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素质教育视域中的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时间:2017-11-29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素质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目标,实施和完善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则是加强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建设。高校体育师资建设是体育素质建设的基本保障。然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存在诸多问题,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协调适应等原则,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加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素质 体育师资建设
  
  随着我国的不断转型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越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断实现育人目标现代化,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的战略性教育目标之一。高校体育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体育教育的有力支持,高校人才培育的身体素质将出现短板,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竞争意识的社会人才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因而,在素质教育的有力导向下,必须不断加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各种路径发展体育师资队伍。

  一、我国当前高等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透视
  近年来我国高校院校的不断扩招、兼并和调整,形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和目标。在此形势之下,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当前高校体育师资力量薄弱,急需扩充师资力量。根据当前学界的研究,随着高等院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高等院校的体育师资却没有相应增长,因而普遍出现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过大的情况,甚至达到了399∶1的程度。生师比过大导致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加大,教学任务加重,进而威胁到体育教育本身质量的提高。此外,教育质量的问题还突出表现在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和硬件资源的不足上。硬件条件是体育教育的基础,没有足够的体育教育资源,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必将难以进行。
  其次,当前高校体育教师有效激励制度供给不足。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益主体不断分化,利益激励亟待规范。在制度激励理论中,个体是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追求自我利益是其行为的根本动力。个人利益有多种形式,其中经济利益是普遍的和基本的形式,其他的利益形式,随着个人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的不同而不同。据,我国现阶段高校体育师资的需求层次中,经济需求仍处于首位,其次是自我实现需要、安全与依附需要、尊重需要。然而针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有效激励却无法形成有效制度,使得各种制度发挥规范和约束作用,也无法使各种利益激励在个人身上实现整合,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组织资源问题中的根本挑战。
  再次,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科研能力有限。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是决定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科学素质、工作质量,衡量体育教师素质和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当前,高校学生数量的剧增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来看,体育教师队伍中以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学历居多,研究生比例低于国家标准,尤其是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比例更小,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的数量不足。“学缘”结构单一,“近亲化”严重。职称结构不够合理。体育教师学历职称结构的不合理,就突出体现在拥有博士学位的人较低,属于金字塔的顶端。而博士群体恰恰是具有科研能力、发展科研成果的主力军,因而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不足表现明显,高等院系体育教师撰写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亟待提高。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高层次要求,越加需要科研能力的增长来辅助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制约必将影响体育教学理想效果的实现。

  二、素质教育目标导向下体育师资建设的原则探析
  一是以人为本原则。培育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加快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基础,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是建设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关键。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学校体育发展之本的观念,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建设的核念与价值追求。这一方面意味着要促进广大体育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和职业规范教育,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准,强化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要掌握和了解体育教师的心理状况和各类需求,从个体的需求层次出发,着力于满足体育教师生产发展的各方面需要。

关于素质教育视域中的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的论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