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型本科院校导师制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0-10-07 15:35:48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教学型本科院校导师制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教学型本科院校 质量 导师制

  论文摘要:研究了国内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典型模式,分析了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地位和性质,提出了一种以导师群为棱心,对部分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专业知识、科学研究分阶段,旨在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导师制模式。围绕该模式,开展了四届本科生小样本量的试验性研究,实践表明,所提出的导师制模式是可行的、其成效也是显著的。为更好发挥该模式在提高教育质量中的作用,给出了该模式施行的几条粗浅建议。

  一、引言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随后美国哈佛大学等高校也相继效仿实行。它对提高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推动社会、政治、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导师制在我国长期以来是针对研究生教育,本科生主要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质量人才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北京大学等国内几所名校,于2002年相继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从文献研究结果看,它的成效受到了教育界和界的广泛认可,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进程中发现人才、挖掘人才、造就人才的重要举措。

  二、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综述

  (一)国外模式]

  (1)牧师式(Pastoralmode1)

  牛津剑桥式的学生培养模式。学校给每位本科生配备一名导师,导师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指导,而且在精神和生活上给予指导。

  (2)职业型(Professionalmode1)

  英国西北大学式的学生培养模式。学校拥有职业专长型的导师队伍,譬如专长教师、扶贫与救济咨询师、住房专员以及心里医生等。他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负责解惑。

  (3)课程观(Curriculum m ode1)

  美国南卡赖罗纳州大学式的学生培养模式。学校自创的一种导师制模式,即大学101课程,它使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能很快熟悉学校的制度、学科的名师,个人的发展方向;并可帮助他们对四年进程的知识有更好的把握,还能鼓励他们培养自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力不能及的,再请求专家指导。

  (二)国内模式

  国内本科生导师制模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一)全程导师制和高低年级导师制;(二)科技研究导师制和德育教育导师制;(三)全员导师制和英才导师制。

  三、教学型本科院校“取向性”导师制模式的构想与实践

  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作者认为处于不同办学层次的院校,应该采用不同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目前,全国共有755所本科院校,按照发展前景和努力目标大体上可分为4个层次(见图1),他们按照不同的层次招收不同档次的生源、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如图2所示。从图1、2中可以看出,教学型本科院校处于本科办学层次的底层,属于普通二类本科院校,其以强化实践实训能力的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开展地方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为已任,主要培养面向地方和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但就这类院校的导师制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从文献看,还比较少。为此,作者针对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导师制研究,提出了“取向性”本科生导师制模式。

  (一)“取向性”本科生导师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