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瑞吉欧中国化的教师角色的塑造

时间:2020-10-11 14:46:55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试论瑞吉欧中国化的教师角色的塑造


  [论文摘要]瑞吉欧方式在中国走过十年的推介之后,如若真正成为改革中国幼儿教育发展的他山之石,必须注重教师这一教育发展过程中关键的中介因素。文章旨在通过瑞吉欧式幼儿教育与中国传统幼儿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比较分析,为构建“中国式瑞吉欧”教育方法中教师群体的角色而努力。

  [论文关键词]瑞吉欧 中国化 教师角色
  
  瑞吉欧幼儿教育方式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民众自力更生建立的家长团体自行运作的学校。学校的开放性、学生教育的公正、性是自始有之,经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探索,到80年代理论构建和实践模式初具规模并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在随后的发展中,不但国际反响日渐声隆,自身的研究也日臻完善。到90年代,瑞吉欧幼儿教育方式就其理论自身而言是较为完善的。但是在中国的幼儿教育界,在引入和推广的过程中,一直是“叫好不叫座”。2007年6月28~29日,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与韩国汉阳女子大学金恩姬教授共同组织了“中韩幼儿教育领域瑞吉欧教育方案的应用与转化”国际研讨会,提出了“向瑞吉欧学习什么?”“学习并挑战瑞吉欧”的会议主题。朱家雄在报告中提道:“不管瑞吉欧教育系统本身怎么理想,也不管有多少人把它捧得多高,它只属于意大利瑞吉欧这一特定,没有人能把它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内地来,若一定要这样做,等待他的可能是失败。”这不仅表明了瑞吉欧教育方式的学习不能模仿,也提出了一个深远的和理论命题,即不同文化的借鉴的实质必须也只能源于创新,就瑞吉欧教育方式而言,专家们坦言要“瑞吉欧中国化”,而不应追求“中国式瑞吉欧”。在诸多影响瑞吉欧中国化的因素中,本文主要探讨教师的角色塑造问题。

  一、瑞吉欧教育方式中教师角色的分析

  关于教师角色的理论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到20世纪50年代,已从初期重视教师的角色品质研究过渡到大批关于教师期望的研究。教师角色理论引入中国后,我们的研究是两者的结合,即在期望基础上的角色品质研究,以期新时期的教师能够从应然走向必然。综合瑞吉欧教学方式的研究,其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有以下特点:
  1.教师是儿童活动的策划者。教师工作的核心在于对儿童活动目标的理性认知、活动方式的谨慎筛选、活动过程的缜密预期和活动结果的深切反思。项目教学是对教师此项要求的最后诠释。儿童成长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活动。活动在通常情况下就是儿童存在的方式,成人对儿童的认知和参与方式是幼儿教育活动的关键,瑞吉欧在这方面的探索是具有启发性的。
  2.教师是儿童生活的倡导者。生活是人存在的实质。儿童的生活很简单,但这绝非是单调而是单纯,儿童的生活即是个体的自我生发过程,也是成人参与下的生成过程,所以倡导者的实质即在于要倡而不是要控,要疏而不是要堵,要扬而不是要抑,要成而不是要毁。成人要理性地融入孩子的生活。
  3.教师是儿童成长的引导者。成长是儿童活动、学习、生活的目标。引导者要引其所去,为其所能,导其所欲,成其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