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专业教育新理念思考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0-10-06 14:13:24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新形势下建筑专业教育新理念思考与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我校作为一所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学校,目前正在为升格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而努力,面对工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何更新理念,适应新世纪对工程技术发展需要。通过工民建技术人员在不同阶段的职能变化,探讨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及新世纪工程技术教育的培养模式,另外阐明了一流教师队伍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及一些新的教育理念。

  论文关键词:工民建技术人员;工程教育;教师队伍;教育理念
   
  1 工民建技术人员的职能要求
  随着工程技术在人类的出现,工程技术人员应运而生,随着工程技术不断发展,工民建技术人员的职能要求也在变化。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对工民建技术人员要求是多才多艺,例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你很难说他是什么专业。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工民建技术人员开始走向专业化,分工变得较细;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工民建技术人员开始变得非常专业化;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技术的出现,工民建技术人员的职能开始分化,出现部分专业化和部分系统化的新的形式;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面对科技迅速发展、信息全球化等情况,工民建技术人员的职能开始在各个专业间和各领域间的相互交叉,有人将此形象地比喻为植物之间的“杂交”。工民建技术人员职能的这些变化说明了对新形势下工民建技术人员的培养方法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在我国的一些工科院校出现了模糊专业的倾向,这说明过分的专业化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学校在这方面还需要提高认识,特别是将来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后,不对学生的培养方法做出及时的调整,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要求的合格工民建技术人员。

  2 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培养
  新世纪对新一代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与素质要求可以归纳成6个方面:(1)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2)应具有更好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商业和领导能力;(3)懂得如何去设计和开发复杂的技术系统;(4)了解工程与社会间的复杂关系;(5)能胜任跨学科的合作;(6)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以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
  一般工科院校对学生的要求是: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从以上可以看出,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衡量工科院校学生水平的首要目标。我们学校针对如何提高学生能力一直在探讨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来看,这方面还有不少的工作要做。我们以前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而现代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实际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自古就有之,两千多年前的招收弟子三千,就采用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而且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过去的私塾老师也都不是采用我们现在用的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大家可以想一想,每一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采用一种教学模式教学,学生怎么能够喜欢?当然这有其客观原因,但是从现在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做为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学校,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在工作实践中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这种能力的取得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这从我本人接触到的已经毕业的学生反映中,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当然我们想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也非一下就能做到,这中间有办学经费、现有办学条件等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这些都需要一步步地解决,问题是我们不能坐等条件成熟了再去改变现状,在这里我不想多谈如何去改变现有的状况,我想谈一下我们自己如何转变观念,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我们的学生如何如何地差,包括我本人也有这种情绪。反过来讲,如果没有现在的学生,我们的学校可能就已经不存在了。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办学层次去招收层次好一些的学生,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即使我们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我们也不可能招收到像清华大学那样高质量的学生,怎么办?难道招收不到像清华大学那样高质量的学生就不办学了吗?显然不是,我很欣赏清华大学刘西拉教授的一句话,清华大学是一头大象,一般的学校根本无法与其相比,但是你可以成为一颗钉子,谁敢踩!我想刘西拉教授讲这句话的目的是让其他的学校要办出自己特色,如果你也照着清华大学等一流学校的模式去培养学生,你就永远是落后的,只有另辟蹊径你才能生存下去,才能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当今社会充满了竞争,如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想这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我认为人的观念很重要,如果我们的观念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想事事走在前面又怎么可能,“活到老,学到老”大概就是讲的这个意思。说到底,如何利用我们现有的条件培养出适应需要的人才,恐怕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当然我们要不断努力使我们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