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3-03-29 05:57:58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简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论文摘要:网络在给青少年学习、生活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简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互联网;德育行为失范;网络道德教育

  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主要群体,也是网络道德问题较突出的群体,青少年的道德行为失范现象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更好的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使网络文化环境下的道德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已成为当今德育工作者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紧迫课题。

  一、网络与青少年道德教育

  网络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手段、新的内容和更广阔的空间。网络不仅是青少年吸取知识信息的理想场所,也是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全球信息与知识网络的形成,青少年通过网络,既能了解到现实生活世界,又能了解不同国家社会现象、思想观念、文化思潮等,使得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二、网络对青少年德育的负面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l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显示,截止2005年6月,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10300万人,其中学生用户3420多万,所占比例达到了33.2%,是上网用户中最大的群体。

  (一)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

  在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环境是仅次于个性的第二大因素。青年学生正处在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特殊时期,因此,良好有序的环境对青年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一些青少年由于长期沉湎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尽情地展示自我和本我的一面,缺乏了对社会的责任感,造成心灵人格的异化和扭曲。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中国学生承认“曾经”浏览过色情的网站的学生占34.6%,承认“经常”去看的有4.9%,热衷聊天室的占71%,玩游戏的占35%。

  (二)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偏差

  网络是一个没有国家边界的世界,全球各种不同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这里交织汇杂。青少年经常在网上受到西方文化信息的影响和熏陶,在客观上不可避免易受到“信息侵略”乃至“信息殖民化”的影响。

  (三)人际关系紧张,道德淡漠

  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的在网上学习、网上办公、网上购物、交友、娱乐等,网络语言又以其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等特点,充分调动了视、听、说、触等各种感官刺激,极大地吸引和感染了青年学生。他们在学习之余,终日与计算机终端打交道,习惯于输入输出,倾心于机器化、自动化的网络体验,有些学生甚至换上了“网瘾失衡证”、“信息污染综合症”等新型疾病。这种长期的人机对话,大大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和感,阻塞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使彼此心灵距离增大,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疏离、陌生,道德情感的淡漠,造成青少年行为孤僻、怪异,社会道德情感、责任感匮乏,人际关系异化。

  三、青少年网络德育行为失范的原因

  (一)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

  在僵化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桎梏下,学校教育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学校、家长片面追求学生的高分数和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精神追求和人文精神的养成。一些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没有获得成功的学生,不堪重负,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自信心,走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在这里他们可以品尝到与他人心灵沟通带来的愉悦,可以接触到书本以外从未触碰到的新鲜事物,可以与伙伴在网络游戏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无疑给他们带来心灵上的满足。

  (二)自控能力差、求异猎奇心理是主因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思想道德等方面还没有发育成熟。又因其求知欲强、好奇心盛,对周边所出现的新事物都想去尝试体验。在网络世界,他们可以毫无顾忌,不受约束展现自我、挥洒个性。网络上的图片、声音、动画以至色情、暴力,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娱乐心理和猎奇心理。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部分网吧经营者素质低下、功利至上、唯利是图、法律意思淡薄,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法规,可是在金钱的驱使下,一些网吧还是利用各种隐蔽手段,逃避执法部门的监督,利用网吧内安装的色情、暴力游戏,吸引未成年人使之沉迷于此,对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

  四、加强青少年网络德育建设策略

  (一)优化网络环境建设,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加强网络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建设。通过制定和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不仅能有效地约束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网吧的不良举动,又能促使青少年网络道德的自我培养,形成网络道德自律意识,从而抑制各种失范行为的发生。面对网络建设的严峻性,我国出台了各种网络法律法规,例如《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汁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侈等一系列法规、规章的颁布.都对维护“绿色”网络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采用儒家伦理的“慎独”思想,提高自身修养

  据《辞解释,慎独是儒家用语,谓在独处无人时,自己的行为也必须谨慎不苟。《记·中庸》中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行也。”网络文化的隐蔽性、匿名性、自由性使得学生在上网时的道德他律能力水平降低,这就要求青年学生以“慎独”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加强自我修养能力和免疫力,善于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建立起思想的“防火墙”,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达到自我约束的效果。

  (三)为青少年提供网络心理辅导教育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对于学生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诱惑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开设网络心理咨询网站,分析和解决网络心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也应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建立网络心理咨询所,对出现的畸形网恋、网瘾综合征、网络孤独症等进行分析、诊断,帮助找出解决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塑造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

  (四)开创学校德育教育新方法

  加强网络背景下的学校道德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追求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价值理性,让他们学会理性选择。加强对他们的道德自律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通过“绿色校园网”的创办、“环保网络”的建设,吸引学生眼球,使他们进入先进文化的网络。同时,可以开展网络知识竞赛、网页设计赛、动画制作赛、网络游戏赛等,既满足学生上网的乐趣,又可以引导他们进入绿色健康的网络空间,健康的挥洒他们的个性与自我。

【简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相关文章:

浅谈青少年的道德教育12-06

试析高校网络道德教育05-29

法庭口译简论06-03

湖南家谱简论05-28

简论绿色媒介生态与媒介生态文化05-10

浅谈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08-30

简论现代化铁路通信工程05-04

简论企业道德规范建设的保障机制05-11

推行厂务公然的思考06-03

非婚同居的法律思考03-13