知识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备信息处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现代社会知识的半衰期已缩短到5年左右,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只有不断学习、使用、创造、更新已有知识和技术,成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

    (三)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高职学生将成为现代技术条件下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中间层次人才,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特别

     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他们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将越来越多,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知识的方法很难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三、高职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

    (一)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个体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敏锐的信息意识,正确评价和鉴别信息的能力,将信息与工作、生活、学习结合起来的应用能力,信息道德意识,信息再创造能力。②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相对较低,表现为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能力差,不会利用网络和光盘获取信息。针对高职学生的这种特点,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第一,通过专业教育来培养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在接受学科教育的同时提高读书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搜集与整理资料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反思以前的学习经验与习惯,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第二,开设信息检索课。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各类文献信息源的特点、作用,重点介绍光盘数据库检索和网络检索的方法。第三,加强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场所,要配合学校的教学改革调整藏书结构,并发挥其集信息与教育职能于一体的文化功能。

高职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初探

(二)注重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管理

    根据德普雷和肖维尔的有关知识转化的模型

    (如图1)③,以高职学生为对象的教学过程,应以“社会化 ”(隐性到隐性)——经验形成的过程、“外化”(隐性到显性)——策略构建的过程,即个体获得在此基础上被其自身内化了的技能型或技术型能力为主,以“综合化”(显性到显性)——事实与概念的再现过程、“内化”(显性到隐性)——原理与论证的掌握过程,即个体获得在此基础上被其自身内化了的开发型或研究型能力为辅。概括地说,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及其教学过程应以内化(隐性到显性)为主,更多地关注职业行动策略的构建。因此,高职学生应该把隐性知识的管理放到第一位,善于挖掘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