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0-08-29 19:41:11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吴江市屯村实验小学  李龙英
 信息技术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必修的内容之一,是由国家规定、地方和学校组织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途径。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有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也是信息技术教师的追求。如何使教学更有效,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有效课堂的核心、联系课堂教学实际构筑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有效课堂的核心——发展学生,学生发展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追求,更是一套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艺。有效教学是相对而言的,是相对于无效教学、低效教学、负效教学而言的,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与语数等其他学课教师一样,应该坚决不实施负效教学,努力避免无效教学,革除低效教学,实现有效教学,并力求达到高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实施,核心是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是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时空,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高效性。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的?笔者的理解是:凡是能够有效地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是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任用。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尊重学生人格,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体发展。通过教学,学生的知识学习从知少到知多、技能从不熟练到熟练、情感由无所谓到喜欢,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习得、情感体验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学生有发展,教学才有效。因此笔者认为有效课堂的核心就是发展学生,学生发展。
 二、构筑有效课堂的几个案例
 (一)创设生活情境——理解概念,激发兴趣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生活之于教育,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教育需溶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活力。
 例如《信息与信息技术》是小学生接触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课,而且“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比较抽象,如何让其溶入学生生活这一美味可口的汤中,使学生乐滋滋地吸收,渗入心智,激发兴趣,获得发展,笔者对教材作了认真研究、设计,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
 故事是这样的:“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野外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这三件物品第一件是刀,第二件是火石,第三件是什么呢?请邻桌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得出一个答案,并能说明理由。”学生讨论热烈,分析得出的最佳答案是指南针,从讨论中学生理解了信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
 (二)组织有效探究——自主参与,思维碰撞
 有人说,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最核心的内涵就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其实质是思维的积极展开,在活动中思维品质得到优化。反思平日的教学,在课堂上给学生的标准答案太多,以致于学生自由思想的空间太窄,缺少了一种敢于猜想、幻想、狂想的劲头,而我们的信息技术创新真需要猜想、幻想、狂想。
 在《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信息的获取”教学中,我结合学校将组织教师世博游设计了一个讨论题,组织学生探究:
 后天星期六,老师去游世博园,请你告诉老师如何知道后天的天气情况?
 同学们热情高,能为老师解决问题心里特别高兴,答案也很多,方法也可行:看报纸、打电话、听广播、看电视、网络查询、手机查询等。通过讨论同学们得出结论: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来帮助我们获取信息的工具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
 在学生讨论探究中,从学生高涨的情绪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从各种答案中,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最后把这个讨论题作为课后实践题留给学生:今天回家查询后天星期六的天气如何,然后想办法告诉李老师?(我把我的办公室位置、电话、手机号、邮箱、QQ号公布给学生。)
 在“信息的传递”这一节中课本上有这样一个讨论题:如果要将书上的一段文字信息传递给下表中的'各个对象,可以使用什么传递方式?
对 象 传 递 方 式
同桌同学 
教室里距离你最远的一位同学 
外省某校的一位同学 
国外的一位小朋友 
本校其他班的十位同学 
全校师生 
 这个讨论题,目的性非常明确,但课堂气氛一般,学生就事论事,没有兴趣,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经过几堂课的实践,我对此稍作改动,把“书上的一段文字信息”改为班级实实在在的信息,如:“我们三(1)班获得吴江市写字比赛一等奖的好消息”,把“外省某校的一位同学”改为与班级结对的灾区小伙伴,如“汶川小朋友黎红”。改动后,探究活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参与度广,思维得到训练、发展。
 有效课堂的探究活动,不仅需要氛围上的活跃,更是学生思维的活跃,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主动实践体验——灵活应用,实现建构
 小学信息技术这一学科操作性特强,每一课都有“实践园”,知识的习得、技能的增长,需要训练,需要实践。
 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的设计,以知识的巩固和再发现、技能的增强和提升、思维的锻炼和发展过程为主线,以师生合作互动、多向信息传递、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为基本方式,实现有效建构。
 如《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理论部分,但也有实践园,是一个猜词游戏。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否,有效与无效,教师课前的预设是非常关键的。如在这个猜词游戏中,词语的选择很重要,教师应有的放矢地选择词语,如可选择望远镜、电话、计算机、信息、信息技术等词语。通过游戏,学生理解了信息的获取方式会影响信息的处理及传递,信息的处理方式也会影响信息的获取、传递,同时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信息的失真性、有用性等特征。
 课后实践题(今天回家查询后天星期六的天气如何,然后想办法告诉李老师?),第二天统计结果是:三(1)班6人打电话、7人手机短信、3人电子邮件、5人QQ留言、15人纸条留言、4人口头告诉我天气情况,对天气情况的信息来源我也作了统计:12人是网上查询、5人手机短信、17人看电视、3人问家长、2人看报纸、1人问同学。从学生的完成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实践活动兴趣浓厚,能灵活运用知识、技能和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通过实践,学生把知识、技能、信息技术应用到学习、生活中,成长为新的经验、技能。
 小学信息技术有效课堂,彰显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师的有效预设下,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精心组织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相关操作培养“查找—选择—处理—内化并传递信息”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地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品  《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  2009.5
2. 教育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000.11
3.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 《小学信息技术(上册)》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小学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思考与实践】相关文章:

1.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2.小学数学课本材料有效开发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3.试析民法课堂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4.论民法课堂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5.高效课堂思考与实践开题报告范本

6.浅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7.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8.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思考

9.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