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实施中情感教育难以常态化的原因及策略

时间:2018-01-12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情感 常态化 策略

  【论文摘 要】在高考压力的背景下,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第三维目标进入教学目标中,倍受教育者的关注,卓有成效地开展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弥补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目标的缺失,处理好高考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有良好的品质,在课程学习中培养积极的情感,以积极的情感促进学习,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新课程改革中把情感教育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家庭、中关注学生情感的教育少之又少,待问题出现时,往往已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不仅引起了教育专家的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青少年只有在知识学习和情感、人格等各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自然地体验到做人的尊严,理解人生的要旨。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那么新课程实施多年来,情感教育的现状如何呢?
  一、新课程实施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应该肯定,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情感教育意识明显增强,教师围绕新课程实施如何渗透情感教育作了许多有益探索。但是,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还未形成一种常态,变成一种习惯,体现一种风格。在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中,教师反复探讨如何渗透情感教育。而在日常教学中,尤其在复习迎接会考和高考的过程中,则忽视学生的情感表现和教育。更有甚者,将会考和高考与渗透情感教育完全对立起来,认为顾及了会考和高考复习,就无暇顾及情感教育。
  鉴于以上情况,尽管教育专家呼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也研究了相关理论,新课程教学目标中把情感教育目标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与时代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因此,学校中,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凭优异的成绩有意或无意得到老师的肯定或关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更有自信心,顺利完成学业。但也有部分成绩优异者,由于缺乏情感关怀,在高考压力下,虽然学业成绩优异,但情感冷漠,甚至仇视社会、仇视他人。马加爵现象无不说明这一点。还有些学生虽然学业成绩优异,其内心并非热爱学习,而是迫于各方面压力而学习,一旦没有了这些压力,就会放任自己,荒废学业。这种学生即使高考成功,也很难学有所成,奉献社会。部分学生心理较为脆弱,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明显增加,一些学生的刻苦精神、挫折承受能力越来越弱。也有些学校尝试用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课,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情感失落”使学生引发自闭症、青春期孤独症等心理疾病,严重者会引发精神疾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为此,我国青少年的心理素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很多教育界的人士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即对青少年补上“情感教育”这一课。使其用正确的态度看待人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二、新课程实施中情感教育难以常态化的原因透析
  教师和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易使教师获得成就感,学业成绩可以量化,教师经过一学期或半学期的努力,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上升,这是可以看得见的。而情感教育是渐进的过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易受众多因素影响,还会出现反复,教师可能付出的努力因一些突发事件而前功尽弃。再加上高考压力的存在,教师容易只顾及知识的教学而忽视积极情感的培养。教学设计中虽然也有情感培养目标,但常常设计具体内容时却只顾及知识的学习,忽视情感培养,采取的方法有利于知识学习,但未必有利于情感培养。
  家长急功近利的心态削弱了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教育的功能,家长为了使子女通过高考,对子女成绩过度关注,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情感教育,有些家长为了子女的高考对子女的事一概包揽,希望子女埋头苦读成为“人上人”,但这种做法忽视了人是知情意结合的整体,而不是知识的容器。没有把教育对象看作是有尊严的生命给以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这样的教育我们又焉能期望它能培养出有着健全的人格、独立创新的精神和合作习惯的现代人才呢?长此下去,子女产生厌学心态,有些学生不但不能领会家长的良苦用心,而且对父母包揽自己的生活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更有甚者对家长的关心产生逆反心理,与家长发生冲突后,离家出走甚至杀害自己父母的事例也时常见于报端,上述种种现象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社会评价标准的偏差。由于受教育的功利性影响,我国的教育重视理性知识的,轻情感经验的积累。在教育内容上,以明晰化、化和系统化的科学知识、理论、学说以及职业方面的专门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标准化的测验方式是最主要的评价方式。这种程式化、单一化、一律化的教育模式忽略了人的情感特征。这一倾向甚至渗入到思想品德教育中,也追求课程体系化、考评模式化和过分强调定量化。社会评价标准中,人们关心的是学生学习成绩是否名列前茅、钢琴和过了几级以及能否当上班干部等,忽视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以及兴趣、追求、烦恼、纠结。社会评价标准的偏差得不到纠正,情感教育谈何容易。
  教学评价的困难。情感教育主要关注人的情感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从而走向新的高度,关注人的情绪机制与生理机制、思绪机制如何协调构成人的生命机制健康地运行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人的情感有时是外显的,有时是内隐的。这使教师和家长很难直观地评价教育的效果,容易忽视学生情感的细微变化。有时情感教育的效果需要多年后才能体现。据报道,当年,一些名牌学府少年班的学子都是智商超群者,但后来的发展却与当年从学校、家庭受到的情感教育有正相关的关系。有的非常成功,有的遁入佛门,有的发展一般。但在当年人们关注他们超群的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发展及积极情感的教育却易被忽视。
  规模化的班级授课制与教师关注面的有限性之间矛盾。规模化的班级授课制使教师难以关注每个学生细微的情感变化,尽管国家规定每个班级人数是四十五人,事实上,许多学校班级人数达五十至六十人,有的甚至多达七十人,因此,出现距离讲台一定范围内的学生受教师关注较多而其他学生受关注较少的现象。更谈不上关注学生细微的情感变化。

试论新课程实施中情感教育难以常态化的原因及策略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