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敲击”的艺术-小学信息技术“键盘输入”教学探究

时间:2020-08-29 19:39:37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手指敲击”的艺术-小学信息技术“键盘输入”教学探究

“手指敲击”的艺术
                      ——小学信息技术“键盘输入”教学探究
盐城市亭湖小学  钱 蓉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应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并借助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键盘和鼠标这两个常规工具的操作方法及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  键盘  指法
 学生要灵活使用计算机,第一步要掌握的就是键盘和鼠标的使用,通过这两种设备实现对计算机的操作和控制。但是,当学生面对图形化的视窗系统,键盘的学习和操作显得那么的枯燥无味。键盘不但是一种重要的输入工具,而且利用键盘进行的各种快捷键操作,更是提高操作效率的一大法宝。对小学生进行基础的键盘教学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把键盘教学变成“手指敲击”的艺术,让学生真正的“爱上键盘”,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键盘指法正确化
 单个手指击键是初学键盘学生的通病,究其原因是字母位置不熟悉,需要找,找到后贪图快,直接用食指击键,而不想用正确的指法。键盘上有两个特殊的键“F”和“J”,这两个键上都有一个横线或一个小点,这正是为了操作计算机的人准确定位指法和实现盲打而设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学生,两个手的食指分别放在“F”和“J”这两个键上,每只手的其余手指依次平放在相邻的各键上,且一个手指只能放在某一个键的正上方,两个大拇指共同平放在空格键上,这样学生很快就准确地找到了基准键位。然后再拓展学习上、下两排字母,让学生有这样一种感觉:原来每个手指只管几个键就行了,很简单嘛。这样,学生与键盘自然也就亲近多了。
 在键盘教学中,抓住键盘本身的固有特征,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联想,加深对键盘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往往会取得一些较好的效果。如讲授“认识键盘”时,先提出:空格键、转换键、回车键等键面上有什么特征?然后再通过和学生谈话,让学生抓住空格键的键面上没有任何字符且是键盘上最长的一个键的特点来记住它,如果按下空格键,光标会向右移动一个字符,产生一个空格,其作用主要是用来输入一个空白的字符;同样,抓住转换键的键面上有向上的箭头,联系到转换键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输入上标符号;回车键上面是一个转弯符号,说明要另起一行了……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变抽象为直观,使学生印象深刻,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键盘操作游戏化
 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学变为自觉学,心情由压迫变得愉快,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昂奋的学习劲头。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我把键盘教学的过程寓于游戏中。刚接触信息技术的学生面对键盘,迷茫与兴奋同在,让学生直接操练必然积极有加而收效甚微,我利用金山打字软件中的游戏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不知不觉地熟练掌握了击键要领,并初步认识了字母在键盘上分布,学生学习自然感觉轻松多了。这样的游戏既有娱乐性,又把键盘的特点展示出来。为了正确的击键,学生们就必须先纵观整个键盘,找到字母所在位置,选择正确的'手指,击键后手指迅速返回到基准键位。通过键盘控制计算机并及时得到反馈的动态交互,令学生兴奋不已,充分展示了键盘的魅力。这一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学习键盘的兴趣,开发了学生智力,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键盘的操作方法。
 三、能力培养比拼化
 键盘学习是一种技能的培养,重在操作。所以应尽量避免书面化答题或测试,那么如何提高和检测学生的能力呢?我采取的是竞赛的形式。竞赛既可以反馈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学生的指法练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是一个重要内容,在熟练指法后,学生才能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进行指法练习时,我通过网上下载的打字测试软件,让学生进行十分钟测试,比一比谁最快,最后我还给他们颁奖。在手指激烈的比拼中,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人人都想得第一。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操作的能力。另外,软件中的“正确录入数、每分钟录入数、错字数”等信息,使学生的训练及时得到反馈,学生在一次次、一点点的收获中,增强了自信心,学习劲头更大了。
 四、键盘学习深入化
 操作练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很多时候学生对于教师的讲往往不能很投入地听,他们的注意力绝大部分时间指向自己刚刚遇到的问题或刚受到的新异刺激上。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这一点,能不讲的地方坚决不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指导学生自学研究,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探索研究的能力。
 例如,在教大小锁定键(Caps Lock)的时候,我直接出示大小字母混合的示例,让学生去操作。大部分学生一筹莫展,在逐渐响起来的议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正在强烈地关注学习的内容。在相对平静了一段时间后,机房里起了一点混乱,有的学生尝试出来了,这个消息对于冥思苦想的其余学生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喜讯,在小声的相互探讨中,学生很快地学会了大小写锁定键的使用。这时我再请一位学生作一个小结,使全体学生达成对使用Caps Lock键使用的共识。这样处理学生印象深刻,而且给了学生一个信息:键盘原来有这么多功能!学生会产生进一步的想法:键盘还会有哪些功能呢?学生的这这种主动探究的愿望,使后续的如“Shift”键、“退格键”、“删除键”等功能键的学习变得轻松容易。
 综上所述,运用多种方式合理地处理好键盘教学中的矛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展示键盘的魅力,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不断将键盘学习引向深入,使键盘教学艺术化,让学生真正的“爱上键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7

【“手指敲击”的艺术-小学信息技术“键盘输入”教学探究】相关文章:

1.民间剪纸艺术教学探究论文

2.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探究论文

3.语文教学中追问艺术探究论文

4.信息技术教学在新课程前沿的探究

5.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6.手指优秀教学设计

7.儿童舞蹈的艺术特点探究

8.声乐教学舞台表演艺术探究论文

9.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