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特点及其发展

时间:2023-03-11 04:39:23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特点及其发展

  内容摘要:民族师范院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和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事业有机而又有鲜明特色的组成部分,具有民族工作和师范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其地位和作用是非民族地区的师范院校无法替代的。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应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特点及其发展

  关 键 词: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特点和作用

  加入了WTO,我国国际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向何处去,如何办好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如何认识和看待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的走向,这是民族教育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特点与优势

  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方针、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专业设置、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具有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共同性。但是,民族地区的师范院校除了这些共同性以外,也具有自己的基本特点,其特点突出表现在民族性上。在办学宗旨方面,民族师范院校主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师资和人才。几十年来,民族师范院校一直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以为民族地区输送高质量的师资和人才为办学宗旨。原则上实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分配政策,对毕业生根据所学专业、民族和籍贯,尽可能分配到本民族地区、民族事务机关或民族学校工作。

  80年代以来,民族师范院校又采取了定向招生和定向分配的办法,来满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对师资和人才的需求。在教育对象方面,民族师范院校主要招收和培养我国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民族师范院校在招生中,一直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和适当降低分数线录取相结合的政策,并适当照顾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力求每年都录取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此外,还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助学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在培养目标方面,民族师范院校围绕民族地区实际,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师资。在马列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对各少数民族进行党的基本路线、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进行发扬爱国主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方面,民族师范院校兴办了一些包括民族学、民族史、民族语言文学、民族艺术、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经济等专业在内的民族学科,并设置了与此相应的课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情的格局,这是民族师范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在师资方面,民族师范院校有一支既懂母语、又懂汉语和外语的双文、双语甚至三语的少数民族师资队伍,他们大都来自民族地区,熟悉家乡的风土人情、有献身于家乡建设的热情,他们的作用是其他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无法代替的。

  以上这些特点是民族师范院校的办学优势,也是民族师范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和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语言、宗教、居住地的特殊性赋予了民族师范教育的特殊性,使它具有一般高等师范教育无法取代的特殊意义。它不仅仅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一种类型,更重要的是,它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集中体现。

  二、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来迎接新世纪挑战

  我国加入WTO以后,对民族师范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放教育市场将冲击现有民族教育体制,调配教师资源的压力空前加大,教育“边缘”产业备受挑战,催促确立相应的教育观念,召唤教育功能结构重组,人才素质要求更高,课程教材的矛盾日趋尖锐,德育将上升到更为突出的位置,迫使教育模式转型等等新问题都需要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的领导认真思考,积极应对。

(一)坚持从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把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办成培养民族师资和各类人才的摇篮

  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才。他们与民族地区有天然的血肉联系,易于在那里扎根工作,受到少数民族地区的信任和爱戴,起到外地人和外族人不容易起到的独特作用。如,在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地区的师资培养中,民族师范院校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中小学的教师都来自于民族师范院校,甚至民族地区的汉族中小学教师也有相当部分来自民族高等师范院校。民族师范院校的教师队伍,也有相当部分来自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如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目前专任教师中,2/3毕业于民族高等师范院校,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专业的教师,如民族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教师比例多达90%以上。所以说,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骨干力量。

  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在办学思想、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办学模式的改革中,应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服务的原则。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中用得上,留得住。

  (二)把民族高等师范院校办成研究民族的重要基地

  在我国,研究民族的任务,除了由民族学院和其他民族研究机构承担外,民族高等师范院校也是研究民族的重要基地。民族高等师范院校应设立并完善相应的研究机构,如内蒙古师范大学设立蒙古语言文学研究所、蒙古史研究所、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等部门,并招收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哲学、民族经济、民族教育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民族高等师范院校参与并撰写国家级重大课题。如国家“九五”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蒙古学百科全书》等等。用民族语言文字编写、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学报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民族类教学和科研成果。如赤峰民族师范高等学校几年来在蒙古族文化研究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部论著获得国家级奖,7部论著、8篇论文获省部级奖,35部论著、130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2000年,继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该校又成立了自治区第三家“蒙古族文化研究中心”,现在已形成了以北方民族文化研究、蒙古学研究为龙头、群体攻关,多学科并举的科研新局面。民族高等师范院校还应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韩国、蒙古国等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流。

  在科技文化研究方面,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不仅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科研成果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和普及,同时要致力于研究民族历史、语言、文字、宗教、医学、民俗等,为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所做的贡献,以及进行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宗教等研究为国家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民族高等师范院校还应在编写或编译民族语言文学教材,为民族基础教育领域双语教学和三语教学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并为保存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哈经雄。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

  [2]赵世怀,等。中国民族学院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3]薛天祥,等。WTO与中国教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特点及其发展】相关文章:

从唐代诗歌看古代女子体育发展特点及其原因06-05

论文写作及其研究的特点06-19

浅谈网络诗歌的特点与发展03-22

爵士乐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论文04-24

论社区护理现状及其发展对策05-03

论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08-25

当代钢琴艺术发展的几个特点探究06-14

郑州市人口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04-20

浅谈传统美术与数字美术的发展及其类型论文04-15

略议我国石油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