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时间:2020-09-28 17:54:59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如何开展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我认为语法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为听、说、读、写服务的。
  今天英语课上我讲了What if…?这个句型。举了一个例子What if they succeed?本来讲完就没事了,我突发奇想,看看同学们记住没记住“success”的几种形式。 我叫了一个学习一般的同学问他 “What if they succeed?”是什么时态,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来测验他是否知道succeed动词原形。“一般过去时”他回答道。接下来我又叫了十几个同学,只有两个人认为是一般现在时,其他人多数认为是一般过去时,有的认为是一般将来时,有的认为是现在完成时。当我问起为什么是一般将来时的时候,他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有if,所以后面是一般将来时”。我感到十分惊诧,时态是这样判断的吗?接下来我不再往下进行,给大家讲了如何判断时态,以及各种时态表示什么和各种时态的构成。
  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如今初中的英语教学不再提倡学习语法,淡化语法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把淡化语法教学理解为不教语法。从教学实践来看,我个人认为淡化语法教学并不等于不讲语法。比如我们在学习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时,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行吗?学生不熟悉各种时态行吗?学生以什么为依据来做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题呢?仅仅凭语感是不行的,毕竟我们的学生不是“泡在”英语里长大的。 我在课上问同学们做宾语从句的题从哪两个方面考虑,没有人能回答我。我说要从时态和语序来考虑,但他们眼神依然很迷茫。因此我认为淡化语法教学并不是不讲语法,不学语法,问题是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么讲,怎么的进行巩固练习。
  1、什么时候讲?在日常教学中适时的切入语法教学是语法教学的关键。通过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语法教学适时点拨最好。比如七年级我们在背诵和学习了大量的`一般现在时的句子之后,我们就应该告诉学生这是一般现在时的句子。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反复发生地动作,目前所处的一种状态,主语所具备的性格和能力”,这个定义在我们的学生用书里面是有的。这时学习语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学生也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如同你品尝了很多荔枝后,告诉你这是荔枝,你应该是很容易记住的吧。
  2、讲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每个英语教师在开学初都应该看看新课标,课标上清楚地告诉我们了几年级掌握什么语法,掌握的程度都有很细的标准,我们必须把这些装在心里,把那些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复杂的语法分散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整个初中英语教学是连贯、渐进的过程,无论哪一个环节没有扣紧,都会给我们以后的教学造成潜在的难以弥补的漏洞。这就要求我们整体把握教材,不能讲哪里看哪里,要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这样就不会造成类似于当我们讲到宾语从句时,还得给他们讲以前需要讲的各种时态的问题。另外,教师用书在每个单元前都有本单元应该掌握的具体的语法项目以及句型。我们在单元教学中应该把这些语法项目合理的分散到各课中去,化整为零,分散难度。
  3、怎么讲?这是一个最难的问题,也是让每个老师都头疼的问题。中有一句谚语说“You can lead a horse to the river, 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在我们也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的谚语,其中的教师的一个最关键的任务就是“lead-领”,我们必须在“领”字上下功夫。如何把学生领入英语语法的殿堂,是我们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永恒话题。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之所以许多学生学不好英语,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兴趣,现在我们初中课本上的语法太过于僵化了。每一项语法都是有板有眼,太过于形式化,每一个语法点的讲解就像一具僵尸在讲一样,每看一个语法点都像是在与圣人对话,对方是冷冰冰的,而学生们尽管充满热情,但是遇到这样的老师,原来有的热情立马就会消减一半。由于双方之间没有形成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的关系,所以这样学习语法的效果不好。
  事实证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枯燥无味的语法变成鲜活的形象的东西,既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化。这样教学的效果是不是会很好呢?初中生的兴趣一般都在流行文化上,如果你和他们聊起某个名星来,你一定是聊不过他们的,因为他们太熟悉了。而反之呢?对于英语,由于现在的语法书总是一本正经的,他们看着可能就睡着了。而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我在互联网上不只一次的看过赖世雄教授的英语讲座,地道的美国英语,优美的语调,浑厚的语音,幽默诙谐的语言,使人产生一种渴望去听的冲动。我认为一个幽默风趣的教师可以将英语变得更有趣,因此我们可以把英语教学与时尚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