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1-04-19 10:46:08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探析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语篇分析 课文教学 兴趣

探析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传统的大学课文教学是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子结构和语法现象,忽略了从篇章结构的层面去引导学生理解整篇文章。从语篇的层面对课文进行分析,研究句子在语篇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际能力。

  在课堂教学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方式的大学里,英语教师如今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几年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英语师资的不足导致了大学的大班化;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和学校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权重值的淡化;还有就是学生可从课堂外的多种渠道获取英语知识等,所有这一切都迫使大学英语教师使尽浑身解数,试图把学生吸引到课堂里。但在笔者任教的学校里,英语课学生逃课的现象比别的科目要多得多。有些学生尽管是迫于学校规章制度的压力而勉强坐在教室里,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向我们清晰地昭示着一个事实: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对英语已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状?经过,笔者出主要的原因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单调乏味,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感受不到上课的乐趣。久而久之,便彻底丧失了去上课的动力。

  因此,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便成了当务之急。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里,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子结构和语法现象,而忽略了从宏观的层面去引导学生理解整篇文章。其结果往往是教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生怕漏掉了哪个词或句子,学生在下面也是手不敢停,记录下教师给出的所有的例词和例句。一个单元学完了,学生只是地记忆了部分零散词汇和某个语法,对文章的中心思想、篇章结构等却很模糊,造成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只见木不见林”的尴尬局面。

  从中学到大学,对学生来讲,是一个质的飞跃。他们不再需要被动地获取知识来应付升学,而是注重于知识的实用性。他们要亲身去经历、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教师要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用语篇分析法进行大学英语课文教学,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语篇分析概述

  语篇分析是“一门年轻的、还没有定性的学科,它吸收了包括语言学、符号学、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为一门专门研究交际中语言运用情况的、涉及各种学科的学问”。[1]语篇分析研究的不是构成句子的字、词,也不是单个的句子,而是超越了句子的范围,研究句子在语篇中的作用,研究用于交际中的语言。它不仅重视语言的形式,而且重视语言的功能。运用语篇分析法进行课文教学就是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语言、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进而达到理解。我者对语篇分析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近几年来该领域获得了迅猛地发展,特别是很多专家学者在将语篇分析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

  根据部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之一是学生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首先应将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了解文章提供的主要信息。在进行整体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词、句、段落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更好地掌握全篇课文,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第二版)》第一课《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2]为例,谈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语篇整体教学。

  二、语篇分析教学步骤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是一篇记叙文,作者讲述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其中不乏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是非常值得大学一年级新生学习和借鉴的,所以整篇文章适宜细读。

  1.课前准备

  课前首先布置学生预习生词和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对即将讲述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小组讨论

  开始讲述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What problems did you have in trying to learn English in your middle school?

  (2)Why do you think the computer can help you in learning English?

  (3)What other things do you think we can gain through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长做记录,然后把结果向全班汇报。

  3.课文学习

  (1)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分析结构。规定学生在10分钟内通读全文,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

  读完整篇课文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正确地把文章划分为三部分(少生如感到困难,教师可适当点拨)。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是总起,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干部分,包括六个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作者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网络学习英语的经历。最后一个自然段为第三部分,重申了主题,与第一部分遥相呼应。文章各个部分相互照应,浑然一体,使得整篇文章的脉络非常清晰。文章采用了演绎法,也就是遵循了从“general”(一般)到“specific”(具体)的发展规律。教师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课文结构整个框架概括如下。            

  Topic(General statement,Para. 1):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wa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yet most rewarding experiences of my life.

  Development(Specific statements):

  1)My experienc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Para. 2):

  a kind and patient teacher who praised all of the students … positive method…eagerly answered questions,at the top of my class

  2)My experience in senior middle school(Para. 3):

  an(impatient)teacher…punished those who made mistakes…shaking it up and down…shouted…lose my eagerness / desire to say anything in English

  3)My experience at college(Para. 4):

  far from perfect…very large class and better students… feel intimidated… afraid to speak…at the same level forever

  4)My experience with the online course(Para. 5~7):

  require commitment and discipline …virtual classroom…practice all the time…cry with frustration…feel like giving up…reaped the benefits of hard work

  Conclusion(Para. 8):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has been a most trying experience for me,but one that I wouldn’t trade for anything.

  在学生清楚了解课文三部分层次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借助划线部分词和短语的帮助,把主干部分(即第二部分)的细节口头复述出来。

  这样,在细节学习课文之前学生就已了解文章的大意,对语篇结构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

  (2)找出时间、空间标志词。在分析了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特色。文章是作者讲述自己一直以来学习的经历,很自然地就以时间为主线,按照时间、空间发展的先后顺序组织全文,其中用了不少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要求学生找出来。典型的句子如下。

  1)My experience with a foreign language bega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Para. 2)

  2)When I went to senior middle school.(Para.3)

  3)However,that state didn’t last long. When I went to college.(Para. 4)

  4)That was the situation until a couple of years later,when ...participated in the virtual classroom.(Para. 5)

  5)I had finally reaped the benefits of all that hard work.(Para. 7)

  上述句子中加粗的词和短语表明了时间的推移,斜体部分标志着空间的'变换,学生注意到这些词之后,对事件发展的整个过程就一清二楚了。

  (3)词汇学习。运用语篇分析法进行课文教学并不意味着完全忽略对词、句的讲解,教师可以把这些讲解穿插在语篇分析中,甚至是以这些词、句为线索,引出整个语篇。在《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这篇文章中,作者在开头先阐明文章主旨:学习英语是我一生中最艰苦的(the most difficult)也是最有意义的(the most rewarding)经历之一,然后作者在展开的部分用了两组词分别支持了意义对立的两个词difficult和rewarding,要求学生找出来,其结果如下。

  The group of “difficult”:frustrating,punish,shout,lose my eagerness / desire to say anything in English,very large,far from perfect,feel intimidated,afraid to speak,(my English)stay at the same level,cry with frustration,feel like giving up

  The group of “rewarding”:well worth the effort,at the top of my class,eager to study,understand about everything,reap the benefits of all that hard work,teach me the value of hard work,give me insights into another culture,able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cultures

  学生在这种寻找词汇链的学习活动中,注意力从某个单词或单句转向了整个语篇,枯燥乏味的词汇学习变成了有意义的篇章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语篇衔接分析。根据Halliday & Hasan的说法,[3] 语篇是一个语义的单位。任何一个语篇,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它的意思必须是连贯的。语篇意义的连贯可通过衔接手段来实现。衔接手段包括指代、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文章主要使用了连接手段来实现语篇的连贯。学生通过查找,不难发现作者用了一些表示转折意义的连词如yet、while、unlike、although、but把两组意思相对立的词连结起来,表达了一种对比的意义,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在上下文中起到了语篇连贯的作用。

  4.归纳,布置作业

  学习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对记叙体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行归纳。语篇的开头部分往往点明文章的主题,中间部分则是围绕着主题展开,结尾部分回应主题,其篇章结构是以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的顺序为线索展开的。学生在掌握了此类题材的结构特点后,便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教师要趁热打铁,布置学生课后仿照本文的结构写一篇记叙文,使学生得以学以致用。

  三、结语   正如黄国文先生所说:“语篇分析可提高对使用的敏感性”。[1]学生通过对语篇的层次结构、主题思想的分析,能深层领会语篇内在的关系和作者的真正意图,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获取知识,摆脱了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在大学英语课文教学中进行语篇分析,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分析[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1:1-2.

  [2]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M].第二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Halliday,M.A.K.& 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探析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8-04

错误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9-10

探析对比分析学说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08-16

浅析目标教学在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8-28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08-13

PBL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10-15

词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9-18

类比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的探析11-10

浅析话语分析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8-20

赏识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