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17-12-26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网络失范 网络道德

    论文摘要:伴随着网络的普遍使用,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凸显出来。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

    1.网络的特殊性为网络道德失范提供了可能。首先,网络的非中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导致网络道德环境中,充满了各种与我国传统道德相冲突的“异质”道德,强烈冲击着现实的主流价值观。其次,网络的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弱化了大学生内在的道德信念,导致道德主体感淡漠。网络是一个失去了某些强制“他律”因素的自由空间,是一个淡化了社会背景、“社会控制因素”的虚拟社会,在网络环境中缺少社会舆论的监督,使“他律”作用下降,容易诱发道德行为的失控。再次,网络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失范行为,为大学生提供了不良的榜样示范。而众多负面“榜样”的频繁出现,恶化了网络环境,加剧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

    2.网络德育的滞后是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因素。首先,网络德育在许多学校是“盲点”、“空白”。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中学时就已“触网”,但多数人在中学时并未接受过网络德育。进人大学后,许多高校的网络德育仍然处在缺失状态,没有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教育和引导,致使他们在网上的不道德行为得不到及时教育和控制。其次,一些已经开展网络德育课程的高校,由于沿用现实社会德育的传统模式来解决网络道德问题,缺乏针对性,使教育的力度和效果不尽如人意。再次,网络德育中教育者丧失了教育优势,缺乏预见性。在现实社会中,对于既有道德,教育者往往先于学生认识、体验、实践,因而教育者能够预见处生在品德发展中的矛盾,保持一定的教育优势。而网络德育并非如此。网络正处于发展中,网络道德的诸多方面都不确定。教育者与学生同时经历这个发展过程,教育者无法达到现实社会德育中所具有的那种优先性和主动性,更为被动的是相当多的教育者对于网络知识的了解和运用网络技术的水平还远远低于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学生)。这就大大增加了网络德育的难度,削弱了网络德育效果。

    3.西方道德的浸染和网络信息的泛滥催化了网络道德失范。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迎合了大学生崇尚、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满足了他们反抗权威的叛逆性和摆脱束缚、发展个性的需求,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西方国家自然会把网络视为实现其道德渗透,侵蚀我国主流价值观,实现“西化”、“分化”的主要途径。同时,信息网络技术的滥用威胁着人们的道德。网络环境的不可控制性从信息质量上污染了道德环境,大量的信息垃圾对人们的思想构成了严重侵蚀。

    4.个体自身发展的限制成为网络道德失范的又一成因。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虽然他们在生理方面已完全成熟,但是心理的发展并不同步,无论是社会认知、情感成熟,还是自我意识,都处在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年人对新事物特别敏感,感情丰富而不稳定,勇于革新、创造,但也容易受错误观念的影响,从而出现道德失范。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品德结构正处于发展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缺陷或瑕疵。在缺乏“他律”的网络环境中,品德结构中的不完善之处不但没有得到弥补,反而有所扩大、滋长。网络道德失范实际上是大学生原有的道德问题在网络上的映射。

    5.网络法规不健全。我国的网络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原来颁布实施的一系列网络法律法规,由于网络应用向纵深发展,已有部分明显滞后,一些关于网络行为的认定过于原则或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且宣传力度不够,使一些网络行为无法可依。

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的论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