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首因效应”与大学生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0-10-06 14:24:10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简析“首因效应”与大学生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首因效应”的定义和学习动机的概念、实质及其作用,然后试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探讨了教师如何基于“首因效应”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利用各种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来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提升。

  [论文关键词]首因效应 学习动机 教师角色
  
  “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每个人的学习类型、思维类型、类型和智力类型都是独特的,但又不是固定不变的。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发展这些潜能,否则教育或者学习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学习和熟悉教育心是非常必要的。有两个问题教师应该考虑:一是把学生放在什么位置;二是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教育者在教与学这一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特点,并且依据学生的特点来随时调整教育方式。本文谈到的“首因效应”,也叫“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一、首因效应的含义

  在教育过程中,情感因素是必须注重的一部分,即师生之间情感方面的真诚交流。教师应该要“以情动人,以行服人,以理传授知识”,并且把“教书育人”贯彻到每堂课和每个具有个性的学生身上。如果教师学会充分利用首因效应,则将有助于连接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而一旦师生建立密切的、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将有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促进。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课题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通俗地来讲就是被大众所熟悉的第一印象效应。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主要是一些外部特征,比如年纪、性别、穿衣打扮、面部表情与肢体等。一般来讲,这些外部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能显现出此人的内在素质和其他区别于他人的性格特点。尤其作为教师,没有修养和知识的浸染是不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良好印象的。一个有涵养的教师必定会在很多方面影响学生,从穿衣打扮到行为举止、为人处世以及个人爱好等诸多方面。一个能对学生产生某种良好影响的大学教师才能配得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实验心理学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因此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所以教师可以积极思考,尽可能地利用首因效应达到积极的效果,即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提升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第一印象的形成往往要受认知者的情绪、特点以及认知情境的影响。第一印象鲜明牢固,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其威信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头几堂课的好坏印象特别深。同时,首因效应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第一印象良好,学生眼中的教师形象是认真、负责的',这是首因效应产生的积极作用,可以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威信和可信度,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因效应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它包括师生初次见面,新学期第一次课,教师形象、教态、语言,课前准备,常规教育、动作示范,以及学生对练习内容的初次感知和尝试等。以某体育教师为例,教师重视第一次室外授课的时机,他的课前准备、教态、语言、队列动作示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风严谨、要求规范、场地器材安排富有创意,对学生细致、体贴。这种首因效果一方面使该教者在学生中确定了自然的威信,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自身的体育课行为。运用首因效应,教师不仅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创新能力,而且还要善于对第一印象的和保持,使它持续不衰,使其积极的一面逐步形成“定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