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时间:2020-08-24 14:10:47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析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论文关键词:教师素质 高校教师 信息化 技术培训

    论文摘要:高校教师普遍侧重于科学研究,对信息技术下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重视不足。面对教育信息化,高校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拓展知识结构,追求知识多元化;注重师德培养,完善人格魅力与修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设计能力。高校人事部门应形成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策略来提升教师的素质,这包括宏观层面上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推动教师素质的提高;微观层面上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注重技能的培养。

      一、前言

    总体而言,我国的高等学校在设施上走在了教育信息化的前列,以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已经形成。但长久以来,高校教师普遍侧重于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重视不足。同时,高等学校类型多,自主性强,没有实施像阶段的普遍性的课程改革。面对伴随着网络与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许多教师还不能驾驭现代的信息工具和交互模式。因此,高校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则显得重要而迫切。

    二、高校教师素质提升的路径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受教育教学思想的支配,只有树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从而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存储、方面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多种媒体信息的展示,使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有了新的发展,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光盘、PPT等进行学习,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加了,学习内容的自主性增强了。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确立新型的教育教学观念,由封闭单一化的教育转变为开放式多元化的教育。

    2.拓展知识结构,追求知识多元化。在信息时代,高校教师必须掌握和精通所授专业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其学科最新的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探索学科发展的前沿。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早已明确提出:教师必须努力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力求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

    互联网的诞生,知识的创新和传播出现了新的特征。一方面,知识凭借互联网,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无疆界天地里迅速展开;另一方面,面对一个真实的全球世界,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面对已拥有个性和求异思维的发展空间的大学生,教师能否以开放性眼光评估和引导大学生五彩缤纷的心智流向,科学对待母体文化和外来文化,无疑是对教师的一种严峻考验。因此教师应具有“全球化课程新理念”,追求知识的多元化,培养自己面对快速变革的世界和多元的价值取向应具备的包容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也是日新月异的全球网络时代对高校教师的本质要求。

    3.注重师德培养,完善人格魅力与修养。多媒体网络的普及,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传统模式。人们不仅生活在现实之中,也可生活在非现实社会—虚拟社会、网络社会中。在这全新的自由度非常大的空间中,规范尤其重要,否则网络就有可能成为恶魔,因此教师的信息道德观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规范、道德的化身,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一切都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内容。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遵守国家的、法规,不在网上传播或发表不健康的、不负责任的言论,尊重他人在网上发表的各种成果,不利用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学会正确处理文化知识学习和游戏、聊天之间的关系,不沉溺于虚拟时空而玩物丧志。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爱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大学生障碍、网恋的比例人数不断增加,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爱,缺乏与学生交流。如果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才能实现其根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