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查分析及预防

时间:2023-01-07 07:44:17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查分析及预防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障碍

  论文摘要:学生主观因素与教师教学方法及水平都会使学生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忠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积极加以.

    随着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学与学生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尤其是心理状态,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心理障碍。有研究资料表明:在外界的不断刺激下,大脑在接受处理信息刺激、调节自身行为、动员体内物质潜能做出反应等方面,会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方式和心理平衡机制。

  1地区学校学生心理状况特征及其行为表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障碍心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这种消极的心理现象,找出原因及其克服方法,就会使这部分学生不仅难以掌握学习内容,表达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而且会产生消极作用,影响其他学生,延误教学任务的完成,甚至将影响个性的和谐发展。消除和克服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其形成适宜的心理状态,对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我们了解到,体育教学中的大多数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胆怯和恐惧心理,其中女生的比例更高。学生再现相互43’晴压抑,肌肉运动差别感受性降低,运动表现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规范,思维迟钝,不该参加的肌肉也参加了活动,出现多余动作,极大影响其掌握正确技术。有的学生生理上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冷汗,脸色变白,能量消耗大。身体行为方面表现为肌肉僵硬,动作的标准性和协调性降低,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反复出现,犹豫不决,心里紧张,害怕失败,出现思维混乱,缺乏自信感,记忆力和想象力下降。有的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较差或先天性不是身体素质差,一旦虚荣心较强的学生,担心动作失败在同学们面前丢脸,对所学技术动作,难度动作不敢尝试。

  2学生产生心理阵碍的原因

  2.1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身体素质很重要,本身的运动能力差,缺乏锻炼而造成体质差,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由于体型较胖,力量较差等原因,学生体会不到肌肉活动带来的积极感受,从而促使他们主动进行锻炼的努力付出不够。在学习某个技术性较强的有一定难度动作时就会产生心理障碍。

    学生体育知识缺乏,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消极,练习时积极性不高,意志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脏,对持续时间较长,单调的周期性项目难以坚持,缺乏勇气,担心练习时出现伤害,故练习时缩手缩脚。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在体育教学学习中,错误的认为只不过是要成绩好,体育成绩好坏无所谓。造成对体育学习的冷漠、不重视。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负荷较大,危险系数较高的运动项目时就会产生紧张恐惧,缺乏顽强的意志品质,很难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挫折是常有的生活现象,它能使人的行为、心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根据人对挫折的态度及对挫折的忍受力的不同,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练习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碰到困难,学生学习目标难以实现,从而在内心中产生不快和苦闷。对挫折持有消极的态度或挫折忍受力较低,使人受到精神折磨,变得意志消沉,垂头丧气,不再追求更高的目标。

  2.2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影晌

    由于教师教学方法和业务水平而引起学生产生心理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的心理需要,对学生要求过严,过高过急或者放松要求,放任自流或是教师对学生不尊重不了解不公正,命令式粗暴等都会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而产生厌烦的心理状态。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健美的体型,而且还要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重视教书育人。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以其特有的直观性使教育者身心受益,因此,教师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言谈举止等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素质不高,仪表不端,教态不严谨,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动作示范不规范,讲解枯燥呆板,缺乏趣味性,没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就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消极,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障碍。同时,教学环境也影响学生的心理,如课的内容,器材设施的安全性等。

  3积极阵碍的方法

  3.1重视教学因素,提高运动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对他们不正确的体育态度耐心地给予说服,通过理论课教学让学生真正的明白体育运动对人体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使他们逐渐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观摩体育竞赛,介绍优秀的运动员的成功经历。组织开展小型及多样的学校体育竞赛,定期主办校园“体育节”,“健身节”等活动。体育教师加强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教育,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形成与发展。打破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自卑感,提高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认识,鼓励学生的勇气,增强锻炼的信心。教育学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而一定的动机是产生自己行动的先决条件,有了明确的动机,才会有兴趣。而动机又是与一定的目的联系在一起,因而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用启发式教学,愉快教学法。

  3.2适当的给予学生心理辅导训练

    体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直接最自然,效果也最明显。教师向学生有关运动心方面的知识,并结合运动项目进行心理训练,能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当学生面临完成动作信心不足时,可利用思维和进行自我鼓励暗示,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逐渐消除不良的心理障碍。如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经常进行自我暗示:“我行”,“我感觉不错”,“没关系,我能行”等,利用这种健康教育干预的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缺乏信心,自尊心低落的心理障碍问题,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在中长跑中,学生在跑到最艰苦的时候,去想象一种愉快的事情,并结合积极鼓励,在跑的过程中把前面的同学想象成对手,当超越对手时心理涌现一种喜悦和胜利感。正确评价自我,充分发挥自身的运动潜力,就能战胜自我,排除恐惧心理,产生行动中的信念和决心。

  3.3启发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推动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并带有情感色彩的一种内心渴望,然而正是这种渴望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积极的态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成为进一步探求知识的动力。如何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呢?首先要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爱美,想美的心理活动。讲解有关人体解剖与健康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讲解形体美的意义。通过讲解使学生感到在体育课上也能学到很多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积极性,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和冷漠态度。教师积极帮助学生辩证地认识自我,要把今天荣誉感,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为培养起其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打好坚实的基础,并在教学中努力地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和体验。教师以充沛的情感,专注的精神,优美的示范,生动精简的语言,和蔼、大方的仪容感染学生,建立起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情,充分信任,尊重学生。用“乐学”影响学生,防止体育活动内容的苦、累、脏及其他因素造成学生“惧学”的心理。让师生之间的心理,情感得到交流,信息、技能、情感及理解出现感知,同化和分享,让学生在这种融合和谐的中带着愉快的心理去努力学习和锻炼。

  3.4握离教肺自身班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的教学态度要诚恳,亲切,耐心,同时要重视语言传身教,使学生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从心里上乐意接受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提高教学,教法要多样,课的组织形式要精心设计,保护与帮助要适当,同时还要善于从心理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来激发和满足学生求知、求趣的心理需要,使学生的行为能力得到增强,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教师以热情洋溢,神采奕奕的形象出现在课堂,用自己的积极情绪去感染学生,及时排除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的因素;给以学生真诚的爱,关心学生,使学生感到亲切、温暖,努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热情。教师充分备课,作好课前器材的准备,创造舒适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安全感,对学习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充满自信地全身心投人体育学习,获得学习上的满足。对学生的进步应予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动向,要以实际行动去影响那些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使他们体验教师的亲切友善,乐观镇静和信任,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同时要在班级中创造出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以缓解少生的紧张情绪,调动积极因素,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查分析及预防】相关文章: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10-19

浅析中学生心理障碍特征及成因探研06-01

中国体育保险现状分析06-05

民族音乐在高校中现状的原因分析论文08-14

高校公共管理模式优化策略分析论文04-25

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分析,舞蹈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08-13

提升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效果的措施分析08-13

农村初中生课外语文阅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05-13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精选5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