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结合,探寻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时间:2020-08-29 19:41:37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手脑结合,探寻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手脑结合,探寻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常熟市红枫小学   陈  洁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往往比较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与操作习惯的养成。这也是由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来决定的。但作为小学开设的课程之一,它也同样担负着另一项重要使命,那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多少,已不是衡量教学好坏的唯一目标。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中,有没有获得学习的方法,有没有获得学习的技能。信息技术教学,同样如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当堂课中的正确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操作原理,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学生的操作技能融会贯通,真正地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来为生活与学习服务。因此,信息技术的学习,不仅仅需要双手来操作,更需要用大脑来思考!
 
 一、扎实理论,为正确操作提供支撑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有很多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可以一带而过,这样做虽多数学生只能一知不解,但对操作的影响却不是很大。但如果能够将这些理论也深入浅出地分析,让学生理解透彻,那么无疑会大大地激发学生大脑思考,同时也给学生的操作带来方便,。
 比如,在教学中,为了学生自己的操作方便,我们往往会让学生在D盘上建立以自己班名为文件名的文件夹,而后在这个文件夹下再建立以自己名字为名的文件名。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建立文件夹,往往必须在老师示范后才能顺利完成,而且,如果下次再要建立什么文件夹,很多同学又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可见,学生虽然知道如何操作,却不知为什么要这样操作。缺少理论的支持,操作变得异常的空洞与乏味。为此,在让学生建立文件夹之前,我们可以先讲解“路径”的概念,同时,为了让理论变得生动,我会把“D盘”比喻成我们的教学楼,而D盘上文件夹“四(1)班”,就对应我们班的教室,四(1)班里面,有一个文件夹,这个文件夹的名字,就是自己的名字,就好像,这个以自己名字为名的文件夹可以对应你所坐的座位。当你要保存内容时,可以告诉学生,必须把东西放在自己的课桌里,要不然,人家会把你的东西当废纸给扔掉。当学生对“路径”的概念理解透彻了,那么在建立文件夹时,也就顺理成章了。通过理论的讲解,孩子们也理解了为什么要建立文件夹。
 因此,扎实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正确的操作。
 又如,在教学“申请电子邮箱”时,我们必须讲清,每个人都必须拥有自己的电子邮箱,当别人想要给你写E-mail时,就知道该把这封邮件邮寄到什么地方。这也像现实生活中的门牌号,如果你不知道你的朋友住在哪个城市,哪条街道,哪个门版牌号内,那么,你就无法将信正确地邮寄给他。所以,收发E-mail,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电子邮箱。
 这样学生在申请电子邮箱时,明确地知道这是收发邮件的基础,也知道该如何申请,那么后面的操作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学生在此基础上的操作,不仅仅是本课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更是学习能力的提升。在理解了本课的理念后,后面课程中的登陆论坛、申请博客,学生自然也会联想到要先申请自己的身份,然后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才能拥有自己的博客……
 
 二、举一反三,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的操作具有可迁移性。比如,各种应用窗口的使用与操作方法,都比较类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在教学操作时,能够讲清所以然,那么,当学生遇到类似的操作时,就可以知识迁移,举一反三,顺利地操作。
 比如,微软公司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和幻灯片软件“powerpoint”,它们虽然各有不同的功能,但在操作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word”是排在“powerpoint”之前的。在word教学中,所进行的“文字修改”、“复制”、“移动”、“插入图片”……在powerpoint教学中,都需要用到,而且操作方法基本一致。
 因此,在教学word时,如果能够将这些操作原理讲清楚,让学生对操作方法了解透彻,切实地进行好操作训练,那么学生在powerpoint学习中,将会省力很多。在教学word时,老师要对word的教学进行透彻的讲解。比如,在教学文字的复制与移动时,要提醒学生必须先选定相应内容,不然电脑不知要对哪些文字进行复制与移动,自然就无法使用。再如,在教学“插入图片”时,要让学生弄清图片的来源……
 这些貌似可有可无的小细节,在知识迁移时,却是关键。只有学生了解了原理,那么当界面稍有改变,而原理不变时,学生的操作仍能得心应手。
 另外,在教学word时,要让学生既会用常用工具栏操作,也要能用“菜单栏”操作,因为这两种是最常用的。尤其是有的电脑上“常用工具栏”被隐藏掉时,如果不会用“菜单栏”操作,那么学生的操作就会大大地打折。
 如果在教学“word”时,教师较为清楚地讲解,那么在教学“powerpoint”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操作,提醒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回忆“word”中的学习,将操作方法顺利转嫁到新的应用软件中,使“powerpoint”的学习变得更为顺利成快速!
 而在诸多的应用软件中,主要的操作方法,不外乎使用“菜单栏”、“工具栏”……在第一次接触窗口时,教师就应该讲清这一点,那么以后学生在接触新的窗口时,往往能够自主地探索。有一些内容,甚至不用老师讲,学生就很快地从这些窗口中找到了这一应用软件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可见,在教学时,我们不仅仅让学生学会本课操作,更要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过知识迁移而掌握新的内容,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三、放飞想象,为今后发展埋下伏笔
小学生的思维是活跃而灵动的,有时,老师的一句不在言的提点,他们就会联想很多很多。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那么,孩子们的学习将会变得快乐而有趣,课堂教学氛围也会因此而活泼而快乐,教学效果明显提升,教学会有很多额外的收获。富于想象,是学生的天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利用学生的想象,也能为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
 如在教学完画图之后,让学生自由想象:你认为“画图”可以怎样修改一下,来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学生有回答“让画图有声音提示,鼠标放到哪里,就让它说出那个按钮的作用。”有回答“颜色再多一点。”等等诸如此类。之后,教师加以引导,告诉学生,你们的想法有的已经实现,有的还没有实现,不过不要紧,只要我们一块儿努力,相信若干年后,在座各位就有一位能设计出来。
 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为未来的画图窗口描绘下了蓝图,在无形中激励了学生,也为学生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同时,为教学留下一个延续,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埋下伏笔。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播下了未来的种子,让它们在若干年后再生根发芽。
    小学生的思维本身是很灵活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限制学生思维。相反,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的思路充分开拓。
    如,在教学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时,“双击”是一个重点及难点,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双击就是先用鼠标指针指向一个对象,再用鼠标左键连续按两下,这样的教学,学生也许当堂课学会了操作,但到下一节课再来操作,往往会出现误操作,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左右键同时按下。原因就是因为教师简略的语言并未让学生真正理解,更不用说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在这里,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由于学生已经了解了鼠标的握法与组成(左键、右键等),先让学生猜测,认为鼠标器可能有哪些基本操作?再让学生互相讨论。讨论过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并试着说出相应的术语。对于“指向”、“单击”、“右击”、及左右两键同时按下,学生一般都能回答上来。可“双击”是他们想不到的操作。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再让学生大胆猜测。思维较好或已预习的学生,往往就能说出“双击”,然后教师再加以强调。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在积极思维、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学习新知,印象比较深刻,且不容易混淆。
 有了想象,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成功的享受,而且,这样的学习,不但是“鱼”与“渔”的问题,而是学生主动地思考与联想,这些都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这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有益的。
 
 可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重视“手”上的功夫,即操作技能的发展与操作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重视“脑”的开发,即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能力的培养、想象能力的发展……这些于孩子的终身有益。只有“脑”开发了,“手”才会越来越灵活。孩子们只有真正地学会学习,才会真正地成长,而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成功教育。让我们帮助孩子们“手脑结合”,为我们的信息技术增光添彩,为孩子们的童年抹上彩色的光芒!

手脑结合,探寻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手脑结合,探寻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相关文章:

1.手脑耳并用速记技巧

2.浅谈小学音乐的有效课堂教学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因素的论文

4.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探析的论文

5.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特征分析论文

6.浅谈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理论论文

7.如何有效组织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的论文

8.企业营销文化探寻

9.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