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时间:2018-01-11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的主要阵地。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思想引领作用、素质拓展作用、调节作用和凝聚激励作用。在新时期,教育者一定要积极关注、认真研究高校社团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探索适宜的建设举措,从而更好地发挥社团的功效,不断增强社团的凝聚力。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 社团建设 对策
  
  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网络化教学逐步开展、学分制逐渐推行、学生生活社区化初步显现,原有的以班级为核心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受到了挑战,而在大学校园中不断涌现的学生社团,却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大学社团正以它特有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影响着广大青年学生。面对充满朝气、富有活力、个性鲜明的大学生群体和正在蓬勃发展的大学生社团,积极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努力探索适应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新举措,是高校教育管理者的应尽职责。

  一、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在校的部分大学生以志趣相投、爱好一致为基础,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按照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的、经过必要的申报审批手续形成的、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生活、引导学生适应、促进学生成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思想引领作用。在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各种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涌现的今天,大学生也受到了深刻影响,一些人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模糊,信仰上产生了迷惘。大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己的组织,与大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开展主题鲜明、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有助于大学生了解世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为复兴和国家强盛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2.素质拓展作用。大学生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必须要全面提升素质,特别是要大力提高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提升能力、锻炼才干、走向社会、拓展素质的桥梁和纽带。社团活动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
  3.心理调节作用。当今的大学生基本为“80后”或“90后”,他们社会阅历浅,自理能力差,心理状态还不稳定。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迷茫的就业前景、拮据的经济条件、飘忽的情感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多大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迷茫困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而在提高心理素质和调节心理状态方面,学生社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文化活动,为他们充分展示自身才能提供了舞台,既增强了自信,缓解了情绪,又在集体活动中满足了情感交流的需要,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
  4.凝聚激励作用。因兴趣和爱好相同而成立的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有着明显的聚集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活动中,社团成员相互交往,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对社团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增加,社团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同时,众多学生社团为了争夺新成员,展示自身的优势与特色,社团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尤其在社团招新过程中表现最为明显。即使是同一社团内部也在为争取领导权和各种比赛而产生着竞争。正是竞争,使得社团规模不断壮大,社团层次不断提升,社团骨干脱颖而出。
试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的论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