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困境与出路: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时间:2018-01-12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城镇化 城乡基础 教育均衡发展

  【论文摘 要】城乡均衡发展问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从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所遭遇的硬件障碍、软件制约因素及投入体制和政策问题三个方面对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上述困境,提出均衡发展城乡基础教育的出路:建设标准化学校与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及规模相结合,外引人才与内部援助乡村教师专业素养相结合,创新教育投入政策与改革体制相结合。

  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急需配套的高素质的资本作支撑,而作为一个占很大比例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不管是在办学条件还是在师资配备等方面都还比较落后,很难满足城镇化对优质教育和优质人才的需求,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羁绊。因此,本文对我国在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发展教育的重要问题,国家教育部也已对此提出了初步的规划,“力争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实现区域内基本均衡”。[1] 当前,在均衡发展城乡教育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硬件障碍
  我国当前落后的乡村教育教学设施是影响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硬件障碍。虽然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进步,一些重点学校、城市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但我们不能不正视的一个事实是: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里,仍存在着“水泥板当桌子,教室的窗户用塑料布糊着,12位教师挤在两间办公室里,两位教师共用一张办公桌,3位教师共坐一把连椅”[2] 的状况。虽然近几年乡村学校有了较大改观,但是基本教学条件仍很落后,实验室、电脑室、活动室等以及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活动设施对他们来说仍是奢望。乡村学校这样的教学条件限制了农村孩子的视野和见识,不利于他们成长为当今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2.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软件制约因素
  较低的乡村师资水平难以为乡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这是制约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软件因素。据教育部资料显示,截至2002年底,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仅为86.5%。[3] 专任教师总体素质偏低,学历层次普遍不高的现状使他们面临许多专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另外,农村师资水平的问题还体现在学科结构方面,专任教师中,专业不对口、所教非所学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体育等学科,绝大多数老师都是非专业甚至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或具有专业教育。我们知道,当今学科发展正在日益走向高度整合和高度分化,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具有专精的专业知识,而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难以应对当下学科发展的要求。
  3.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体制和政策问题
  乡村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已成为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突出困境。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投入总量上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从而影响着乡村教育的投入总量。另一方面,在教育投入总量不足的背景下,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我国长期以来又执行的是城市偏向政策,这一投入分配机制使乡村教育投入与城市学校相比差距更为明显,如河南省“2003年全省生均教育事业费城市初中平均值是601元、小学为468元,而农村则分别为539元和428元;生均公用经费城市初中平均90~120元、小学为60~100元,而农村初中为80元、小学为50元。1999年,省会郑州市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全省的5.9倍,相当于最低的滑县农村的14.7倍;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的新乡市与全省农村的平均数相差也高达5.9倍,与最低的延津县的差距则高达11.4倍”。[4]

浅谈困境与出路: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的论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