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0-08-29 19:39:18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几点做法

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几点做法

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几点做法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在小学的计算机学科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则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而这都需要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教学生学,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能力呢?下面就谈几点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学生学习和操作计算机之前,必须先破除学生在学习心理上的阻力——神秘感。在农村小学有90%以上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感到很神秘,使得学生对计算机虽有好奇心却缺少学好计算机的信心。要破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学生只要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就有了学好计算机的信心。其次,要让学生成功完成三个到四个操作任务,给学生一个能够驾驭计算机的感觉,增强学好计算机的信心。这些操作任务需简单且容易上手,比如改变桌面背景和设置屏幕保护程序,这些操作学生只需用鼠标轻轻点击就能完成。当学生看到自己能够轻而易举地给计算机改头换面,或者看到屏幕保护程序那形象、直观、和谐的声音与图像融洽的画面时,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也增强了学习计算机的信心,也就有了学习计算机的动力。
 二、注意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需从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着手。人的思维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更是如此,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仍然是直接与经验相关联的,仍然需要很大成份的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注意形象性和趣味性。如从学生感兴趣的“画图”着手,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操作性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较浓厚。首先让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画图”的方法,并让学生认识“画图”窗口的基本组成(包括菜单栏、工具箱和颜料盒等),然后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画图”的基本操作方法,最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画自己喜欢的画,多画多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绘画的热情被提高了,不仅能用计算机绘出图文并茂的图片,而且很快熟悉了WindowsXP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一般具有相同的窗口外观和同样的操作方法,只要学会了其中的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就不难掌握其他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了。通过“画图”这一软件的具体学习,学会它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用它画出各式各样的图像,使学生产生好奇和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并将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比较容易地迁移到新知识、新软件的学习中去,学会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这样学习,学生有发展的后劲,能终生受益,学习的动力也就源源不断。
 三、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还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可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吸引教学”法、“实例操作”法和“任务驱动”等,坚持“以用为主,培养能力”的原则,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完成操作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亲身体验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探索、发现、创造与成功的喜悦,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一学期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比如在计算机教学中有一节内容是要求运用画图工具画房子,按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不是孤立地介绍画房子的操作过程,而是将所有内容设计为运用各种工具完成画房子这一具体任务,教师通过讲解如何画房子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时,重点难点突出,而且授课顺序就是画房子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然。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教学中,如果总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容易疲劳,也容易养成上课就等着老师教的依赖心理。如果每一节课都给学生下达一个具体任务,学生的思想就有一种必须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在自己去操作、尝试,去创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从而充分激发起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也有自身缺陷,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极会造成两极分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此外,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
 四、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所不可忽视的内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也就是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是信息时代每一个成员必备的条件。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育相当大程度上是让学生记忆各种知识(信息)。这种低效率的教育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式的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可以说,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套新的基本技能体系,除了吸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外,应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等信息能力,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使用教学软件或教学游戏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计算机必将朝着内容更为宽泛的信息技术教育方向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资料库”,让学生到“资料库”中去获取有用的材料。比如,学生利用“资料库”中的各种各样的图片、表格,经过处理,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精致华丽的电子贺卡送给老师,或者制作课程表、值日表、通迅录来管理班级,甚至在网上浏览、查阅信息,讨论热点问题。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了信息素质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能力和意识,学习计算机的动力也就提高了。
 相信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一定能把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学好。

【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几点做法】相关文章:

1.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的论文

2.试析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策略

3.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点做法论文

4.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做法探微

5.古筝学习中的几点建议

6.有关模拟法庭在法律系学生学习动力培养

7.企业的动力应注重学习杆培养

8.信息技术课游戏化学习的研究论文

9.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几点做法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