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时间:2020-10-12 15:51:11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提高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论文摘要:绘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偏低,提高绘画专业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是改变现状的重要突破口。从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两个维度,分析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并紧密联系发展的实际需要,从思想观念与教学实践等方面着手,谋求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保障高校绘画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应然选择和当务之急。

  论文关键词:绘画;学生;就业能力
  
  我国自20世纪末开始实施的扩招战略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在数量上将我国高等教育推向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但高等教育质量上的发展却遇到了瓶颈,最终表现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中国社科院2009年《社会蓝皮书》中的就业结果显示,在目前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中,类专业首当其冲。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副院长在谈到绘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时不无忧虑地说:“高校艺术专业越开越多,学习绘画专业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可是学生以后的出路也是个大问题。”分析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并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从思想观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着手,谋求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保障高校绘画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应然选择和当务之急。
  就业能力指的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从事某种工作所必备的能力。就业能力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二者在职业活动中都是必备的,要成功地从事某种职业,需要一般就业能力与特殊就业能力的有机配合。笔者在工作中,也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积极对学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一、艺术专业学生一般就业能力的提高
  
  一般就业能力,也可以称为综合素质,如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习惯、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能力等。一般就业能力对就业成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但通常也是被学校和学生个人所忽视的,因为一般就业能力与实际工作的关系不是十分明显。实际上,用人单位十分看重毕业生的一般就业能力,许多者就是因为一般就业能力不强而未被录用的。美国有一份失业调查报告显示,失业中的90%的人不是因为不具备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而是因为不能与同事、上司友好相处,或者经常迟到。可见,这些人失业并不是因为缺乏特殊就业能力,而是缺乏一般就业能力。
  
  (一)艺术专业学生一般能力的现状及分析
  在大学中有一个共识,人们普遍认为艺术类学生素质不高,像吸烟喝酒、出言不逊、打架斗殴、迟到早退现象等,一般都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艺术类学生的“作为”。很多课教师最怕承担艺术类学生的教学任务,甚至将其视为苦不堪言的事情。作为一名多年来从事艺术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实事求是地讲,艺术类学生身上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近几年,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大幅扩招进一步将艺术类专业的生源质量拉低,高校艺术类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批“中学混混”在高考时临时抱的一个佛脚,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急训与考核,就能以相当低的课分数考入大学。在近几年持续的“艺考热”浪潮中,充斥着相当一部分这样的学生。
  艺术类专业教学强调个性化,在塑造学生个性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偏差。首先,对个性的实质存在误解,很多学生认为人性就是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甚至认为自己不弄出点花样来有失自己的艺术生身份,因而致力于打破常规,追求奇特,只要是与众不同的就是好的,结果造成自身综合素质越来越低,甚至难以融入和适应群体的生活。我国的艺术领域受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是相对惨重的,这与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贯盲目追求个性是有一定关系的。
  
  (二)艺术专业学生一般就业能力提高的途径
  在观念上,使艺术专业学生明确认识一般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和个性的真正含义,使学生明确认识在大学期间有意识地塑造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与学好专业甚至比学好专业更为重要的学习任务,应该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也应该是一项全面性的工作。在学生的入学教育中就应该明确强调,在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过程中,无论是辅导员,还是任何一个专业课教师,都应该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强调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确认识个性的真正含义,个性是一个学概念,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中显现出来的,并且相对稳定地影响人的外显性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简单地说,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前者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后者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使学生明确,个性绝不是不伦不类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